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計大賽猜題
本科組
壹、任務
設計並制作壹個電動車蹺蹺板,在蹺蹺板起始端A壹側裝有可移動的配重。配重的位置可以在從始端開始的200mm~600mm範圍內調整,調整步長不大於50mm;配重可拆卸。電動車從起始端A出發,可以自動在蹺蹺板上行駛。電動車蹺蹺板起始狀態和平衡狀態示意圖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在不加配重的情況下,電動車完成以下運動:
(1)電動車從起始端A出發,在30秒鐘內行駛到中心點C附近;
(2)60秒鐘之內,電動車在中心點C附近使蹺蹺板處於平衡狀態,保持平衡5秒鐘,並給出明顯的平衡指示;
(3)電動車從(2)中的平衡點出發,30秒鐘內行駛到蹺蹺板末端B處(車頭距蹺蹺板末端B不大於50mm);
(4)電動車在B點停止5秒後,1分鐘內倒退回起始端A,完成整個行程;
(5)在整個行駛過程中,電動車始終在蹺蹺板上,並分階段實時顯示電動車行駛所用的時間。
2.發揮部分
將配重固定在可調整範圍內任壹指定位置,電動車完成以下運動:
(1)將電動車放置在地面距離蹺蹺板起始端A點 300mm以外、90°扇形區域內某壹指定位置(車頭朝向蹺蹺板),電動車能夠自動駛上蹺蹺板,如圖3所示:
(2)電動車在蹺蹺板上取得平衡,給出明顯的平衡指示,保持平衡5秒鐘以上;
(3)將另壹塊質量為電動車質量10%~20%的塊狀配重放置在A至C間指定的位置,電動車能夠重新取得平衡,給出明顯的平衡指示,保持平衡5秒鐘以上;
(4)電動車在3分鐘之內完成(1)~(3)全過程。
(5)其他。
三、說明
(1)蹺蹺板長1600mm、寬300mm,為便於攜帶也可將蹺蹺板制成折疊形式。
(2)蹺蹺板中心固定在直徑不大於50mm的半圓軸上,軸兩端支撐在支架上,並保證與支架圓滑接觸,能靈活轉動。
(3)測試中,使用參賽隊自制的蹺蹺板裝置。
(4)允許在蹺蹺板和地面上采取引導措施,但不得影響蹺蹺板面和地面平整。
(5)電動車(含加在車體上的其它裝置)外形尺寸規定為:長≤300mm,寬≤200mm。
(6)平衡的定義為A、B兩端與地面的距離差d=∣dA-dB∣不大於40mm。
(7)整個行程約為1600mm減去車長。
(8)測試過程中不允許人為控制電動車運動。
(9)基本要求(2)不能完成時,可以跳過,但不能得分;發揮部分(1)不能完成時,可以直接從(2)項開始,但是(1)項不得分。
四、評分標準
設計
報告
項 目
主要內容
分數
系統方案
實現方法
方案論證
系統設計
結構框圖
12
理論分析與計算
測量與控制方法
理論計算
13
電路與程序設計
檢測與驅動電路設計
總體電路圖
軟件設計與工作流程圖
12
結果分析
創新發揮
結果分析
8
設計報告結構
及規範性
摘要
設計報告結構
圖表的規範性
5
總分
50
基本
要求
實際制作完成情況
50
發揮
部分
完成第(1)項
10
完成第(2)項
15
完成第(3)項
10
完成第(4)項
5
其他
10
總分
50
妳可以去這裏看看/exam/2007/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