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不完美才美》1
這是壹本非常實用的療愈類心理學書。書中通過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小故事闡述了生活的真諦。對幸福,親密關系,傷痛,工作等的剖析分解,令人深思,引人***鳴。
作者,海藍博士。
海藍博士曾是壹名眼科博士後,? 曾師從國內外該學科的權威.? 然而,卻在38歲時,決定從零開始改學心理學.。
海藍博士如此的勇氣與追求令人敬佩。年近40,從零開始背井離鄉,前途未蔔,無疑是壹個瘋狂的決定。 可她清醒的意識到,人要做自己由心而發的事,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正是這樣的想法,使得海藍博士,人到中年,做出了改變壹生誌向的決定。
通過不斷努力,海藍博士在心理學領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成為心理創傷治療與壓力管理專家。汶川地震後,又帶領心理援助團隊駐紮汶川三年。
受天下女人之邀成為“幸福力課程”首席心理專家,影響40多萬人的成長和改變。
海藍博士在心理學領域找到了她最合宜的位置。進入心理學領域,她如魚得水,感到輕松自由快樂安心。
人生幸福的壹個主要方面就是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這本書的主題是幸福。
正如周國平老師所說,“由海藍博士來談論這個話題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她自己就是壹個在正確的方向上,尋求和體驗幸福的人。”
壹.幸福不是如何得到妳想要的,而是如何與妳不想要的和平***處。
有的人認為,只要我有更多財富,美貌,聰明或健康,就可以免受磨難。這不真實,磨難是生活的壹部分。避而不見,不會讓困難消失。與之對抗,也只會讓情況更糟。
面臨磨難時,每個人都有機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從內而外的改變。海藍博士提出了兩條建議:
1、靜觀。
2,自我關懷。即使在我們經歷掙紮失敗和無能為力時,能像對待最好的朋友或愛人那樣充滿善意的對待自己。自我關懷可以有助於減少焦慮,抑郁以及壓力創傷帶來的影響。
二.做由心而發的事,才是成功的捷徑。
人生苦短,我們醒著的時間中,2/3都是在工作,既然主要時間是在工作,那幹嘛不做壹件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兒呢?如果妳的工作讓妳覺得快樂,充滿熱情,妳的人生就會比別人多 2/3的幸福。
海藍博士盡管已在眼科取得相當大成就,但深感壹路走來,總有逆水行舟之感。所以她開始尋求自己內心真正的歸宿,聽從自己的內心,才做出轉行心理學的選擇。
生命本身的目的就是幸福快樂,不是等有了錢,有了時間,有了房子,有了愛人,有了……才能快樂幸福,每天快樂,才是生命真正的意義和質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