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十二生肖水龍頭

十二生肖水龍頭

水龍頭在現代是最為常見的,可以說只要用水都離不開水龍頭。

只是水龍頭這壹個名稱可不得了,居然是和傳說,還有成語以及 歷史 事件有關,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根據考古的發現,元代的水龍頭居然和現代神似。到底是怎麽壹回事?且聽娓娓道來。

根據傳說,龍是壹個好淫之物,它啊風流,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妥妥的渣男壹枚,可怎架得住龍是高富帥,人家有渣的資本。說句不好聽的,龍不想來,可怎奈都有主動投懷送抱的。

什麽牛啊,馬啊,人家說馬殺雞都牛逼了,它倒好,還來個龍殺雞,發現那雞挺慘的。

遇到牛的就是麒麟,馬就是龍馬。雞嘛就是蛟。可以說是沒有什麽是龍不行的。豬還好壹點,畢竟古代有豬龍的說法,豬也可以借代為龍。

至於人嘛,漢高祖劉邦不就是說老娘在河邊,然後壹條龍伏在身上,就有了劉邦,所以稱之為赤帝子了。

這不,龍和魚激情下生出了螭首,據說螭首的相貌是最像龍的,可是身子不像啊!

螭首就是因為極度的不自信,想想也是啊,龍頭魚身的,這能自信嗎?所以它經常是到岸上,見壹個人就問:“我是不是龍?”

要是回答它是龍!它就很高興!可壹旦回答不是!不像龍!

那麽螭就十分地生氣了!它會不斷地吐水!還真是壹個噴子!我噴!我噴噴!那水就是不要錢似的,嘩嘩而來!

故網絡上的那些噴子確實應該拜壹下螭才對!或許巴薩剛剛辭職的主席巴托梅烏雇用水軍,噴子來黑梅西和皮克等,就是他沒拜到噴子的始祖螭,所以暴露了不說,還受到了警方的調查。

正是螭太會吐水了,所以古代建築中不少就是用螭首來裝飾,來排水。

現在叫做消防隊,可是在古代卻叫做水龍局,失火了,叫做“走水”,得讓水龍隊請出水龍車,從而用人來壓,讓水龍車上的水龍頭噴水出來!射程可達到20到30米。

壹般來說,要用四個人來操作。

水龍車有壹個桶,桶內有水,有人工水泵,兩人在壓抽水,兩人在持著水管朝火處噴水。

挑水夫就近取來的水不斷地倒入桶裏,兩人不斷地上下推拉,以保證水不斷地噴射。

當然要是水龍車大的話,那麽上下推拉的人則會增加到四個。再有兩個持水管噴水的就有六人協作了。

廣西大安消防所目前是我國保存最古老的壹個消防所,要是想看古代,尤其是清代的救火還是在大安可以看到,就連央視也曾播出過。

壹般來說,北方的水龍車要比南方的精致,而且容水量要大,因為北方少水,自是需要儲存水多。

南方水多,可以就近取水,相對來說,挑水夫因為水源的遠近,南方比北方需要的挑水夫要少。

正是從水龍車的水龍頭裏噴水出來,到了後來乾隆時期,乾隆皇帝在圓明園東邊造壹座豪華的西洋花園,乾隆皇帝對西方的噴泉大生好奇,打算在宮中建造個噴泉,但又不願意根據西方的噴泉依葫蘆畫瓢。

於是歐洲畫家郎世寧設計出中西合璧的十二生肖青銅獸首,放置於花園中央,每隔兩小時依次輪流噴水,這就是中國水龍頭的雛形。

十二生肖青銅獸首像流落海外,這又是國恥!晚清的壹段恥辱史。

後來凡有出水口的地方都刻有龍頭,也就是螭首,也是參照傳說中螭噴水的典故,雕刻上了螭就顯得氣勢十足!

最初,在漢朝時,漢武帝就是把螭的模樣弄在宮殿上,這是起到了看護房屋建築橫脊;它喜歡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間被視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

直到了乾隆時就把排水口全都雕刻成了龍頭的形狀,也稱之為螭首。

到了下雨天的時候,千龍吐水,這場面是十分壯觀的!

