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生鐵爛銅,拿回家死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自古以來,農民都是非常節儉的。勤勞持家,這也是無數家庭壹直謹記的古訓,如今在農村裏有些老人依然如此,壹件衣服只要沒有爛,就會壹直穿。很多的家具也是壹樣。用它們的話來說,只要不影響使用,就沒有換新的必要。老輩人確實都是如此,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還記得小時候,經常有人來村裏收破爛,其中很多的小物件都是可以用來賣錢的。像雞毛、雞內金、用完了的牙膏皮、穿爛的涼鞋,還有空酒瓶子、農藥瓶子等等,這些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垃圾、廢物,都會被好好收集起來,如果在外面看到了,也會把它撿回家裏去,然後用來賣錢。不過,當時老人們就常叮囑我們說“生鐵爛銅,拿回家死人”,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古人這話是何道理?
這句俗語中的“生鐵”,也就是指已經生銹的鐵器;而“爛銅”則是指破爛的並且已經有銅銹的鐵器。因此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在野外的時候如果看到有壹些生銹的鐵器,或者是長有銅銹的銅器了,千萬不能帶回家裏去。在當時也確實是這樣,不僅老人們很少把野外見到的來歷不明的廢鐵、廢銅帶回家去,還會叮囑小孩子也不要這樣做。這是為何呢?“生鐵爛銅”不能撿有啥說法呢?
後來聽村裏壹個老爺爺說起過這個事情,他說出了主要是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第壹個是這樣的東西晦氣,不吉利。在過去像鐵制品、銅器這樣的東西是很少見的。壹般只有在壹些古戰場、廟宇、古墓中才有。而在以前都是戰亂的年代,這些生鐵爛銅就多是用來制作兵器,或者是壹些祭祀用品。這些東西在地下可能已經埋藏了很多年,都說不清楚其用途,也搞不清楚其來歷,把這樣的東西帶回家裏去,壹來是比較晦氣,比如是古墓中發現的,在民間以前對於壹些死人用過的東西都是很避諱的,認為不吉利。二來是避免引來飛來橫禍,如果是很值錢的東西,那就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個方面的原因,就是出於安全考慮。我們知道鐵器都是比較堅硬的,並且也很鋒利的。而在野外的鐵器,時間長了就會生銹,其可能還會附帶上很多的病毒。這些東西帶回家裏去,如果自己或者是家人把玩,不小心被這些東西所劃傷了,那就很有可能會因此感染,最怕的就是出現破傷風了。在以前破傷風是很難被治愈的,多數人壹旦感染了就只能宣告死亡。古人雖然不太清楚病毒是怎麽回事,但是卻發現了其中的潛在危險,所以總結這樣的俗語。
還有第三個方面的原因,那就是農民的樸素美德。以前冶煉技術不是很發達,金屬都是比較稀缺的。而古人提倡在野外見到的生鐵爛銅不能帶回家,也是告訴大家要路不拾遺,不能貪圖小便宜。前面也說了,像生鐵爛銅壹般是在壹些古墓中比較多,古人編寫出這樣的古訓,就是為了避免有些人因為利益熏心而做出壹些搶奪、偷盜這樣違法亂紀的事情。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告訴他們什麽事情可以做,什麽事情不可以做,不能貪圖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