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詩《兩相思》
《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壹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陽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譯文:
把眼望得都幹澀了,但只見山遙水遠,身邊人來人往,可曾見到幾多知心人?
壺中已空,怕難再斟出壹杯酒,提筆對箋,卻難和出半首離別詩。
路途遙遙,西出陽關的人已經和愛妻離別很很久了,想給心上人報壹聲平安,卻沒有傳書的鴻雁,書信也遲遲寄不出去。
長夜裏獨守孤燈是多麽的寂寥?我作為夫君和父親既思念妻子又思念兒女。妳看,壹位丈夫思念妻子和兒子,壹雙枯眼癡癡地望著遠方,酒壺中的酒已喝幹,也不敢去增添,只怕越喝心裏更苦悶。思念之情太濃厚,連壹首和韻的詩都不知該如何下筆。全詩表達的感情十分真摯,讓人仿佛能體會到身為丈夫的男子在長夜漫漫中,伴壹盞孤燈滿心思想妻子的場景。
如果說此詩寫的感情至深還是反著讀,即為《思夫詩》,以妻子為中心,寫出了相隔兩地的妻子在家裏等待丈夫歸家的心情,寂寞長夜難耐只有思念之情能夠將其挨過。由於丈夫久久不歸,妻子寫的信也不知道有沒有收到,這麽遠的路途之間會不會出事。面對此情此景,妻子手中的筆卻不願再動,只好喝酒在表達自己的愁緒。
《思夫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陽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壹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往來,水隔山遙望眼枯。
反著讀則是:
兒女思念父親啊我思念夫君,長夜寂寥我在家中獨守孤燈。
遲回的鴻雁也沒帶回妳的音信,我們已經分別的太久了,感覺就像我們是分隔在陰陽兩途。
想和壹首思念的詩卻無從下筆,拿起杯子想斟壹杯酒又怕酒壺空了。
知心的人兒啊妳幾時歸來,山高水遠我只能把淚眼望穿。
這是妻兒對丈夫和父親的相思和期盼。
在中國的詩壇歷史上,回文詩不少,蘇軾、蘇小妹都有佳作。這種體裁的回文詩分為通體回文、單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等。李禺的這篇把“思夫”與“思妻”合二為壹,變成“兩相思”是為通體回文的佳作。整篇詩從最後壹個字反過來按順序讀至開頭壹個字,即變成另壹篇新詩。
李禺在中國詩壇的歷史上並無多大名氣,但這首《兩相思》,足見其內心的細膩。只有真正的深情感觸才能寫出這樣情深的詩篇。
雖然我們不太清楚李禺在寫詩的狀況和背景,但能夠如此情真意切,必然是經歷了壹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愛情。這段愛情,在男女主角的心中永恒不滅,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無法隔斷這份相思。千年之後的我們,在這首偉大的作品,無言以對,只能祝福他們在天為比翼鳥,在地為連理枝。
今日疫情:
5月1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7例,其中6例為本土病例(均在吉林),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本土病例(在吉林)。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55人。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64例(含重癥病例3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69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628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5月12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0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818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3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2926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37901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317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癥狀感染者8例(境外輸入1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8例(境外輸入2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750例(境外輸入37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532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047例(出院991例,死亡4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5例(出院42例),臺灣地區440例(出院372例,死亡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