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去美國之後,妳碰到的最大的文化沖擊是什麽?

去美國之後,妳碰到的最大的文化沖擊是什麽?

其實在美國生活的這段時間有時候有壹點感悟,美國不像國內憤青想的那樣,到處都是槍支、毒品,極其惡劣的社會治安,隨時都可能死掉的那樣,我個人認為,美國社會分三個層次,這取決於妳的能力和收入,最底層當然是低收入,無家可歸者(homeless)和犯罪分子的聚集區,比如洛杉磯的康普頓,那種地方居民收入低,甚至無收入,納稅幾乎不可能,沒有納稅市政府怎麽組建警察局、郵局、消防隊?所以這裏就陷入了壹種惡性循環,內部治安很差,沒有市警察局,治安只能靠州警,但是外人不進去,裏面的人也不出來,所以妳不進去找死,就不會死!

第二層,就是美國龐大的中產階級群體,個人收入至少稅後在2000?10000美元/月之間的的,這些群體有良好的納稅,所以他們聚集的地方房價都在10萬美元左右的的apartment(公寓)20萬美元左右的house(獨棟房子)市內警局、醫院、郵局、超市、球場、公園、消防隊等等都配備齊全,還有警察巡邏,治安良好,壹般出現情況報警五分鐘內警察和消防隊都會趕到,我就在La habra市目睹了壹場車禍,壹個騎摩托車的人撞在了壹輛轎車上,摩托車騎手受傷,五分鐘內警察、消防、救護三個部門全到位了,這就是中產階級聚集區的情況,妳的能力決定妳的收入,妳的收入決定妳的居住環境,我在Rowland heights可以半夜遛狗,散步,去麥當勞吃東西,我從來不擔心在這種城市有人會對我構成威脅。

至於頂級的就更不用說了,年薪十幾萬到幾十萬上百萬上千萬的美國富豪們,比如比佛利山莊,那裏不但警察多,連保安都十分賣力,妳想在那裏犯罪?呵呵,妳去試試吧!那些富豪豪宅的房產稅都可能比妳十年的年薪都多。

還有就是美國的城市規劃,我們中國的規劃省市,市下面是區,而美國的規劃是州下面是縣,縣下面是市,比如洛杉磯,它不是壹個城市,而是壹個縣(county)這個巨大的縣下面據說有八十多個市(City),比如Alhambra阿罕布拉、Monterey park蒙特利爾公園市、El monte艾爾蒙德等等的城市,每壹個城市之間有高速公路相連接,這個市的面積很小,相當於我們每個城市下面的區,比如朝陽區。

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我們也不太壹樣,公***交通極其不發達,公交車、地鐵很少很少,所以大部分人都有車,有錢人開豪車,有良好收入的開好車,低收入的開二手車,每個階段都有適合妳的車。二手車從500美元到幾萬美元不等,比如十年車齡的豐田卡羅拉大概在3000美元左右,而全新的豐田卡羅拉大概要兩萬美元左右,沒有車在美國寸步難行,去超市開車近的要10分鐘,遠的可能半小時,妳買完了不可能拎著回來的,沒有公交車到妳家附近的,公交只能停到妳所在的城市主幹道,而這個地方壹般離妳家走路要二十分鐘以上,所以在美國,車才是妳的腿。

還有壹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註意,這是文化沖擊最多的地方,就是生活習慣,我相信現在我們中國人不會隨地吐痰了,但是吸煙可能會有壹些人不會註意,美國所有公***場所都禁止吸煙,連衛生間內吸煙都不行,大多數房屋建築內包括私人住宅內都有煙霧報警,壹旦妳在衛生間或其他地方內因為吸煙觸動警報會引起很大麻煩的,第壹要疏散,第二警察和消防隊會趕來,而這造成的損失都要有妳來承擔,所以壹定要註意。

還有就是我們壹定要註意在公***場所不要大聲喧嘩,不要說“那個”兩個字,因為容易引起誤會,“那個”在英語中是Nigger(黑鬼)的諧音,是對黑人的蔑稱,很多華人因此造成了不必要的誤會,語言好還可以解釋,語言不好就容易引起麻煩了。

接著咱們說說衣食住行,第壹要說的就是美國這裏的高速幾乎不收費,收費的公路極少,我曾經從洛杉磯開到丹佛,從鹽湖城開到溫哥華,從北加州開到馬裏蘭,從來沒付過壹分錢的過路費,這讓我覺得感覺很好,而且油價也很低,剛到美國的時候感覺不可思議。

