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為什麽鄭州不讓開摩托車?

為什麽鄭州不讓開摩托車?

全城禁止摩托車行駛,危害巨大: \r\n\r\n  壹、全城禁摩是對法律赤赤裸裸的踐踏。我國的憲法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經濟條件好的人買汽車作為日常交通工具,經濟條件差的人買摩托車作為日常交通工具。我國的法律規定“公民的私有財產不容侵犯。”摩托車與汽車壹樣都是個人的私有財產。而城市的道路允許汽車行駛卻禁止摩托車通行,在客觀上是保護了富人的私有財產而侵犯了窮人的私有財產。城市的道路,允許私家車行駛禁止摩托車通行,於法不容、於情不通。禁摩缺乏法律依據,是人治大於法治的典型。 \r\n\r\n  二、 全城禁摩擴大貧富差距、滋生腐敗。 \r\n\r\n  全城禁摩成為政府部門和利益集團聯手謀利的手段。“禁摩”政策使中低收入階層財富向政府部門利益集團和資本利益集團轉移,滋生腐敗行為。企業與政府部門權利的結合,壟斷了公交、出租、停車收費場所等行業,能借“禁摩”行為,斂聚巨額的財富。禁摩,促使買車的人增多,與汽車相關的收入自然增加,彰顯政府治理城市的政績;禁摩,給群眾出行造成不便,坐出租和公交車人的增多,增加出租汽車公司、公交和停車行業公司的利潤。 \r\n\r\n  三、全城禁摩是漠視民需的政策。 \r\n\r\n  全城禁摩直接影響市民的就業和生活,以摩托出行,就業半徑15公裏,範圍約175平方公裏;以單車或低效的公交系統出行,就業半徑為8公裏,範圍約50平方公裏,就業機會就大大減少。城市禁止摩托車行駛,無疑是大大增加了弱勢群體的生存和發展成本。另外,城裏的小巷和農村的鄉道,交通工具主要是依靠摩托車,如運送化肥、蔬菜等。禁止摩托車運菜,增加了運菜成本,哄擡了菜價,既減少菜農的收入,也影響城市中下階層的居民生活。 \r\n\r\n  四、全城禁摩是書房裏的懶政行為。 \r\n\r\n  為了打擊手機短信詐騙犯罪,采取關閉所有銀行櫃員機的方式;為了城市形象,就禁止農民“當街”賣西瓜;為了防止未成年人進網吧,就以“挽救下壹代”的名義關閉所有網吧;為了打擊歹徒用摩托車實施搶劫,就全城禁止摩托車行駛。 \r\n\r\n  遇到矛盾和問題,不是抱著防患於未然的態度,采取積極措施來解決,而是占在管理者角度,考慮如何避免自己的管理責任,采取“壹刀切”的方式來應付,不惜采取犧牲民眾正常生活秩序和合法權益,作為解決矛盾和問題的方法。政府管理部門懶政管理的包袱甩得輕松,百姓卻活得沈重。 \r\n\r\n  五、全城禁摩破壞城市均衡的交通網絡。 \r\n\r\n  世界各國的交通政策都是充分發揮各種交通工具的特長,相互補充、合理搭配。國際上許多是發達國家或欠發達國家,無論是人口密度大、車輛多的城市,還是車輛少、人口也少的城市,都對摩托車進入城市不加限制。工業發達、人口密度大的日本,臺灣地區等地的交通網絡很好,摩托車仍舊是壹部分人出行、上學、購物必須的交通工具。全城禁摩就破壞了城市裏軌道交通、摩托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同構成了壹個高效率的混合交通網絡。摩托車的輕便經濟的作用是其他交通工具所不能取代的。 \r\n\r\n  在同壹個城市生存,與開汽車的相比,騎摩托車的本身就是屬於城裏經濟較弱的群體,生活較為艱辛,理應多得到政府的關心才對。如果“以民為本”的政府制訂政策處處都以富人為依歸,那城裏的窮人還有盼頭嗎?憑什麽城裏窮人走的道路越走越窄,富人行的馬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