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號的資料和楊利偉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壹,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科研單位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科研單位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
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神七載人飛船重達12噸。長征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軌道艙——作為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艙,以及用於出艙時的氣閘艙。配有泄復壓控制、艙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內部有航天員生活設施。軌道艙頂部裝配有壹顆伴飛小衛星和5個復壓氣瓶。無留軌功能。 返回艙——用於航天員返回地球的艙段,與軌道艙相連。裝有用以降落的降落傘和反推力火箭,實行軟著陸。 推進艙——裝有推進系統,以及壹部分的電源、環境控制和通訊系統,裝有壹對太陽能電池板。 神舟七號飛船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誌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七號飛船候補梯隊航天員分別為陳全(指令長)、費俊龍、聶海勝。主要任務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008年9月24日下午14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總指揮部宣布:2008年9月25日21時07分至22時27分直接發射,進行載人航天飛行。屆時中國的航天員將首次出艙來進行太空行走。 翟誌剛出艙作業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由長征2號F火箭發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點30分,景海鵬留守返回艙,翟誌剛(指令長)、劉伯明分別穿著中國制造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和俄羅斯出品的“海鷹”艙外航天服進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兼任氣閘艙的軌道艙。翟誌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劉伯明的頭部手部部分出艙),實現了中國歷史上宇航員第壹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航天員送上太空並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從神舟七號開始,中國進入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在這壹階段裏,將陸續實現航天員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等科學目標。整個二期工程的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由長征2號F火箭擔任。
編輯本段細節和信息
載人航天火箭系統總顧問組組長、“神舟”五號火箭總指揮黃春平於“神舟六號”著陸後表示,“神舟七號”發射時間可能將會推遲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發射計劃將拖後到2008年。與“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不同的是,“神舟七號”火箭在研制上的關鍵點是艙外航天服和氣閘艙。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閘艙和艙外航天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戚發軔院士認為,“神七”必須在神舟六號的基礎上解決兩個比較大的問題。現在航天員有壹個密封艙,在這個艙裏穿航天服。離開這個艙就沒有了空氣,所以航天服本身就必須能供給氧氣。第二是沒有溫度控制時,航天服能保證他正常的溫度,所以這個航天服就相當於壹個小型的密封艙。出艙得具備這幾個條件。飛船上要有壹個氣閘艙,人穿好航天服進去,把門關上,把外面的門打開出去。假如沒有氣閘艙,那麽壹打開門氣就放光了,因此要有壹個氣閘艙。“我只是說兩個主要的,作為航天員有壹個艙外的航天服,作為我們的飛船來講,必須得有壹個氣閘艙,要保證原來的艙裏壹定有壹個大氣壓。” “神舟七號”攻克氣閘艙等核心技術難關,太空行走對航天員的考核要求更加高。由於航天服內的壓力比正常情況下低,有可能會使人體組織內的氮氣釋放,在血管內形成氣栓,導致減壓病。因此航天員在穿好航天服以後,必須在氣閘艙內充分吸氧,協助工作的航天員回到內艙(即軌道艙),關閉內艙門,然後氣閘艙開始泄壓到真空,與飛船外的真空狀態保持壹致,此時航天員可以出艙活動。而完成艙外任務回到艙內時,還要對航天服進行壹定的減壓,再對氣閘艙充氣。 “航天員出艙活動是壹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活動。”專家介紹,“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員必須在地面做充分的試驗和訓練,其地面訓練壹般在壹個對比重有壹定要求的中性水池裏進行。這種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試驗房裏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擬太空的失重現象,然後航天員在水池裏面進行出入艙和艙外操作訓練。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慶偉表示,神舟七號飛船,不是神舟六號的簡單重復,突破許多關鍵技術。用於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六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術基礎。針對前幾發火箭的飛行情況,科研人員將這枚火箭進行局部改進,來進壹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還在火箭上增加壹些攝像頭。 神舟七號在2008年9月25日升空。而26、27日兩天的下午到傍晚是最適合出艙的時間,2名航天員會進入軌道艙。由於航天服非常重,要另外壹個人幫助才可以穿上。出艙活動時,航天員身上將會連接著2條生命線。航天服是以俄式航天服為基礎研發的,提供氧氣、壓力、電源和通訊等設備,出艙以後航天員身邊還會有攝像鏡頭,全程直播。是中國航天科技當中壹個突破。
編輯本段飛行任務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的主要目的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掌握和突破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飛船運行期間,1名航天員著中國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出艙進行艙外活動,回收在艙外裝載的試驗樣品裝置。 按計劃,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運行在高度約343公裏的近圓軌道。 航天員出艙活動完成後,飛船將釋放壹顆伴隨衛星。還將進行“天鏈壹號”衛星數據中繼續試驗。 神舟七號飛船完成預定飛行任務後,將返回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主著陸場。
編輯本段任務過程
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4秒988毫秒發射升空; 點火第120秒火箭拋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壹二級分離;第200秒整流罩分離;第500秒三級火箭關機; 第583秒飛船與火箭分離;隨後飛船正常進入預定軌道,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 9月27日04:03 啟動變軌控制程序,04:04 完成變軌。航天員出艙在飛船進入軌道運行,環繞地球超過五圈之後進行 翟誌剛出艙活動揮動五星紅旗
。 16:35 經過劉伯明,景海鵬的幫助下,航天員翟誌剛打開艙門,開始出艙活動,翟誌剛首先探出頭,並向艙外默認的閉路鏡頭揮手,之後全身走出艙外。劉伯明也把頭探出機艙外,交給翟誌剛壹面小型五星紅旗。翟誌剛接過五星紅旗,向鏡頭揮動片刻。隨後翟誌剛取回艙外裝載的固體潤滑實驗試驗樣品。16:58 航天員成功完成艙外活動,返回軌道艙內。17:01 軌道艙艙門關閉。 火警誤報 在航天員出艙五分鐘左右時神舟七號曾經報告“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後經證實,是誤報。 19:30 神舟七號釋放伴飛小衛星 9月28日16:54 飛船進入正常返回軌道;17:16 飛船返回中國上空;17:25 太空船離開“黑障區”,並且打開主傘。 17:36 成功著陸;18:22 航天員自主出艙。
楊利偉:楊利偉,男,漢族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 大學文化程度,身高1.68米,中國***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歷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國培養的第壹代航天員,在中***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華人民***和國第壹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1983年,考進了空軍第壹學院。並加入中國***青團。1987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分配至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做飛行員。1988年被授予空軍中尉軍銜,1992年晉升空軍上尉,1996年晉升空軍少校。1996年,參加航天員初選體檢。 1998年01月,他和其它13位空軍優秀飛行員壹起,成為中國第壹代航天員。由於航天員大隊隸屬總裝備部,在當時改為陸軍,軍銜改為少校。 2000年晉升中校軍銜。 2003年07月,經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選評委員會評定,具備了獨立執行航天飛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級航天員資格。時為中校軍銜。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舉使得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生活(10張)。 2003年10月15日,晉升上校軍銜。 2004年春節前後,晉升大校軍銜。 2004年12月09日,楊利偉獲香港中文大學頒發榮譽理學博士學位。小行星21064是以楊利偉來命名的。 2005年,楊利偉出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 2007年10月,在中***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2008年07月22日,晉升少將軍銜。 2010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