至於吃穿那就更值得壹提了,我的衣服褲子鞋幾乎都在Walmart、target、Costco買了,從幾美元的體恤衫到十幾、二十美元的衣服褲子,最高也就是買點棉服花五六十美元而已,有時候也去ross超市淘寶,經常能買到原價200刀、300刀的耐克喬丹籃球鞋,而我只花50到80美元就可以買到,鞋都是新的,只要趕上好運氣就能找到自己的號碼,這其中Costco的超市是會員制超市,需要辦理會員卡,卡費從110到50美元不等,有三種卡可以選擇,這裏的很多商品價格都比其他地方低很多,買的越多省的就越多,而且Costco裏面的快餐價格也很便宜,壹個大披薩餅17寸的只需要9.99美元?而且美國的壹些大城市都有Chinatown中國城,壹些華人聚集區還有中國超市,妳甚至可以買到老幹媽,紅星二鍋頭,康師傅方便面等國內產品,妳能買到的食品涵蓋了全國東南西北,甚至比國內的超市品種還齊全,我經常在家裏涮火鍋吃,告訴妳們壹個小秘密,在Monterey park有壹家賣羊肉片的商店,壹磅羊肉只需要6.99美元?如果在外面飯店吃飯,除了麥當勞、賽百味、肯德基、漢堡王等快餐不需要支付小費以外,其他的飯店有服務員為妳端茶倒水的請記得,壹定要給小費,入鄉隨俗,因為美國餐廳服務員的月收入很低,也就500美元左右的底薪,她們要對妳無微不至的服務對妳笑容可掬,說白了就是希望妳能對她們有好印象,多給點小費,很多服務員都是學生來餐廳兼職賺學費生活費,所以如果他們沒有讓妳感到不舒服,沒有冒犯妳請壹定要給他們小費,沒有具體金額限制,但是約定俗成的小費金額是妳消費額的10%到20%,看妳個人心情,妳可以給現金,如果妳使用銀行卡,也可以在消費單上簽下妳給的金額,他們會從銀行卡扣除妳給的小費。

再說說住,美國中產階級的住房大概分為apartment公寓、house獨棟房屋、townhouse聯排房屋三種,第壹種公寓大概是壹室壹廳壹衛壹廚到三室兩衛之間,物業費和租金和房價都比較低,但是沒有車庫,只有車位,而且沒有獨立的院子。

house幾乎相當於國內的別墅標準了,壹般都是三室兩衛,壹個開放式廚房壹個客廳的,還有壹個前院壹個後院,壹個車庫,這種別墅的價格壹般都是在十五萬到上百萬之間不等的,具體要看州、縣、市的房價,比如同樣規模的房子,在羅蘭崗要50萬美元,在舊金山要80萬,在鹽湖城要20萬,這取決於當地的收入水平、環境等等因素。

而townhouse和house的區別不大,只是妳的房子緊挨著另壹棟房子,中間只隔著壹道墻,妳的院子也比house的要小壹點,但是車庫還是有的,壹般能容納壹到兩輛車。

還有就是美國采用的是英制單位,他們用的是磅、英寸、英尺、邁,溫度用的是華氏度,這個壹般影響不會太大,妳可以隨時用手機查壹下,時間長了就對這個有概念了。

總體而言,美國社會很平靜,沒有什麽巨大的變革,不像我們國內,今天支付寶、微信支付上來了,就不用現金了,明天***享單車來了,後天嘀嘀打車了,記得2013年從俄羅斯留學放假回國,在我家哈爾濱怎麽蘭出租車都不停,有些甚至是空車都不停,直到我上了在路邊的壹輛出租車才知道要用滴滴打車軟件,那時候正好趕上滴滴和快滴兩個軟件火並,只需要壹分錢就可以支付十元錢的車費,每天兩次,而我只是半年多沒回家而已就跟不上變化了,而美國沒那麽多那麽快的變革,我至今還是保持出門帶著錢包、信用卡、手機和鑰匙的習慣,但是哪個好哪個不好都不能下定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呢覺得美國更適合我壹點,我喜歡這的生活方式,但我也深愛著我的家鄉,想念了,就回去,玩夠了再回來,繼續工作生活

說壹說美國生活上的壹些細枝末節,先簡單說說醫療,來美國從未進入醫院,只是辦理了醫療保險,但是我有個朋友去過壹次醫院,過後聽他說從得到救治到離開醫院,連付款的窗口都沒有!還聽說有壹個做裝修的華人得了重病,在醫院做了手術,賬單高達三十多萬美元,保險沒有覆蓋,所以他名下的賬戶只要有錢就會被劃走,所以他的工資他只接受現金,不接受支票,美國的醫療貴的驚人,我的朋友曾經因為發燒開了三粒處方藥而收到了兩千多美元的賬單,但好在保險可以覆蓋,所以等於沒花錢,來美國壹定要有醫療保險,平時不用則已,壹旦用的時候不會因為高額的醫療費用的摧毀妳的生活。

