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智慧,有哪些小故事可以大智若愚?
嘗有親客,久闊(久別)不復來,廣(樂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承蒙)賜酒,方(正)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厭惡)之,既飲(喝完酒)而疾(得病)。”於時(當時)河南(樂廣擔任河南尹)聽事(聽事堂)壁上有角(弓),漆畫作蛇,廣意(意料)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日:“酒中復有所見不(否)?”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屙(chénkē,重病)頓愈。
譯文
(樂廣)曾經有個很親近的朋友,很久沒到家裏來了。樂廣問他是什麽原因,(那朋友)回答說:“前次我在妳家裏做客,承蒙妳設酒款待。(我)正要舉杯飲酒,
(忽然)看見酒杯裏有壹條小蛇,心裏十分厭惡它,可還是把酒喝下去了,(喝下之後,)就得了病。”(樂廣回憶)在那次請客時,客廳墻壁上掛著壹張漆了彩色、畫有小蛇的角弓,便想到酒杯裏的小蛇壹定是角弓的影子。(於是,樂廣)再把酒杯放到原來的地方,對他的朋友說:
“酒杯裏還能看見什麽東西麽?”那人回答說:
“所看到的東西跟原先壹樣。”樂廣就把酒杯裏看見小蛇的原因告訴了他。那位朋友豁然開朗,疑慮全消,病也壹下子好了。
2、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壹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裏。壹到夜裏,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裏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壹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壹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3、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
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譯文
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壹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這樣壹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還隱約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