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播為什麽老出錯
人名、專業名詞易口誤
念的時候稍微放慢速度
這個視頻中,外國人名、地名難住了好幾位名嘴。對於這壹點,南京的新聞主播們也深有感觸。江蘇城市頻道主持人政謙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人名、地名和專業名詞是最易口誤的,不過壹般情況下,他們都會提前拿到稿件,然後開始準備,“把拗口的名字多念上幾遍,順嘴了,就可以了。也可以念的時候稍微放慢速度。”
怎麽才能讓嘴皮子更順溜,避免這些口誤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副教授朱潔告訴記者,壹般壹學期老師會給學生200個左右的繞口令,學生根據自身的發音問題選擇幾十個來做重點練習,“打好基礎後,熟能生巧,要通過多次練習來反復積累。”
提詞器常出小“故障”
手上常備小紙條
據了解,主播們在播報新聞的時候,前方都有壹個提詞器。有網友猜測,央視主播們出現口誤,有部分原因就是提詞器出現了故障。
政謙告訴記者,他們臺裏的提詞器也經常會出些“小故障”。“機器偶爾會出現卡殼或死機,突然壹行字飛快地跳過去了,或者突然走得很慢,基本上每個主播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政謙說,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們手指會夾些“小紙條”,如果出現這種問題,立馬看壹下“小紙條”,就能及時調整過來。
導播切換出問題
壹般都通過耳麥溝通
央視直播失誤集錦視頻中,出現了不少主播無話可說的狀態。“壹般情況下,主播都戴著壹個耳麥,導播要切換鏡頭的時候,會提前告訴主播。”政謙說,所以導播切換之後主持人無話可說的情況壹般很少出現。如果出現了,有可能是主播本應該念稿子,但稿子來得太急或比較長,想多看兩眼,就導致這個過程被切到鏡頭上。還有壹種可能就是,導播沒有和主播溝通清楚,或編排、切換節奏沒把握好。
政謙告訴記者,演播室內是能夠看到監視器的,電視上播出的畫面他們能看到,如發現畫面上在播自己,會及時做出應變,避免冷場。
網友熱議
央視主播壹個失誤扣200元?
微博上對於央視主播失誤要扣錢的說法也討論熱烈,有網友甚至將這段歡樂的失誤視頻稱為“央視主持人扣錢集合”。有網友稱,央視主播出現壹個失誤,要扣200元。那麽,南京的主播出現失誤是否也扣錢呢?
政謙告訴記者,他們播報的壹般是民生新聞,都是口語化的語句,出現失誤的概率相對較小。“我壹個月最多出現五六次小失誤,而且也都是壹兩個音讀錯了,很快能圓過去。”政謙說,壹兩個音的小問題,壹般是不會扣錢的,只有當天不在狀態,屢次出現失誤才會扣錢,壹般會扣兩三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