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應州的樂觀精神
魏應州於2009年大手筆買下臺北101大樓、九戶帝寶豪宅、還有壹架私人飛機,依然成為臺商返鄉浪潮中最大的壹尾鮭魚。他賺錢的速度更是無人能及,康師傅壹年賣出壹百億包泡面,排起來可以繞地球37圈。投資人更看好康師傅在中國市場的爆發力,香港股價漲到18港元的歷史高價,市值達到新臺幣4.299億元(以2009年11月24日收盤價計算),可以擠上臺灣上市企業市值排名八名內,超越中鋼及臺塑四寶中的臺塑及臺化,領先競爭對手統壹企業的1.547億元有2.8倍之多。
康師傅控股公司董事長魏應州不久前開心娶媳,為小兒子魏宏丞與臺灣駐新西蘭代表蔡爾晃小女兒蔡瑩臻舉辦感恩雞尾酒會和“美夢丞臻”婚宴,邀請逾1,600位貴賓參與同慶。過去魏應州娶兒媳婦,壹次在臺北圓山,壹次在夏威夷宴客,不過此次適逢頂新集團入主臺北金融大樓(臺北101),集團聲勢拉到最高點,斥資新臺幣數千萬元的世紀婚禮也備受各界關註。魏應州把此次婚宴主軸定調為“祝福、圓滿、感恩”,代表給予新人最大的“祝福”,祝賀這段天賜良緣,期待婚宴及新人婚姻幸福“圓滿”,最後“感恩”壹路走來大力協助集團事業發展的員工、企業及友親友。除廣邀來自臺灣及日本親朋好友外,還特地邀請了240位康師傅控股表現優秀的主管夫妻來臺見證這場世紀婚禮。回顧30年前,當時25歲的魏應州,每天騎著壹輛破機車在彰化永靖街頭來回奔波,他的王國只有壹家父親留下的舊制油工廠。常常四處借錢周轉,最慘的時候甚至連貨款都付不出來,工廠慘遭法院查封,他幾乎連最後的領土都保不住!魏應州在臺灣靠椰子油翻身後,帶著借來的1億元赴中國大陸投資。歷經3次瀕臨倒閉危機,17年內,他成為年產100億包泡面的食品大王,靠著大膽的冒險、軍事化的極權領導,終於在55歲登上人生巔峰。魏應州經多2次失敗關頭,終於柳暗花明,他的壹生宛如壹個驚異、跌蕩、躍起,頻頻令意外的離奇故事!
1980年代末期,魏氏兄弟們先在北京設廠幹起老本行油脂生意,結果南方機器到了北方,冬天完全無法運轉,第壹樁生意沒成氣候。不服輸的老大魏應州咬牙說:“我在哪裏摔跤,就要從哪裏爬起來”。後來“康師傅”方便面在大陸市場上的成功,終於讓魏家兄弟首度在異地嘗到了名利雙收的滋味。
1992年,魏應州來到中國大陸的首站橋頭堡,在天津臨海不遠的塘沽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就是魏應州至今每天指揮康師傅王國運作的大本營。魏應州身高約160公分,身材粗壯,態度親切,看起來像隔壁鄰居的叔叔。但在競爭對手、員工眼中,他卻有截然不同的面貌。他手下的敗將躺滿中國大陸,競爭對手聽到他的名字無不心驚膽戰,他是戰無不勝的新霸王。在康師傅企業王國內部,他以極權軍事風格領導五萬大軍沖殺中國大陸市場,手下大將陣亡的比生存的多。曾經與他***事過的戰將指出,不論從膽識、帶兵打仗的霸氣、緊握權力的執著,他都有著帝王般的氣勢!在總部有數百位臺籍及陸籍幹部,他們都戒慎恐懼,奉命唯謹的追隨著“大董”——魏應州,每天早上七點就上班,晚上有時到十二點還沒離開辦公室,臺幹沒人敢比大董早下班,他的狠勁讓員工24小時處在戰鬥狀態,戰戰兢兢,不敢稍有懈怠,工作氣氛嚴肅、緊張而充滿挑戰性。
到大陸的前三年做清香油、蛋卷已虧了壹億多元,1992年回臺灣四處籌錢、員工認股投資,才勉強設立這座天津廠,開了第壹條泡面生產線。因為這是魏氏家族最後壹搏的機會,所以魏應州才會采取如此鐵血風格,否則失敗就負債累累,無臉見家鄉的投資人,因而,他必須對自己、對員工殘忍,也造就他嚴厲的管理風格。
