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胡桑怎樣理解?

胡桑怎樣理解?

來源及分布

本品種又名蒲桑,是陜西省安康縣地方品種。屬白桑種。二倍體。分布於陜南、關中等地,以安康地區栽培最多。

特征

樹形直立,枝條中粗,短而直,皮青灰色,節間直,節距3cm,葉序2/5或3/8,皮孔小,橢圓形,14個/cm2。冬芽短三角形,淺灰黃色,貼生,副芽小而少。葉心臟形,深綠色,葉尖鈍頭或銳頭,葉緣鈍鋸齒,間有重鋸齒,葉基心形,葉長19.4cm、葉幅17.2cm,較厚,葉面稍粗糙,微波皺,有光澤,葉面平伸,葉柄中粗長。雄花,花穗短而多(圖版166)。

特性

陜西省關中地區栽培,發芽期3月22日至4月3日,開葉期4月8—15日,發芽率81%,生長芽率19%,成熟期4月28日至5月5日,是早生早熟品種。秋葉硬化期9月中旬。發條力強,側枝少,每米條長產葉量春127.5g、秋108g,每公斤葉片數春722片、秋242片,葉片占條、梢、葉總重量的52%,年畝產葉量1940kg。葉質中等,含粗蛋白質23.55—27.78%,可溶性糖10.75—11.58%。經養蠶鑒定,萬頭繭層量春4.3kg、秋3.6kg,壯蠶100kg葉產繭量春4.8kg、秋4.4kg。輕感萎縮型萎縮病,中抗黑枯型細菌病r抗旱耐瘠性較強,耐寒性中等。

栽培特點

宜“四邊”栽植,養成中幹樹型。在萎縮型萎縮病多的地區,應重視防病措施。適於秦巴山區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