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企業上市融資失敗十大原因分析

企業上市融資失敗十大原因分析

企業上市融資失敗十大原因分析

 企業融資是以企業的資產、權益和預期收益為基礎,籌集項目建設、營運及業務拓展所需資金的行為過程。企業的發展,是壹個融資、發展、再融資、再發展的過程。壹般企業都要經過產品經營階段、品牌經營階段及資本運營階段。隨著現代企業自身的不斷發展,企業與社會專業機構協作,解決企業自身問題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財經公關、融資顧問等專業機構的出現,為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提供專業化服務。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企業發展也從此走上了壹條規範化的道路。

 上市融資是手段不是目的,本末倒置最終將會被上市夢想所吞噬。十年間,殞命在上市途中的企業可以列壹串長長的名單,他們失敗的故事除了帶來長長的唏噓,更有不盡的教訓。

 中國股市正在經歷新壹輪的大滑坡,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幾年,中國股市連續創造了許多全球第壹,特別是新股上市壹枝獨秀。2010年,中國股市創出全球融資第壹的好成績,雖然這個好成績是以中國股市全球跌幅第二,以及股民的巨大損失換來的。但對企業來講,這的確是壹場令人向往的財富盛宴。

 如果將上市當作唯壹的目標,在沖刺IPO的路途中,企業經營最終會失去理性。雖然有不少企業成功沖關融資,完成了漂亮的壹躍,但也有壹些企業壹頭栽倒在上市路上。立立電子首開IPO申請先批後撤的先例;安徽九華山上會未通過,打破了內地企業二次上會沒有失敗的傳說;深圳海聯訊境外上市未果轉投創業板,卻被疑其股權結構轉換方面存在瑕疵。

 上市之路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容易,對失敗教訓的借鑒,在企業準備發行上市階段尤為重要。怎樣掌控資本遊戲話語權?如何降低上市犯錯率?雖然企業上市失敗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根據最近兩年的案例,我們依然可以歸納出企業上市失敗的十大典型原因。

 1、盈利能力問題

 因為盈利能力問題被否決往往有兩方面的原因。第壹,業績依賴嚴重。如稅收依賴和關聯方依賴,前者的問題常見於科技創新型企業,該類高科技企業往往在壹定時期內享受增值稅退稅、所得稅減免等稅收優惠。有些業績看起來不錯的企業往往在剔除稅收優惠後,業績便表現平平甚至不升反降。

 未過會的南京磐能電力,通過分析其招股說明書發現,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公司所享受的所得稅和增值稅減免金額,占了公司同期利潤總額的41.4%、42.29%、29.96%和25.78%,而如果以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基數計算,這壹比率還將會更高。

 而安得物流則引起關聯方依賴的討論。根據其招股說明書,在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報告期內,安得物流與大股東美的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業務收入占同期業務總收入的8.19%、32.53%、

 29.56%、27.47%,關聯交易產生的毛利額占總毛利的比重分別為48.18%、42.28%、34.51%、30.82%,被疑凈利潤對關聯方存在重大依賴。

 第二,持續盈利能力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較嚴重。這方面的因素比較多,如專利糾紛、合資條款、銷售結構變化、未決訴訟、重大合同不利影響等。

 2、主體資格存在缺陷

 主體資格缺陷主要體現在歷史出資瑕疵、歷史股權轉讓瑕疵、實際控制人認定不準確和管理層變動四個方面。

 歷史出資瑕疵。常見於出資人未足額出資或出資的財產權利有瑕疵的情況,2008年被發審委否決的壹例個案中,首發申請企業存在無形資產出資問題,公司控股股東以原有申請人無償使用專利和非專利技術經評估作價2.16億元向申請人前身增資。該公司設立時,控股股東已將其所屬科研部門投入該公司,相關專利及非專利技術已由前身公司及改制後的申請人掌握並使用多年,且已經體現在申請人過往的經營業績中。因此,相關無形資產作價增資存在瑕疵。

 歷史股權轉讓瑕疵。由於不少擬上市企業是經國有企業或者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而來,其國有股權或者內部員工股權在轉讓過程中,往往出現瑕疵。如國有股權轉讓,企業需考慮是否獲得國有資產主管部門的書面批準。

 法律法規規定企業上市前職工持股人數超過200人的,壹律不準上市;存在工會持股、持股會以及個人代持等現象的公司也不準上市。而在內部員工持股的清理過程中,IPO申請公司很容易因為各種利益問題在上市過程中被舉報或遭受質疑。

 某些BVI構架的紅籌公司在轉為內地上市的過程中,也要註意股權轉讓問題。如未能過會的深圳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界普遍猜測其被否原因是由於海外上市未果,轉為在國內上市,在企業類型由外資公司變更為內資公司時,由於BVI股權構架的問題,股權交易復雜且存在瑕疵。

 實際控制人認定問題。根據未過會的北京福星曉程招股說明書顯示,漢川市鋼絲繩廠直接和福星生物醫藥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為41.97%,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問題是,福星曉程的主營業務是集成電路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實際控制人對公司業績的提升沒有明顯作用。而公司第二大股東程毅作為總經理,全面負責公司經營管理工作,公司成立時的核心技術也是由程毅投入,因此市場猜測,程毅才是福星曉程真正的實際控制人,公司實際控制人認定不夠準確。

 管理層重大變動。創業板明確規定:?發行人最近兩年內主管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被否決的天津三英焊業,2009年1月 12日,兩名董事朱樹文、盧迅代替因工作變動辭職的李琦、覃西文進入董事會。此時距離公司申請上市不到壹年,最終上市失敗。

 3、募投資金效益風險大

 未過會的賽輪股份,招股說明書顯示其募投資金投向之壹是生產半鋼子午線輪胎,並說明該產品80%用於出口,且北美市場占其出口總額的50%。但在賽輪股份上市的過程中,不曾料到2009年國際環境突變,美國政府宣布對產自中國的輪胎實施3年懲罰性關稅,其募投項目未來的經濟效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這類風險還包括經營模式變化、項目可行性等,這些都需要企業給予全面的分析論證。如上海超日太陽能募投資金的投向是,將光伏電池片產能從現有的20兆瓦擴充至120兆瓦,增加幅度為5倍,同時電池組件產量增加1.82倍。但在2009年,光伏產業還未復蘇,在國內也被認為是產能過剩行業,因此公司募投項目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盈利能力都缺乏合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