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尋訪漢武帝祝禱的祝山

尋訪漢武帝祝禱的祝山

“水若常涸終因淺,山到成名畢竟高。”泰山東祝陽鎮有壹座祝山,海拔僅僅300多米,山雖不高卻聲名遠揚,曾有史料認為此山系漢武帝祝禱的肅然山,山之所以出名,還因為此山曾有朝陽寺、甘露廟、王靈官廟及石大夫廟等,石大夫廟內供奉的石大夫也是當地所稱的石敢當,據傳石大夫慈悲濟世,隨處現身為當地百姓治病。

2019年10月,岱宗傳拓壹行人在鎮文化站領陪同下來到永寧莊旁的祝山腳下,尋訪曾的石大夫廟。及到達目的地後,村支書告知,石大夫廟已經無存,但石大夫廟石碑還在,立於村旁山腳下山溪邊,另有清代的壹塊關於樹木歸屬權的告示碑。

其中,石大夫廟記碑碑文內容相對完整,現抄錄於下:

山上數株系會中同栽,朝陽寺樹株及四面石堰俱系永寧莊栽植修理,爰立石垂諸永久並載石大夫廟敘於左。

向者趨庭,章邑登女郎山始知有石大夫廟,廈東壁前邑宰刻文於石誌壹具醫痼疾甚神光,先是前明大夫,嘗醫藥,江南見五尺童,揖而延之坐曰:是吾邑父母也,願異日勿相忘吾石姓,可訪我於東山之下,候以茶而別。後果成進士,以知縣用,分符章邑乃趙東山訪問,並無此姓,小憩於巨石下,悅惚假寐,則其人至矣,指石而言曰此即我相,別數十年,今蒙屈駕特來壹晤,倐別而醒,若驚若失,因揖石為其內子,禱疾尋愈,鐫文於石身,以彰靈異,旁為矮至妥焉,後人遂以為祈請之所會先嚴病於署急甚,余稔聞大夫之靈,具文詣東山禱禱,畢,閱石身所鐫即女郎山廟廈東壁之文也,周石審視高廣不過數丈,質則樸而不陋,拙而不醜,敦厚中寓秀拔之氣,色則黎然而黑,蒼然而活,石痕斑斑,積翠其上,新鮮可愛,上有縫紋壹二處,寬不逾指,數柏蔚然,根生裂縫中,仰而四顧則在眾山環繞間,忽而坦坦十數畝,無崖岸元溝壑此石平地突出,石西北隅則矮廟嵬然在焉,余則樓者、閣者、廊者眾,亦老少文質不壹,詢諸道人雲:大夫隨處顯靈,此皆化身耳。余不遐詳,遂遄□□則先嚴病己若失矣,因獻聯額以誌之,道經萊邑陽邱山,聞山有重陽大會,所祀者石大夫也,道光乙酉,吾泰東鄉紳民,重修祝山甘露廟並附石大夫廟於山麓,開動以廟記述余,余曰:眾善廟之而未知其仙而非神也,神而姓之而未知其姓之有自來也,故敬敘之。

乾隆乙卯恩科舉人候選知縣趙孟班撰文。

邑庠生李慎齊書丹。

會眾(人名略)。

道光七年歲次丁亥重陽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