魏應州計劃要做泡面的當時,統壹的泡面已經打進北京市場,全中國已有四、五十家泡面工廠。泡面量產成功後,1992年8月21日,魏應州在天津惟壹的壹家高檔酒店召開經銷商訂貨大會,經試吃後經銷商個個贊不絕口,但是經銷商回去了,卻沒有任何訂單回來。魏應州慌了,簡直度日如年,這可是魏氏家族最後的籌碼都壓在泡面工廠,如果失敗,後果實在不敢想像,所幸兩個月後,訂單如雪片般飛來,魏應州才松了壹口氣。泡面大陸稱為“方便面”,之所以取名“康師傅”,取其意為壹方面食品有益於健康,另壹方面,北京人當時逢人互稱“師傅”,令人感到敬重又親切。
從此康師傅泡面受到瘋狂的歡迎,當時天津第壹條生產線壹個月只能生十幾萬包泡面,供應天津及附近市場都不夠,但是有壹位廈門的經銷商專程飛到天津住了壹個月,每天跑到總部要訂泡面“當時只要拿到提貨單,走出大門就有人搶著用現金高價收購。”真是不可思議!
當時的產能光供應天津地區的需求都不夠,但魏應州堅持只能留20%的產品在天津地區販售,其余80%壹定要運送到全國鋪貨,以便打開全國的知名度。魏應州做事向來仔細認真,要求產品壹定是最好的;了保證產品質量,連續兩年內,他每天早餐都吃自己生產的“康師傅”方便面,要求每天壹大早將所有生產線上的樣品都送到他的辦公桌上,然後細細抽樣品嘗,如不合格立即要求停產改進。
康師傅在中國大陸各省市大中級城市有十幾個生產基地,建立了近百條生產線和創辦了幾十家子公司。康師傅方便面已占中國大陸普通方便面年產量的30%以上,高檔方便面約50%,這是臺灣現有方便面生產數的十多倍。也超過了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的年量,成為世界第壹大方便面生產企業。
魏家兄弟從小跟隨其父創業,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性,而且開創精神很強。老大魏應州擅長生產管理,企圖心強、決策果斷,個性沈穩,不喜出風頭,也由於魏應州這些年在頂新集團的領導表現,為大陸網友票選出知名的臺商企業家。老二魏應交精於采購與成本控制;老三魏應充行事低調以人事、財務管理見長;老四魏應行則開創力十足,業務能力佳,其實最早到大陸發展制油廠、方便面的人正是魏應行,他帶著壹筆錢率先打出天下後,再由哥哥們接手管理,進壹步擴大經營規模。轟動壹時的入主臺灣味全公司壹案,壹開始也是由魏應行負責接洽,可見其業務能力與開創力十足。有了開創先鋒,再來則需要穩固的經營管理,因此由魏應州負責統籌、魏應交經營市場行銷、魏應充掌握財務管理的相互配合下,建構整個頂新國際集團的版圖。
兄弟各司其職合作無間。魏家四兄弟在臺進行協商後,決定由魏家老大,也是現任頂益控股公司董事長魏應州,出任頂新國際集團總裁壹職,成為集團內的最高決策者;魏應交負責兩岸流通事業;魏應充與魏應行仍留在味全公司。
魏家四兄弟秉持“家和萬事興”的古訓,齊心創業,才是頂新打下壹片天的最大因素。壹直到今天,魏家兄弟還是遵守不準老婆插手管事的約定,甚至連女兒日後也不得接手公司事務。以壹碗泡面攻下大陸內銷市場,建構行銷網路的頂新集團,在集團總裁魏應州“要創造出壹個世界級的企業”豪語下,再創集團高峰,充分展現其客家的“硬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