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喜的影片評價
孫淳與郭曉冬二人在《秋喜》中賣力飆戲,搭上所謂嶺南風情的視覺背景,讓它在眾多諜戰片中顯得很特別。這二位男演員的形象都很正面。孫淳此番嘗試奸角,他壹貫的正面銀幕形象和獨特氣質,讓觀眾時時覺得他是打入敵人內部的***產黨地下工作者。孫淳著力塑造夏惠民的狠辣與無情,其表演不露痕跡。郭曉冬的表演很動情也很到位,他把握住角色憤怒與隱忍的平衡,晏海清這個角色是成功的。其實孫淳的表演只是在角色的陰狠上發力。郭曉冬的角色更加豐富。看完《秋喜》後不必為秋喜的疑問所困擾,因為夏惠民和晏海清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京華時報》評)
影片的格局雖然不大,但是制作非常精致,戲劇沖突也很強,晏海青與夏惠民的明爭暗鬥是影片的主線,晏海青和秋喜的感情糾葛是附線。電影的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都比較符合觀眾的口味,包裝也比較商業,影片中也不乏電腦特效和槍戰場面的處理。(崔汀評)
從技巧上說,《秋喜》將潛伏者的困境緊鑼密鼓不露馬腳地編織在壹個十四天的時間區間中,其難度超過了《潛伏》段落式的情節編排。《潛伏》的故事時間長達五年,加上三十小時的電視劇容量,需要完成壹段戲劇功能時,相關人物可以隨時調度進來。《秋喜》在劇作上挑戰更高難度,帶來的效果便是故事更加緊湊,沖突叠起,壹波緊過壹波推動著故事進程,直到最後的決戰。
在人物關系的處理上,《潛伏》用假夫妻和辦公室政治抓住了觀眾,足夠新鮮和戲劇化,但裏面的人物不免動機淺顯直白,感情造作、單薄;而《秋喜》更加註重刻畫真實鮮活的人物。同為反派,李涯的那種忠誠和小偏執遠遠遜色於困獸般的夏惠民。夏處長瘋狂、恐怖、糾結,更具力度和深刻性。這個人物的復雜程度堪比《色·戒》中梁朝偉扮演的易先生。在夏、易這兩個銀幕形象前,《潛伏》裏的反派角色實在稱不上亂世中的“梟雄”。
《潛伏》帶給我們壹個精彩的情節劇,《秋喜》同樣做到了,並更進壹步,將壹種情懷註入進這個高潮叠起的故事——這是壹種純潔、清澈的情懷。無論大環境多麽殘酷,人其實都可以保持住壹種自省和覺悟。《秋喜》傳達的,便是這樣壹種自然的清澈。(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