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治國常富亂國常貧出自哪裏

治國常富亂國常貧出自哪裏

“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語出《管子·治國》,其大意是局勢安定、治理良好的國家常常是富足的;局勢動蕩、治理混亂的國家常常是貧窮的。

管子即春秋時期齊國的改革家管仲,但這本書並不只是反映了管仲的思想,而是融匯了早期中國各家各派的觀點,其中尤重治國之道。

“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表現出的結果,壹個安定團結的國家,百姓總是富裕,壹個局面混亂的國家,百姓總是貧窮,要達到“治國常富”,就必須懂得治國之道,按照這本書的觀點,首先就要懂得富民之道。“民富則安鄉重家”,社會秩序就能井井有條,才能表現出治世景象。

春秋時代是各國相互競爭的時代,在激烈的競爭中湧現出了“春秋五霸”,具體的說法雖有不同,但齊桓公卻在各種說法之列。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正是管仲。當時齊國經濟繁榮,都城臨淄人口眾多,工商業發達。

管仲制定的改革措施中鼓勵工商業的發展,但也不忘持續夯實農業這個根本。在中國社會中,農業關乎著百姓的生存,也關乎著國家的安全。丟掉糧食安全這個命根子,後果不堪想象。

沒有安全,沒有穩定的內外部環境,就失去了發展的前提。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實現了民族獨立的中國人民,渾身都是幹勁,要將自己的國家建設起來,但是不安定的外部環境卻無法讓中國人民安心建設自己的國家。

1950年6月,美國政府武裝幹涉朝鮮內戰,戰火燒到了中國家門口。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中國黨和政府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這是壹場交戰雙方實力懸殊的戰爭,中國人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壹道,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場立國之戰再度展現了不屈不撓的中國人的偉大精神,也為新中國的發展贏得了和平的外部環境。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產黨對世界局勢進行了科學判斷,著力營造穩定的內外部環境,促成中國得到劃時代的大發展,中國的GDP逐漸攀升到全球第二,在2020年更是突破了100萬億大關,全民***享發展的成果,中國的人均GDP在2021年突破8萬元,超過世界人均GDP的水平。這生動說明了“治國常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