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中的《鳥語》的作者是誰
《鳥語》
我是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愛鳥,愛看鳥兒那美麗矯健的身姿,愛聽它們的歌聲和軟語。
聽爺爺說,鳥兒是會“說話”的,有人也真懂鳥語。據說,古時候有個叫公冶長的人,就是位通曉鳥語的專家。有壹次,他從燕子的呢喃軟語中聽出:“公冶長,公冶長,南山頂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來,妳吃肉,我吃腸……”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壹只摔死的大肥羊。
我多想做壹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賞,能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結為好友,聽它們講講鳥類王國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於是,我便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
春天,布谷鳥飛來了。它們那“布谷,布谷”的親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們快快出工呢!我最喜歡跟布谷鳥對話了:
“妳做什麽?”
“種田織布。”
“妳喜歡什麽?”
“勤勞刻苦。”
這樣無拘無束地壹問壹答,有趣極了,我自己仿佛也變成了壹只翩翩飛翔的鳥兒。爺爺見我呆楞楞地跟樹上的鳥兒說傻話,便在壹旁提醒我:“聽,布谷鳥叫妳勤勞刻苦呢!還不趕快上學去,楞著幹啥?”我聽了立即背起書包,向學校跑去。壹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據說喜鵲是報喜之鳥,總是給人們預報喜訊,鄉裏人都很喜歡它。所以,盡管它的嗓音並不出眾,聽到它的叫聲,人們仍倍感親切。“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每當這時,我心裏便有說不出的高興,總是盼頭喜事快快降臨。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還有畫眉啦,黃鶯啦,百靈啦……它們的“語言”豐富極了!壹聽到它們的叫聲,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種各樣的猜想,編織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雖然我壹直沒有學到公冶長的本領,卻跟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裏,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裏,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裏,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