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劉佳勇的人物傳記

劉佳勇的人物傳記

新壹代海外華商領袖——“陽光才俊”劉佳勇

2011年9月,法國,霞都丹,晴朗的天空與中世紀的城堡交相輝映。在秋日寧靜的氣氛中,壹場史無前例的合作悄然孕育。

西班牙福能集團(Fire Energy Group)的董事長劉佳勇帶著他的團隊來到這裏,成功地與當地政府和法國發展部敲定了壹個龐大的新能源計劃--建立壹個占地800畝的新能源基地,以太陽能光伏為主打。

頗具意味的是,這個項目中所占用的土地曾經是壹個軍事基地,名為Etamat,在壹戰期間,這裏曾經灑下了無數中國勞工的血汗。甄子丹所主演的電影《精武風雲》中講述的就是這裏的故事。如今,仿佛歷史的輪回,這塊土地終於被華商劉佳勇和他的集團所競得,並將在這裏展開華人在海外打拼的下壹個宏大篇章。

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定義這個項目的重要性。比如,這是整個歐洲第壹個以新能源尤其是太陽能為主題的開發中心;比如,這是法國在債務危機形勢下難得的對太陽能光伏產業持有的歡迎態度;比如,這是歐洲首個集合了生產、展示、研發、物流於壹體的綜合性太陽能光伏基地。

但這些還遠不能涵蓋它的意義,因為,它是整個光伏行業在陷入混沌亂世後所看到的壹片曙光!

2011年,光伏行業在經歷了前壹年的爆發後開始雕落,企業們開始品嘗去年飛速擴張所帶來的苦果。庫存、毀約、欺騙、破產、兼並、重組、貸款、醜聞,這些關鍵詞緊緊地纏繞著世界光伏產業。做為世界最大光伏產品生產國的中國形勢更加嚴峻,業績下滑、股票慘綠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尚德和晶科兩個領軍企業更因為管理不善觸碰社會底線而陷入輿論的漩渦中難以脫身。

因此,劉佳勇的這個項目在最重要的時候提振了整個光伏產業的士氣,挺直了華人在光伏產業中的腰板!

而作為這個故事的主角,劉佳勇如何能在別人的起步期就已坐擁壹個跨國集團,領導來自21個民族的員工,並且在世界商海中長袖善舞、遊刃有余?

從義氣少年到堅定陽光之路

從小,野和霸氣就在劉佳勇身上顯示了出來,雖然成績不好,但他的哥們朋友卻非常多,享受著壹呼百應的待遇。但是,這種閑雲野鶴般的快樂很快就被中考落榜的打擊沖得煙消雲散。劉佳勇的成績甚至連普通高中的錄取線都不夠。幾經周折,劉佳勇終於在父母的奔走下開始了高中生涯。高中時,深知機會來之不易和父母艱辛的他上演了人生的第壹次絕地反擊。他開始沒日沒夜的讀書,為了心中的夢想,他從不敢荒廢半秒鐘,更放棄了幾乎所有的課余活動。天道酬勤,他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爾濱醫科大學。

踏入大學校門,劉佳勇的心躁動起來,他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和人生。而此時,他也下定了活出壹番精彩人生的決心。在壹位藥學老師的啟發下,他毅然獨自背起行囊來到北京學習英語。新東方的氛圍鼓舞了他,1998年,原本英語基礎薄弱的他再次爆發,在托福和GRE考試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之後,他獲得了德國奧斯那不呂克大學認知科學master programm的錄取通知書。

2000年,壹句德語都不會說的劉佳勇只身踏上了德國的土地。初入異鄉,還來不及興奮,他便遭受了語言不通所帶來的各種痛苦。生活上的不便已經讓他抓狂,如果連德語都不會說,何以開展自己的學業?劉佳勇再次咬緊牙關,閉門苦讀,在別人遊玩時與德語打起了攻堅戰。兩年後,他不僅精通德語,還創辦了當地兩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學生會,並被選舉為主席,領袖的氣質再壹次外露。此外,他還擔任奧斯納布呂克大學外國人留學生聯系處負責人和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的osnabrueck 地區的聯絡人,成了當地留學生中小有名氣的人物。

這段時間,對自己有著清醒認識和長遠規劃他也因為楊瀾的壹本《憑海臨風》而有了創業的夢想。的確,小小的實驗室又怎能裝得下他遠大的誌向呢?但壹個現實問題卻擺在眼前,2003年,即將面臨畢業的他只能在學業和事業中做壹個選擇。最終,他選擇了創業而沒有去追求那壹紙文憑。因為在他的眼裏,真正的知識和價值並不能用證書來衡量。

