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標準密度怎麽算
我國規定油品在20℃時的密度為其標準密度,表示為ρ0。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範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範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我國規定油品在20℃時的密度為其標準密度,表示為ρ0。
由於油品的體積隨溫度的升高而膨脹,而密度則隨之變小。所以,密度還應標明溫度。例如,油品在溫度為t時的密度用ρt來表示。
油品的體積膨脹系數γ只隨油品相對密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其範圍為認。0.0006~0.0010℃-1當溫度在0~50℃範圍內時,不同溫度下的相對密度可按下式換算:
擴展資料
石油的用途
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人們采集到石油後在工廠裏用化學方法將碳原子數小於4的就是煤氣,碳原子為4-12的較輕的烴類混合物挑出來放在壹起,這就是汽車常用的燃料汽油;然後再將較重的碳原子數為10-22的烴類混合物挑出來放在壹起,這就是大貨車常用的燃料柴油。
在煉廠不僅可煉成熟悉的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凡士林、石蠟、瀝青等,同時還可以從石油中分離出苯、甲苯、二甲苯、乙烯、苯乙烯、丙烯等有機化工原料,將其結構類似的物質分門別類地“挑”出來放在不同的存儲罐裏,經過再加工形成其他產品。
這些日常生活中不常見到的化工原料被運到化工廠,加工後生產出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再運到相應的工廠與其他零件搭配後,可生產出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電視機外殼、冰箱外殼、塑料瓶、塑料管道、塑料袋、塑料桶、盆、電線電纜、手機外殼等。
百度百科-石油密度
百度百科-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