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烏克蘭最渴望的重裝備“擺上桌了”烏克蘭美式裝備

烏克蘭最渴望的重裝備“擺上桌了”烏克蘭美式裝備

在美歐近日相繼批準向烏克蘭提供重型裝甲車輛後,西方“不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的閥門就此打開。幾天之內,英國“挑戰者2”、德國“豹2”主戰坦克以及美國“斯特瑞克”輪式戰車相繼傳出即將提供給烏克蘭的消息,甚至就連美國M1主戰坦克似乎也並非不能商量。

烏克蘭渴望已久的西方主戰坦克清單,已經擺在了談判桌上。

美國“動力”網站9日列舉了烏克蘭可能收到的各種重型裝備:英國國防部正在考慮向基輔發送約10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波蘭正在考慮向烏克蘭提供德國制造的“豹2”主戰坦克——這將標誌著烏克蘭首次從北約成員國那裏收到非蘇聯時代的坦克。美國“政治”網站則透露,美國正在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斯特瑞克”裝甲車,壹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也向“動力”網站證實了這種說法。

按照英國“天空”新聞網站的說法,作為對烏克蘭援助最積極的國家,英國最有可能率先交付“挑戰者2”坦克。消息人士表示,關於此事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幾周,提供的坦克數量可能為10輛。英國首相蘇納克尚未作出最終決定,但若真的簽署了該項交付,英國將成為首個向烏克蘭提供西方主戰坦克的國家。

“挑戰者2”坦克以皮糙肉厚而著稱,它戰鬥全重超過70噸,配備的喬巴姆復合裝甲曾在伊拉克戰爭期間表現出色,號稱西方防護最好的坦克之壹。但該坦克服役以來幾乎沒有進行過升級,主要設備已經嚴重落後於時代,特別是它配備的120毫米線膛炮雖然精度高,但穿甲威力不足,英國陸軍還壹度考慮將“挑戰者2”坦克全部退役。目前英國陸軍還有227輛“挑戰者2”坦克在役,此外還有數百輛處於存儲狀態。從這個角度說,向烏克蘭提供少數“挑戰者2”坦克對於英軍自身能力而言,影響並不大。

歐洲國家可能大規模向烏克蘭提供較老的“豹2A4”主戰坦克資料圖

如果有了英國開的先例,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大批坦克很可能就會蜂擁而至。目前歐洲裝備數量最多的是德國研制的“豹2”系列主戰坦克,主要型號為較老的“豹2A4”和更新的“豹2A6/7”。波蘭和其他國家都考慮向烏克蘭提供少量“豹2”主戰坦克,但該坦克是由德國制造,需要得到德國方面的同意。到目前為止,德國在此問題上並未松口,理由之壹就是“其他西方國家也未提供主戰坦克,德方不會單獨行動”。不過西方普遍預測,如果英國向烏克蘭提供“挑戰者2”坦克後,德國很可能會改變想法。

與此同時,美國也在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更先進的裝甲車輛,優先考慮的是“斯特瑞克”裝甲車。這個壹個龐大的系列化八輪裝甲車族,包括人員運輸型、火力支援型、反坦克導彈平臺、自行突擊炮等多個衍生型號,美媒尚未透露將向烏克蘭提供的具體型號。總體而言,“斯特瑞克”裝甲車的防護能力薄弱,但在信息化領域優勢明顯。

當前“斯特瑞克”裝甲車並不適合在烏克蘭作戰資料圖

不過“動力”網站承認,“斯特瑞克”裝甲車可能並不適合在烏克蘭作戰。因為它采用的輪式地盤越野能力相對較差,在當前泥濘的烏克蘭平原行動吃力。如果氣溫進壹步降低,或許地面會被凍硬,但“斯特瑞克”裝甲車在低溫環境下的表現糟糕——據說在阿拉斯加的寒冷天氣下,美軍用於修理這種輪式車輛的時間遠遠多於它們的出動時間。

因此外界猜測,或許“斯特瑞克”裝甲車只是美國向烏克蘭提供M1系列主戰坦克之前的過渡,自從9月以來,美國就已經公開討論是否要向烏克蘭提供這種美軍現役主戰坦克。盡管五角大樓前幾天還表示,M1系列坦克采用的燃氣輪機的維修復雜、燃料消耗大,可能不適合在烏克蘭使用,但就如美國在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反導系統問題上的最終改口壹樣,在西方大舉向烏克蘭提供重型裝甲車輛的背景下,美國最終批準提供M1主戰坦克的可能性很高。

延伸閱讀:

美記者稱俄頻繁出動軍用運輸機前往中國美方"告誡"中國

俄烏沖突即將到達滿壹年的節點,盡管國際社會上有不同程度的厭煩,但和談的時機仍未到來。

據報道,美國、德國、法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其中,美國的“坦克殺手”布萊德雷步兵戰車受到了極高的關註。據悉,該式戰車能夠在較遠的距離對俄軍坦克發起致命打擊,將成為烏軍發動反攻的壹大助力。

同時,這也標誌著烏克蘭正不斷獲得更高規格的武器。有專家對此表示擔憂,更高規格的武器只會堅定烏方“不和談”的決心,同時也意味著西方國家的“賭註”正不斷加大。

美國方面則表示,目前看不到“俄烏沖突在未來幾個月結束”的前景。同時美方強調,壹切都是因為俄方不打算停止戰鬥,這就是美國提供新壹攬子軍事援助的原因。

然而實際上,對俄烏戰事的不滿已經開始在美國國內蔓延。報道稱,已有很大壹部分美國議員開始對拜登總統的烏克蘭戰略提出質疑,也有壹部分人認為,俄烏沖突根本沒辦法以烏克蘭的勝利結束,美國的軍事援助只是在“掏空”自己。

不過烏克蘭方面反而率先對美西方國家表達出“嫌棄”。烏克蘭外長庫列巴9日發文稱,只要俄烏沖突沒被解決,就說明“任何人做得都還不夠”。他進壹步敦促其美西方盟友實行新的軍事援助。

也能看出來,烏方對軍事援助的迫切渴求,恰好說明了是烏方不願意以和談的形式結束沖突,還順便打臉了美方將責任全部歸咎於俄方的言論。

俄烏沖突最終會以怎樣的形式結束?短期來說,若繼續以軍事沖突的形式進行下去,基本不可能產生“贏家”,但若以長期的角度來看,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但很顯然,美方當前的想法仍舊是以延長俄烏戰事為目標。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裏_佩斯科夫認為,美西方國家的軍事援助只會加劇烏克蘭人民的痛苦,卻無法解決任何問題。他強調,這些軍援不可能打斷俄羅斯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目標的進程。

盡管俄羅斯國內各形式力量嚴重損耗,但能看出,俄方的態度依舊是“不達目的不放棄”。為了削弱俄羅斯的實力,美方已經開始籌劃限制俄羅斯盟友的援助,而中國也被美方盯上了。

有美媒記者表示,俄羅斯頻繁出動軍用運輸機前往中國,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援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表示,美國正密切關註相關動向。

他強調,若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的援助被用於針對烏克蘭,或者中國采取的行動幫助俄羅斯規避了制裁,中國將會“付出代價”。

能看出來,美國對於中國可能的援助是相當忌憚的。畢竟,美國壹向將中國視為唯壹的競爭對手,壹旦中國介入俄烏沖突,將會產生顛覆性的影響。但中國自俄烏沖突壹開始就已經表明,不會摻和其中,但會以自己的方式促成俄烏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