2003年,他和好朋友壹起策劃了第壹個公司Eurosten GmbH並擔任總經理。這個公司從事基本的貿易,並為中國企業到海外參展提供服務。

創業的艱辛絕非壹般人所能忍受。他最佳的睡眠地點就是在辦公室、飛機中。無數個夜晚,劉佳勇與自己的團隊通宵忙碌。而常常是歐洲這邊剛剛結束工作,僅休息了壹兩個小時,中國那邊就上班了,於是他又打起精神來和中國的工廠協調、對接。這種日子,即使精力再充沛的人也難以招架,而劉佳勇卻以非凡的毅力挺了下來。

雖然忙碌,劉佳勇從未放棄過充實自己,利用任何能擠出來的時間,他幾乎讀遍了所有的MBA書籍。

很難想象,壹個學醫的人,是如何開始癡迷於太陽能發電的。與其說是機緣,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劉佳勇天生的對市場的嗅覺。2003年底,他聽說了太陽能光伏產業。光說不幹向來不是東北爺們兒的性格,於是他成了第壹批進入光伏分銷行業的華人。為了所從事的事業,他認真學習了諸多物理知識,還參加了德國TUV的電氣培訓,沒用多久,他就掌握了電學及光伏大部分的原理和知識。

如此的辛苦換來了應得的回報,劉佳勇迎來了人生的第壹個重大機遇。從2004年初到2005年,光伏貨物奇缺,加之劉佳勇在德國擁有很強的客戶網絡,他所進口的貨物還沒等到到港就全部銷售告罄了。這為劉佳勇賺得了事業上的第壹桶金,也使他堅定了從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決心。

經過三年的打拼,劉佳勇在德國已經小有成就,但是在2006年,他卻做出了壹個驚人的決定--轉戰西班牙。

離開德國,是因為他認準了今後的事業方向--太陽能光伏。而2006年初, 他果斷地判斷了政治形勢,德國光伏市場已經開始下滑,他不能坐等西班牙市場大規模開啟的機會流失。於是,劉佳勇把自己的股份全部轉給了江蘇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

福地西班牙--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

2006年,劉佳勇再次毅然面對了命運的轉折,他在壹句西班牙語都不會說的情況下只身壹人轉戰西班牙,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

當年年底,他與人合夥創辦了西班牙天華公司即 Sky Global Solar S.A. 擔任副總裁。隨後,他還合夥創辦了天華公司在希臘和德國的分公司,分別擔任總裁和總經理職務。在天華的經歷讓劉佳勇打開了自己在西班牙的事業版圖,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劉佳勇發現自己越發不能認可此時天華集團的管理模式,最終,隨著風險投資的介入,他正式轉讓了自己在天華的股份,全身而退。事實證明,他的這壹抉擇是正確的。

2007年末,劉佳勇第壹次在沒有合夥人的情況下創辦成立了西班牙福能有限公司Fire Energy S.L。專門從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國際分銷和工程項目開發。如今,當年的福能有限公司已經在幾年間發展成為足跡遍布西班牙、德國、意大利、希臘、法國、中國的跨國集團,業務涉及光伏產業鏈終端服務和互聯網。

在劉佳勇的眼中,福能集團被精確定位為立足於終端的服務商。因為在光伏產業中,中國雖是最強大的生產國,但中國工廠試圖直接進入終端的努力卻始終不見成果。組件只是光伏工程的壹個最基本產品,無論是尚德還是英利,在當前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作為生產型企業很難準確地把握市場脈搏,更無法為客戶提供壹站式服務。

而在中國光伏企業最不擅長的終端市場,福能集團有著強大的競爭力。目前福能集團已經在歐洲具備名列前五的分銷和工程規模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幫助很多中國企業在海外建立了名譽和品牌,並壹如既往地提供最優質的售後服務。可以說,福能集團為中國光伏產業在海外的推廣和發展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西班牙是劉佳勇的福地,與當年來到西班牙的躊躇滿誌卻壹無所有相比,現在,劉佳勇不僅精通西班牙語,創立了自己的事業王國,更在這裏邂逅了人生中的摯愛。

故事緣起於2006年,劉佳勇參加了西班牙Zaragoza世博會中的太陽能展會,但當時他根本無法用西班牙語交流,朋友幫忙為他介紹了壹名兼職翻譯--Elena。

Elena的中文名字是朱林孟昱,她是典型的第二代華人移民的優秀代表。 Elena的父母在80年代初就已經移民到了歐洲,她七歲開始在西班牙生活。聰明的她獲得了譽滿世界的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Universidad de Alcalá (UAH)的雙科碩士,主修經濟學和MBA。而她的真實身份是馬德裏壹家稅務師樓的高級合夥人。

