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範蠡寫過什麽書

範蠡寫過什麽書

範蠡代表作品有《計然篇》、《陶朱公生意經》《盧氏本草經》。

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著《範蠡》二篇,今佚。

範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壹。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壹。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壹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

擴展資料:

範蠡,春秋時期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完成輔佐越王勾踐復國滅吳大業後,激流勇退,涉足商界,戮力治產,世稱“陶朱公”。在長期的商業活動中,範蠡留下了寶貴的商業思想和理論,被後人尊稱為“商聖”。

作為輔佐大臣,範蠡具有極強烈的審時度勢意識與“和為貴”思想。當勾踐伐吳之初,他認為時機還不成熟,極力勸諫勾踐停止伐吳,勾踐不聽,果然大敗,被迫棲於會稽。

當隨勾踐到吳國後,吳王勸其棄越歸吳,他卻“不移其誌”,與勾踐壹起入石室,壹如既往地按君臣之禮侍奉越王,史稱其“雖在窮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禮” 這些都表現了壹個政治家的良好素質。

範蠡在幫助越王復國中立下了巨大功勞。他既善於知人,又善於自知。當越王要讓他輔治國政時,他對越王說:“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鎮)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胸懷大局,讓賢於文種,以更好地建設國家,而在自己則在專長的方面效力於國家。

在完成復國使命後,發現勾踐“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便毅然辭別勾踐,激流勇退。輾轉來到陶(今山東定陶)後,認為定陶地處天下之中,位置優越,四通八達,是各個諸侯國的貨物交易集散地,就定居那裏,治產創業。由於理念先進,經營有方,很快“致貲累巨萬”,“天下稱陶朱公”。

人民網-商聖範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