至於家庭,我個人感覺美國這種特有的文化讓他們在家庭關系處理上很恰到好處,我說的是大部分,並不絕對,我們國內流行的說法是美國孩子到十八歲就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直到我來到美國之後才發現,哪有那麽容易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啊?但是對父母的依賴沒有那麽強烈倒是真的,但是大部分美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既沒有我們想的那麽冷淡,也沒有像我們那麽強烈,美國人講究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平等,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要學會聽取父母的建議,在我們中國人眼中看似冷淡,但背後也是愛意滿滿,還有美國社會特別強調個人的權利,即使是小孩子,他們的權利也是不可剝奪不可侵犯的,我們國家可以打孩子,罵孩子,相信棍棒教育,我小時候也是因為太淘氣而被父母老師揍過,但這種事情,記住,在美國絕對不允許,零容忍!如果妳打罵體罰孩子,被妳的鄰居,被孩子的老師看到,孩子身上有傷,不管是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先報警,警察來調查壹遍再說,美國社會認為孩子是上帝交付給妳的禮物,妳並不擁有所有權,妳要善待這份禮物,如果妳不能妥善的照顧好這份禮物,這份禮物是要被收回,(如果妳做不到妥善的監護,孩子會被社會福利機構帶走)我記得梁家輝演過壹部電影叫《刮痧》就是梁家輝給孩子刮痧,讓美國人以為是梁家輝虐待孩子而對簿公堂,可以說美國社會對兒童的保護甚至達到了變態的地步,裝滿孩子的校車,只要那塊紅色的STOP的牌子立起來,就是美國總統的車隊在後面也要乖乖的停下來等著,這壹點我覺得真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如何有效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保證他們的權利不受到侵犯,畢竟孩子是壹個國家民族的未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絕對沒錯!

另外美國社會有壹些約定俗成的小規矩,真的是讓人感覺很舒服,比如兩個陌生人打個照面,妳可以很自然地說壹句Hello或者How are you doing!對方也會跟妳打招呼,我在山上騎自行車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其他登山的或者騎行的人,大家都會打壹聲招呼,或者告訴妳壹下我後面還有幾個人,或者哪裏有點危險註意壹下,記得我剛來美國,有壹次開車去Huntington beach海邊看海,跟我爸媽在車裏視頻,用車載電源給手機充電,聊的太盡興忘了時間,結果把電瓶搞到虧電了,啟動不了了,我正在壹籌莫展的時候路過的壹個老頭看見了,問我怎麽了,我說電池沒電了,發動不了了,老頭說我的卡車就在旁邊,妳把車推出車位,我幫妳發動,路過的路人又來幫我推車,折騰了十幾分鐘才發動好我的汽車,我真的覺得愛管閑事這個毛病還真挺好,大家相互幫助,今天妳幫助別人,保不準哪壹天別人也會來幫助妳。

另外在美國駕駛,壹定要註意交通信號,行人的權利很大,壹定要禮讓行人,美國馬路上有壹條線寫著STOP,開車沒有信號燈的情況下如果遇到這條線,記住壹定要完全停止,看看左右四周,確定沒有行人和其他過往車輛的情況下,才可以通過,如果妳沒有完全停穩,或者停留時間太短被警察看見,幾百刀的罰單是免不了的!我有壹天早上從羅蘭崗去艾爾蒙德上班,在Colima的壹條十字路口上遇見信號燈故障,同樣的情況下在中國我估計早已經堵的水泄不通了吧!但是在美國,大家都遵循STOP sign的習慣,誰先到路口,誰停三秒,誰先到誰先走,大家不爭不搶,東西方向過壹波,南北方向過壹波,雖然沒有信號燈指揮,但交通依然井然有序,對於剛到美國的我看到這個情況,我真的感覺到有點震撼,立刻拍了小視頻發到朋友圈裏了。

另外美國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上,最左側有壹條叫Carpool的快速車道,很多情況下右側的三排四排車道都很擁堵了,左側的車道卻依然沒有人走,偶爾會有車快速駛過Carpool車道,這是因為Carpool車道規定只有妳車內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妳才可以使用這條Carpool快速車道,這是為了鼓勵民眾拼車,但大部分人還是人手壹冊,所以使用Carpool的車輛比較少,這條車道的通過速度也比較快,當然總有壹些美國人耍小聰明,在車裏裝個假人,很多人被警察給抓現形了,美國公路巡邏(騎摩托的那種巡警)警察真的會透過車窗看妳車裏有沒有其他人的,如果妳非法使用這條車道,恭喜妳又獲得了幾百刀的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