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阻和熱電偶的區別和作用是什麽?
它們作為溫度檢測元件,表面看似都是測量溫度的,但是它們區別還是挺大的。
首先是它們的測溫原理,熱電偶是基於熱電效應工作的,熱電阻利用導體本身的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性質工作。由於根據它們測溫原理的差異,熱電阻輸出信號是熱電阻信號,而熱電偶輸出的是毫伏信號且要區別極性。其次就是接線連接,熱電偶采用兩線制,熱電阻采用三線制。熱電偶采用兩線制在實際應用中還需專門的補償導線,用補償導線的目的進行冷端溫度補償。而熱電阻在應用過程中連線電阻會變化可能會跟熱電阻值變化產生疊加,導致熱電阻的測量誤差,因此應該采用三線制接法消除連線電阻的影響。
上述該只提到它們的測溫原理和接線連接方式,還有它們的實際使用環境。熱電偶通常用在高溫環境,而熱電阻壹般用在低溫環境,因此明顯的得知熱電阻的測溫寬度相比熱電偶是要小的。根據熱電偶的測溫原理理論上講只要是兩種導體都可以做成熱電偶,但由於實際測溫的對測量精度和使用等壹系列要求,因此對熱電偶的熱電極材料也就有要求了。對於熱電阻而言也是差不多的,雖然多數金屬導體的電阻也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但是並不能都做熱電阻的材料。
根據上述提到,目前想找到完全符合熱電偶和熱電阻測溫條件要求的材料很困難。根據已知的,熱電偶國際化標準有八種型號熱電偶(K型E型S型R型等),而熱電阻有兩種材料的,分別是鉑熱電阻和銅熱電阻。
列舉些熱電阻和熱電偶傳感器的測溫範圍及100℃的熱電勢和熱電阻值。
熱電偶
鉑銠10-鉑(S型)(0-1300℃),T=100℃,E(100,0)=0.646mV。
鉑銠13-鉑(R型)(0-1300℃),T=100℃,E(100,0)=0.647mV。
鎳鉻-鎳矽(K型)(0-1200℃)T=100℃ E(100,0)=4.096mV。
鎳鉻-康銅(E型)(-200-760℃),T=100℃,E(100,0)=6.319mV
熱電阻
鉑熱電阻(pt100)(-200-850℃),T=100℃,R=138.50Ω
銅熱電阻,(Cu 50)(-50-150℃),T=100℃,R=71.4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