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做社區?
我不算喜歡湊熱鬧的人,在網絡世界同樣如此。所以,我沒什麽固定的窩子,從前鋪天蓋地的BBS,現在蓋地鋪天的SNS社區,都沒有抓住我。我也知道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的道理,當然也希望有個喜歡的圈子可以呆著,即便不發言,四處逛逛也好啊。可惜到現在還沒發現這樣的地方。海內算是我呆得時間最長的社區,但是除了發布IT文章及其隨後的討論,我很難再為這個社區貢獻更多的點擊率;至於5G,因為發的文章也沒太多人關註和回應,也就沒有太多登陸動力。那麽,社區到底是什麽東西?
不管是BBS還是sns,不管它們的區別是話題為中心還是人為中心,本質上都是聚合人的工具。從用戶的角度看,人聚合在壹起,就熱鬧,就有溝通交流插科打諢的可能性;從運營者的角度看,人聚合在壹起就會帶來流量、點擊率、行為,以及隨後的數據分析、廣告投放、商業模式。所以,目標用戶和運營者預期相吻合,就會更好玩些。反之,就完蛋。但是天生有壹些不喜歡紮堆的用戶,他們會把精力和時間用在其他方面,而不去社區廝混。是不是這群人就註定成為社區運營者的雞肋?
我認為,是否喜歡紮堆不應該成為壹個判斷標準。靠譜的做法是,運營者先搞清楚自己要做什麽。如果想通過聚合目標人群實現商業價值,是不是只有sns壹種手段?如果有更適合目標人群的工具或者平臺,是不是可以對之前的社區規劃進行壹些調整?兩個“如果”背後的潛臺詞是:首先搞清楚自己要通過什麽方式盈利;其次弄明白承載這種盈利方式的目標用戶群的需求和期望值是什麽(靠,又繞到這個終極問題上面了,壹點新意都沒有)。之後,再來談實現的手段,比如說是否采用sns架構。以5G為例,作為目標用戶群的IT人士,他們很喜歡紮堆嗎?在互聯網行業找工作和找人才通過這種社區結構是否不夠直接?我不知道洪波劉韌是否這樣考慮過,但願UCH的低成本和先進性不是搭建5G社區的最主要因素。
反過來,如果運營者切入的行業本身就需要不斷溝通、交流,預期的目標用戶群也正好喜歡這壹口,那麽,sns再適合不過啦。這也正是我看壹些行業實施垂直sns構架的原因。比如,以媒體行業作為切入的花名冊就在積極實踐,雖然目前有點玩票性質,但是低成本的試驗必將物超所值。
除此之外,sns社區的價值何在?我堅持社區的工具論,即社區可以作為傳統網站的用戶出口,壹來增加網站粘度,二來提升用戶的認同感,三可以作為精準營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