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的孝惠皇後全名叫什麽 他和孝惠皇後的事情 她是多少歲和宋太祖成親的
孝惠皇後(公元前201或前202-公元前163年),名張嫣,字盂瑛,小字淑君。父張敖是高祖時趙王張耳之子,曾封趙王、張王、宣平侯,母即孝惠帝親姊魯元公主。因此張嫣是“帝室之甥,王家之女。” 10歲時以處子之身進入後宮,馬上被封為皇後,母儀天下,但是歷經27年的宮廷生活,卻從來沒有享受到正常的男女之愛,她心有不甘地守身如玉,36歲那年幽怨地離開人世,仍然是處子之身。這位最“純潔”的皇後名張嫣,字淑君,是呂後(呂雉)的外孫女,是漢高祖劉邦和呂後的外孫女,魯元公主和駙馬宣平侯張敖生的大女兒。她之所以嫁給母舅、漢朝的第二位皇帝惠帝,完全是宮廷權力爭鬥的產物,說白了是外祖母呂後為了控制惠帝、提高魯元公主的地位而壹手操辦的。 張嫣,作為漢惠帝劉盈的外甥女和名義妻子,她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位經過大婚冊立由正宮門擡進的皇後。從她九歲嫁給了舅舅的那天起,她就開始了高貴而淒苦的生活。 高祖劉邦駕崩後,長期受到壓抑,人性已經完全扭曲的呂後肆無忌憚,大肆弄權。兒子劉盈如願以償做上了皇帝位,成為漢朝第二位國君,但是,這位劉盈缺乏乃父的魄力,遇事優柔寡斷,缺少獨到的見解,他的皇上生涯就是猶如傀儡,軍國大事壹決於太後,甚至自己的個人私事也被母後壹手代辦了。史載惠帝自從戚夫人被殘害為“人彘”,惠帝被呂後強迫“觀賞”後,內人無比痛苦,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從此借酒消愁不理朝政,但凡呂後的吩咐,他壹概應允,絕不提出任何異議。 而他和外甥女的婚配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 早在做太子期間,惠帝身邊就已擁有眾多的的嬪妃,但是登基後禮法上他還沒有正是的妻子——皇後,屬於鰥夫之列。工於心計的呂後對於這件事自然不放心惠帝獨行,也不願意讓外人插手。她考慮來考慮去,最終卻選中了自己的親外孫女、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當時惠帝19歲,張嫣年僅10歲!今天看來這是壹場亂倫的親事,惠帝和張嫣屬於長幼之屬,有者很親近的血緣關系。但是,那時的禮法認為甥舅關系不包括在五倫之內,並且舅舅娶外甥女的事例古已有之,晉文公也逆倫娶過姐夫秦穆公的女兒懷贏啊,不過後人所謂的晉文公娶懷贏之所以“逆倫”,在於懷贏曾經是他的侄媳婦,而不在於有血緣關系。事實上,懷贏並不是晉文公的嫡姐秦穆夫人所出,沒有血緣關系。 前人也有質疑張嫣是否惠帝親外甥女的。質疑者認為張嫣系張敖姬妾所生,那麽兩人自然沒有血統關系了。可是張嫣為張敖侍妾所生的說法史無記載,相反,《漢書》等皆言之鑿鑿地說張嫣為“魯元公主之女”。何況呂太後痛恨男人立庶棄嫡,看看她對夫人的態度就應當明白這點,因此她怎麽會讓女婿和姬妾生的女兒當皇後呢? 不過古人的科學知識不足,他們只是要求同姓之間禁止婚娶的,認為亂倫壹般指的是在同姓之間的事。所以,呂後指定了這門婚事朝中上下並沒有人反對,魯元公主很樂意,張嫣認可了,至於惠帝的感受已經不是很重要的了。 就這樣,前192年,張嫣在問名、納彩等壹系列麻煩手續後,通過大婚禮正式嫁給了漢惠帝,年僅10歲,長相嬌美,出身高貴的她猶如嬌花含苞,壹進皇宮就被封為皇後,受盡了榮華富貴。不過,漢惠帝和張嫣兩人只是名義上結了婚,表面上因為張嫣還太小,不適合行房,還在“待年”,背地裏,當然也是漢惠帝希望這門有違倫理的親近之事盡量延期才好,這場年齡、關系都不相配的婚姻讓他難以從實際意義上接受。 惠帝是壹個飽受呂後精神刺激的皇帝,對政事了無興趣,而舅甥之間的婚姻關系更讓他別扭,他整日與宮女和男寵私混飲酒,不願褻瀆他的小外甥女兒。婚後三年,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下,惠帝便抑郁而終。12歲的張嫣就當上了有名無實的皇太後,在呂後的專權下,她沒有任何權力,只是孤獨地活著。就張嫣來說,年幼時候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妥,可能只是在稱呼上變了,令她不習慣。當她長成,懂得男女之愛的時候,身邊已經再沒有了惠帝。 不過,呂後看到惠帝不願意臨幸張嫣,而今惠帝去世了,更沒有了機會。考慮到身為皇後的外孫女如果沒有子嗣將來在後宮站不穩腳跟,於是對外宣稱惠帝生前曾經招幸過張嫣,設計讓她假裝懷孕,十月之後將後宮壹位美人剛剛生下不久的孩子偷偷抱來謊稱張嫣所生,背地裏賜死那位美人,立這個抱來的孩子為太子。呂後以為自己所做的壹切天絲無縫,殊不知大家都知道是怎麽回事,只是不願意當面揭穿罷了,後人修史還是還原了事件的本來面目。 不久,呂後歸西,在周勃等壹班大臣的籌謀畫策下,呂姓之禍等到平息,漢文帝即位,封薄姬為皇太後,這樣張嫣失去了皇太後之位,她也是史上第壹位在世時被廢黜太後之位的。公元前163年,她默默地死去,年僅三十六歲,雖然她曾經大婚,且有“子嗣”,但自始至終還是處子之身,創造了中國古代後妃的先例。死後,她沒有葬禮,沒有墓誌碑文,連封號也沒有,只是被習慣性地成為孝惠皇後,就連她的墳墓也是簡陋而粗鄙的。 處子之身的張嫣得到了後世人的極大同情與關註,魏晉時期關中人有奉祀孝惠皇後為蠶神者,也有將她奉作花神,立起廟宇。很多野史在描述張嫣的外貌時眾口壹詞稱之為“艷麗”!晉人之《孝惠皇後外傳》是這樣具體形容這位“容與德皆極美而幽廢者”的:“皇後蛾眉鳳眼,蝤領蟬鬢,兩頤豐腴,耳白如面,其溫淑之氣溢於言表,似長公主,而面格長圓,似宣平侯,或但遙見其肩背,即已嘆為絕代佳人……張皇後之美,端重者遜其淑麗,妍媚者讓其莊嚴,明艷者無其窈窕,雖古莊姜、西子,恐僅各有其壹體耳。……全體豐艷,其肌膚如凝脂,如美玉,後身不禦薌澤,而滿體芬馥如芝蘭。”幾乎將世間最美好的詞匯都用在了她的身上。古時的群眾靈巧地抓住了她“已婚”和“處女”的兩個特點,為其出身高貴而艷羨,同時為其不幸命運而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