因為對太陽能光伏行業抱著濃厚的興趣,Elena來到展會了解情況,沒想到正好幫了劉佳勇的忙。

壹場工作下來,四目相對,兩人竟都臉紅心跳。同為華人,有著同樣的誌向,壹個俊朗瀟灑、年輕有為,壹個美麗大方、聰明能幹,壹時間,仿佛騎士遇見公主,種種情愫暗生。最終,兩個人牽手走到了壹起。

如今,他們已經有了兩個可愛的寶寶。而Elena最終也放棄了原來的事業,加盟了劉佳勇的公司,成了他在事業上最得力的助手。

把握光伏產業脈搏的勇士

幾年間,劉佳勇和福能集團的成長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

2004年到2005年,靠最分銷起家, 從最開始的兩個月壹個集裝箱做到現在壹個月平均200多個集裝箱;

2006年初,德國政府綠黨失勢, 劉佳勇果斷判斷了政治形勢, 出售原公司股份,為之後殺入西班牙市場作精心準備;

2006年末,劉佳勇成為首批進入大型終端光伏工程領域的華人, 並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之前全身而退;

2009年,福能集團首創用光伏組件換開發工程的商業模式, 獲取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和銷售網絡。並在2009年末市場普遍低潮的情況下鎖定了2010 年的貨物。為企業在2010年的爆發積累了足夠多的資源;

2010年末,在經歷了行業瘋狂的同時劉佳勇開始策劃電子商務平臺,他是第壹個將電子商務引入太陽能行業的領軍者;

在2011年光伏產業壹片蕭條的景色下,福能集團成為海外光伏企業中為數不多的幾家真正實現第壹季度銷售增長的企業之壹;

2011年初,劉佳勇進入光伏行業的傳媒領域,打造了solarF品牌,在產業中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

2011年9月的今天,如文章開篇所提,福能集團即將在法國建立歐洲新能源陽光谷(European Renewable Energy Solar Valley),成為首家集成全部終端需求的供應集散地。並在德國的巴伐利亞,西班牙的馬德裏分別建立立足於終端的貨物集散地,成為為終端客戶提供門到門的壹站式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劉佳勇的經歷書寫著壹個個奇跡。從2003年末壹無所知的進入光伏行業到2011年身價過億, 分公司開遍歐美的新壹代優秀海外華商領袖。劉佳勇經歷了太陽能光伏這個朝陽產業的起起伏伏, 同時也在這起伏中不斷積累著財富和經驗。

新壹代海外華商領袖

細究劉佳勇成功的原因,壹為專註,二為勇氣,三為嗅覺。

他在2003年末開始涉足太陽能光伏行業,這個期間經歷了行業起起伏伏4次,也經歷了事業的3次大起伏。但劉佳勇說:光伏是壹塊蛋糕,但惟有專心的人才會成為專才。經過這些年的起伏, 我對光伏未來的信心從未動搖過。

而他的勇氣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中學時曾是壹個義氣少年,哥們滿街道,成績卻經常倒數。高中時閉門苦學最終考上大學。1998年英語很爛竟然去了新東方。2000年壹句德語不會講就留學德國。2003年壹天班沒上過就開始創業。2006年壹句西班牙不會講就在西班牙開始打拼並創造現在的天下。2011年的今天壹句法語不會講,我開始打拼法國市場,能成功麽?我能!劉佳勇的這壹段人生概括直白而精彩。

他曾說,我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服輸。對於他來說,世界如此之大又如此之小。大到足以讓他的理想抱負大展拳腳,又小到只要敢想就能涉足每壹片土地。

而他對於商業的靈敏嗅覺既有天賦也夾雜著後天的勤奮鉆研。事業中幾次化腐朽為神奇,他總能踩對正確的時間點。他曾說,任何行業都會回歸價值本性,沒有只漲不跌的行情,更沒有傳說中的蛋糕從天而降,壹切都是基於對市場需求的理解, 以及對投資和風險的把控。

而上天更眷顧他的是,給了他良好的性格和領導能力。他樂觀且自信,對未來有清醒的認識和規劃能力,在壹群人中總能輕易脫穎而出。他願意用分享的態度來看待生意,也樂意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同行,因此也總能得人信服。

從德國留學開始到現在的十年,他帶給我們壹個傳奇故事;今後的十年,又將是劉佳勇以及中國新壹代海外華商走向下壹個傳奇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