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朋友的交往及朋友對蘇軾的影響
1、布衣之交
蘇軾與布衣的交往是他身上最為可貴的壹點,也是形成他本真性情的重要因素。蘇軾身為官員並沒有什麽架子,甚至還和百姓們做朋友。
壹般官員和百姓相處時是壹種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態度和架勢,蘇軾能和百姓做朋友卻是源於他本性中的善良,並且他是真正的關心民生的。蘇軾壹生數次貶謫,在這些人身上,他得到了在落魄生活中基礎的溫情,使得他在困難時不至於對人生喪失信心,也不至於對這個世界失去信心。
2、君子之交
蘇軾最為有名的政敵便是王安石了,而王安石的變法迫使對立陣營的蘇軾接連貶謫。這兩人在政見上水火不容。在新舊黨之爭中蘇軾個人政見與新黨南轅北轍,站在了舊黨壹邊,而王安石則是新黨的,兩人免不了發生沖突。
王安石位居丞相,關於政事蘇軾提出不同意見時他常在神宗面前進言希望能夠貶黜蘇軾,還說他是“邪險之人”,但神宗並沒有予以理會。
3、佛門之交
蘇軾壹生所交朋友甚廣,其中不乏修行佛道之人,其中最為著名的應是以砸缸聞名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重新當上了宰相,王安石變法遭到全盤否定,新法全部被廢。但原本作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拋棄,應該區別對待,把好的留下,不好的摒棄。
於是蘇軾被貶謫到瓜州,在瓜州時結交的佛印和尚。他們之間流傳下來的故事有趣味而富有哲理。要知道,蘇軾雖然信仰儒學,但也喜歡道家佛教,卻不喜和尚。
擴展資料
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壹脈相承,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蘇軾散文著述宏富,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並稱。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
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壹時與之交遊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故稱蘇門四學士。蘇門四學士和陳師道、李廌六人並稱蘇門六君子。
百度百科——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