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目的和影響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目的和影響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目的:爭奪土地、人口及霸權。

春秋爭霸戰爭的影響:

1、加速了奴隸制的瓦解,促進了新的經濟,社會制度的產生。

2、初步實現了局部統壹,加速了各區域的民族融合,為全國統壹奠定了基礎。

3、爭霸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春秋爭霸簡介:春秋爭霸(前770年—前476年)發生在奴隸社會瓦解時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時,壹些諸侯國強大起來。為了奪取更多的土地、財產和人口,爭當左右天下、支配別國的霸主,幾個大的諸侯之間,展開了長期的爭霸戰爭。

在爭霸過程中,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做過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

擴展資料

春秋五霸,壹般是指春秋時期參與爭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春秋五霸”並不是勢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例如:

1、整個春秋時期基本都是姬姓晉國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晉國在整個春秋歷史上維持了百年之久的霸業(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這段時間晉國基本享有領導諸侯之權。

在晉文公稱霸之後還經歷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最後晉悼公復霸中原。尤其是晉文公玄孫晉悼公政治韜略過於出眾,才能、成就、品行都首屈壹指,算是晉國霸業的最高巔峰。

2、鄭、宋、秦、吳、越構建的區域霸權其規模、影響、成就難以與齊桓、晉文、晉悼、楚莊相提並論。

3、完成諸侯會盟這壹重大稱霸標誌的有: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楚莊王、晉悼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多個諸侯,遠遠超過五霸的名額。其中僅晉國就稱霸百年,會盟多次,幾乎獨占五霸名額;而夫差最終還被勾踐滅國。

百度百科-春秋五霸

百度百科-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