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何斌的人物生平

何斌的人物生平

何斌,生年不詳,早年曾泛舟海上,又有壹說曾在日本經商。明朝天啟年間,隨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到臺灣。明朝崇禎元年(1628年),鄭芝龍歸降明朝,何斌遷往福建任明防海遊擊,後積功至都督。

何斌與好友楊天生、陳衷紀、李英等在去福建的途中遭遇海盜李魁奇的襲擊,同行者都戰死了,只有何斌與李英得以逃脫,因此只好返回臺灣。當時,荷蘭人已經占據了赤嵌(在今臺南市),何斌於是改信荷蘭人所信之教,學習荷蘭語,荷蘭人遂任何斌為通事。 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成功禁止大陸沿海港口及外國商船與臺灣荷人通商,荷蘭總督揆壹因商船不至,貨物缺乏,物價高漲,形勢日窘,於是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派遣何斌前往廈門與鄭成功商談通商之事。荷蘭人答應每年給鄭成功納餉銀5000兩,箭支10萬枝,硫磺千擔,以作為允許臺灣通商的條件。 鄭成功正積極準備向江南進軍,所以暫時答應了荷蘭人的請求。

公事完畢後,鄭成功招待也是南安人的何斌吃飯,順便了解臺灣的情形。何斌本是鄭芝龍的舊部,他對荷蘭殖民者任意欺負、屠殺臺灣同胞的種種罪行早就痛恨在心。這壹次有機會回到廈門,見到鄭成功,除了表面上按照荷蘭人的要求,就解除封鎖、恢復通商的條件進行商談外,當然願意將臺灣島內各方面的情況告訴鄭成功。所以,他將臺灣各方面情況,特別是荷蘭人在臺的兵力部署情況詳細地告訴了鄭成功,力勸鄭成功出兵收復臺灣。何斌回臺灣後,繼續為荷蘭人作通事,同時暗地裏用心觀察、探查地形。壹年多後因突發壹事迫使何斌立即行動,投奔鄭成功。

順治十四年(1657年)當鄭成功禁止中國帆船駛往臺灣時,何斌曾奉荷蘭長官和評議會之命來到廈門,向鄭成功訊問禁航原因。鄭成功回答道:“想要在臺征收關稅。”同年八月,何斌回臺報告後,荷蘭長官揆壹讓他再次赴廈門轉達:“關稅如不涉及荷蘭東印度公司,或不至損害本公司利益,對鄭成功自向中國人課稅並無異議。”鄭成功對此表示滿意,雙方貿易重新開放。 順治十六年(1659年),何斌被控告勾結鄭氏集團,私自征稅,被剝奪壹切職務,並處以苛重的罰款。他負債累累,難以存身,逃至廈門投向鄭成功,建議鄭成功收復臺灣。據說,何斌逃離臺灣之前曾經暗中派人測量了進入大員灣的鹿耳門水道,到達廈門以後向鄭成功獻上了壹份秘密地圖,標明船艦如何航行才能繞過荷蘭炮臺在鹿耳門登陸。何斌自告奮勇充當向導,無疑對鄭成功率兵復臺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300多年前,大員灣入口處有南北兩條航道:南航道(俗稱大港)港闊水深,大船可以自由出入,但卻完全處在荷蘭熱蘭遮城堡密集炮火的控制之下。北航道(俗稱鹿耳門)夙有天險之稱,港門狹窄,沙石淤淺,航路迂回,壹向只能通行小舟,荷蘭人沒有設防。可是,經過溪流和潮汐的長時間沖刷,港內逐漸形成了壹條可以航行大船的港道。這壹點首先為當地漁民所發現,何斌又進壹步測繪成圖,鄭成功攻臺的船隊就是依據這壹份航圖,並由何斌和澎湖漁民領航入港的。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何斌即決定投奔鄭成功。由於荷蘭人當時對他監視極嚴,於是他設計逃走。在元旦那天晚上,他大張花燈、煙火、竹馬戲、彩笙歌妓,窮極奇巧,請荷蘭總督與山族酋長們赴宴歡飲。何斌秘密地安排了壹只雙帆並艍船,停泊在附近。到了半夜潮將落之時,何斌假裝不勝酒力,做出腹部絞痛難忍的樣子,要出去方便。然後,由院子後門下船,飛駛到廈門,叩見鄭成功。

鄭成功問他的來意,何斌回答說:“臺灣沃野千裏,是稱王稱霸的好地方,如果能得到此地,可以占據此地;派人在此地耕種,可以有足夠的糧食。向北到雞籠、淡水,都有硝磺可用。且有大海隔絕,可以通向四海之外的國家,與他們相互通商,桅舵、銅鐵非常多。將沿海諸地的人們遷移過去,十年生聚,十年教養,那麽就可以富國強兵,到那時候進可攻、退可守,就可以與他國抗衡了。” 並從袖中拿出壹張有關臺灣道和荷蘭兵力分布、炮臺設置的地圖交給鄭成功,作為軍事上決策的依據。

鄭成功聞其言,看其圖,心中大喜。適逢鄭成功進攻南京失敗,勢蹙力孤,急需尋找下壹步之路。何斌力勸攻臺之事,以及所獻之圖使鄭成功攻臺決心已定,盡管在與諸將領商談攻臺壹事時有人極力反對,但他絲毫不為所動。 順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鄭成功率大軍進攻臺灣,何斌作為攻臺向導隨征。同年四月,鄭成功大軍在何斌及當地人民的幫助下順利登上臺灣島。荷方派出官員與鄭成功進行談判,何斌作為翻譯參與談判,並在以後與荷蘭的交涉中,他壹直擔任翻譯。經過毫不妥協、堅持不懈的近壹年的戰爭,臺灣終於被鄭成功全部收復。臺灣平定後,何斌又隨鄭成功巡撫諸“番社”,穩定臺灣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