後來的水龍局所用的水龍車上的水龍頭的名字流傳開來,也與宮中的相符合。

人們就把出水口稱之為水龍頭了。所以中國初期的水龍頭就是壹根長長的竿子,再配上壹個頭,這就有如龍的形像的簡化壹致,稱之為水龍頭亦屬正常。

以前的螭首大多是雕刻在器皿之上,要是西周時人,喊聲:“走!用螭首來喝酒!”

可別傻眼!這是真的叫妳喝酒!

因為在晚商和周代就有螭首盉盛水調和酒味之器,用水摻酒調和酒味的濃度。

因此,貴族們只要是喜愛喝酒的,都會在墓裏放有喝水器皿陪葬。螭首盉就是這樣出土的,從殷墟,周代墓,戰國時的墓都有出土。

上圖的螭首盉,看看像什麽?對!就是像壹個茶壺!茶壺的老祖宗就是螭首盉。

所以壹個有文化的酒鬼往往是對於喝茶的勸說,不要再喝酒了!然後他大聲疾呼:“妳可知道酒壺可是茶壺的老祖宗!要沒有酒壺的誕生,何來茶壺的出現?”

歷史 就是這樣,茶壺就是螭首盉的後代,脫胎於此,要是沒有這種調和酒的器皿出現,也就沒有了後來的茶壺。

至於考古發現出了元代的水龍頭就令得說土耳其是水龍頭源頭地的就很尷尬了,據說世界上最初的水龍頭出於土耳其,可是元代的水龍頭或許就能打破這壹切。

廣州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銅壺滴漏就可以看出與現代的水龍頭很是神似,詳見下面的圖:

只不過人家是有龍頭,而現代的水龍頭自然是少雕龍頭的。

要是最後支撐部分中間細壹點就和現代的形狀差不多。

這是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時所鑄造的。

在16世紀,也就是這個元代銅壺滴漏水龍頭的兩百年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供水泉墻上鑲嵌著壹種獸頭狀由石頭制成的流水嘴。這被稱之為世界上最早的水龍頭。

可要是元代出現的話,那麽就比土耳其的要早並且更先進。

人們大多稱為水龍頭是在明清,始於水龍局的水龍車,或者是乾隆時的建築排水口“水龍頭”,其實這壹切都錯了!水龍頭的名稱要早壹千多年!

葉公好龍這壹個成語,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吧?其實水龍頭這個詞就是源自於葉公!

葉公,羋姓,沈尹氏,名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國軍事家、政治家,大夫沈尹戌之子。

曾平定白公之亂,擔任楚國宰相,封地在葉邑(今河南葉縣南舊城),史稱葉公。

葉公組織葉邑百姓興修了東、西兩陂大型水利工程,東陂防洪、西陂蓄水。他把水利施工圖畫在自家墻壁上、梁柱上、衣服上,在每個水渠的出水口都畫上龍,並稱之為“水龍頭”,以求風調雨順。

正是他到處都畫上了龍,於是人們都說葉公好龍。

於是也有人對葉公說:”妳畫的龍不像啊!沒有雲!“

葉公回答:”我畫龍是為引水,幹旱沒水的時候,只要讓龍開嘴吐水就行,要是內澇水多了,就讓龍閉上嘴,不要再吐水了!這樣就可以灌溉農田和莊稼了。“

葉公這位生於公元前550年左右的人,要是他知道兩千年後的水龍頭可以辦到,他的願望就可以實現了!而他在這時也創出了壹個新詞——水龍頭!這也是水龍頭的由來。

韓國宰相在《申子》中編造了壹則寓言:”葉公愛龍如癡,家裏墻上畫龍、衣上繡龍、柱子刻龍。壹天,真龍從天而降來到葉公家,葉公嚇得轉身狂跑。“

到了漢朝,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在其所編的《新序·雜事》中,寫下了“葉公見龍而走”的段子,成為後世“葉公好龍”之說的來源。

葉公好龍這壹個成語也就流傳開來了。

葉公也就成了葉姓的始祖,而他所創造的“水龍頭”這個詞也就在後代沿用下來了,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