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阿裏女員工照片

阿裏女員工照片

潮汐商業評論/文

昨天壹早,幾乎每個人的朋友圈和微博都被壹條爆炸性新聞霸占了:壹個阿裏的女員工用近萬字控訴了自己在臺風期間被領導要求出差、被灌酒、隨後被客戶猥褻的經歷,期間領導多次進入該員工酒店房間,涉嫌性侵。

圖/網絡

壹時間輿論嘩然——7月27日,這名女員工被灌酒性侵。7月28日她在第壹時間報警,並通過公司內HR及領導等合理渠道進行維權,至今仍無結果。直至8月8日淩晨,發酵的輿論才讓阿裏CEO張勇親自出來發聲。所有的“震驚、氣氛、羞愧”,來得都太晚了些。關於阿裏“破冰文化”和其它對女性員工的不友好傳聞也隨之發酵。

「潮汐商業評論」相信此事在公安機關的介入下終會有公論。但此時此刻,「潮汐商業評論」更關心還有多少曾經受到類似不公待遇的“大廠女工”們。她們可能是我們的朋友、姐妹、女兒、戀人,在“獨立女性”、“女強人”的光環下,她們還有哪些難以啟齒的故事?

“出差女員工被灌酒性侵”事件,是近年來阿裏第二次以並不光彩的方“出圈”。而在此之前,阿裏上壹次“火”,是因為高管蔣凡的出軌事件。兩件事在部分人看來似乎都是“桃色新聞”,但在本質上,蔣凡出軌網紅尚屬於道德被批判的範疇,不涉及法律底線。但此次性侵事件,若屬實,已經是“血淋淋”的刑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和國刑法》,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們難以想象在法律的白紙黑字下,阿裏的各級部門是如何能夠壹忍再忍、壹拖再拖,讓這位姑娘反復得到讓人心寒的答案。我們更無從知曉,當她鼓起勇氣在食堂發傳單被保安推搡、驅趕,甚至被揚言要報警趕走她時,這種極端的絕望和堅強是怎樣壹種心情。

圖/pexels

職場性侵、或性騷擾事件從來也不屬於少數人 ——2018年9月2日,網傳京東CEO劉強東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因涉嫌性侵女大學生被捕。盡管後來警方宣布決定不予起訴,但劉強東本人作為壹個丈夫和壹個父親,在酒桌後與女學生發生性關系仍然是不爭的事實。無獨有偶,今年4月網易HR被傳出發布“下藥朋友圈”,在招聘信息中稱“可以幫忙撩女同事”,甚至可以“幫忙下藥”。

“當壹只蟑螂出現時,背後可能已經有千萬只蟑螂”。 如果沒有看到相關數據,我們可能難以想象職場中的性騷擾和性侵事件有多麽普遍。根據非政府組織(NGO)2020年的調查發現,中國高達66.5%的人遭遇過職場性騷擾。其中,70.8%女性遭遇過職場性騷擾。由於自身的困擾、企業文化的不透明和溝通機制的不暢,大多數女性員工選擇了忍讓,只有不到20%的受害者選擇報警。

由於產業和技術紅利,互聯網大廠人在“打工人”中始終是高薪的代表。但即便是賺得比傳統行業更多,在大廠中女性員工和男性員工之間還是有壹道看不見的薪資鴻溝。如在Facebook,女性員工的年收入就要比男員工低平均1.7萬美元;PayPal的女性年收入比男性低1.2萬美元;蘋果、甲骨文公司等的女性員工年收入也和男性員工有著超過1萬元的差距。而在國內,不同性別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據《2020互聯網人才招聘白皮書》,有17.1%的企業HR認為自己的男性員工薪酬更高,這個數據是認為女性員工薪酬更高的HR人數的14.25倍。

圖/pexels

早在建國之初,“婦女能頂半邊天”就已經成為了大家的***識。《中華人民***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也明確規定男女“同工同酬”。但即便是在以平等透明為主流文化的互聯網企業,男女薪酬差異依然存在。甚至對於壹部分女性員工來說,想要邁進大廠的門,都要比男性員工更難:招聘時被明確歧視性別,追問婚育狀況甚至生育計劃,都是壹些企業招聘的常態。甚至有崗位在職位描述中就會被標註“男性優先”的字樣,完全不考慮具有同樣能力的女性員工完全可以勝任這項工作。

更加壓抑的是,即便進入了大廠,婚育計劃也隨時會讓女性失去競爭力。 如在2016年9月,央視在節目中拍攝了劉強東副總裁杜爽的對話:壹邊是杜爽告知老板懷孕時的小心翼翼,說自己“不會耽誤工作”;另壹邊是劉強東關心的壹句“給兄弟們壹點機會”。對話發生了9個月後,杜爽從京東辦理離職,長達8年的京東生涯就此結束。高管尚且如此,普通女性員工在懷孕後被邊緣化、甚至被變相勸退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即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小心翼翼平衡著事業和家庭,女性晉升通道依舊狹窄:在高層管理人員中,男性比例高達81.3%,而女性僅有18.7%。在公司遭遇危機時,部分企業也會優先將裁員大刀砍向女性員工,如京東就曾傳出擬先裁未婚未育女性。

圖/網絡

此外, 作為職場媽媽,大廠女工們還需要忍受著並不友好的環境和設施。 據中華 社會 救助基金會和母乳餵養大本營的調查數據,中國有93%的媽媽所在公司沒有專用哺乳室。她們中有57%利用辦公室、儲藏間或者會議室等臨時場所擠奶,而47%則只能在衛生間擠奶。在996忙碌的工作中,原本是法律規定應該享有的產假、哺乳假也成為了壹種奢望。壹旦她們將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孩子,就會被詬病“工作不飽和”、“不投入”。

大廠們有著光鮮亮麗的辦公室,但卻無法為背奶的媽媽準備壹個安靜、舒適的步入間;能為用戶創造出方便快捷的產品,卻在女性員工權益受損時反應慢半拍;倡導無障礙、透明化的企業文化,卻為女性員工們設置無形的薪資、晉升屏障。試問這樣壹個地方,還能不能成為職場女性們追夢的地方?

如果妳也曾有職場中遭遇性別歧視的經歷, 「潮汐商業評論」 歡迎妳評論或私信說出妳的困擾。壹個人的聲音或許微弱,但只要我們的聲音匯聚在壹起,壹定可以改變現狀。

「潮汐商業評論」 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