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遠是常氏相聲第四代傳人,他為什麽不說相聲反而演喜劇呢?
因為相聲行業日漸衰退。
常遠的祖父是常寶華,壹位著名的相聲演員。當常遠六歲的時候,常寶華就把他帶到了春晚的舞臺上。這對爺孫在壹起表演了相聲《麻花特開心》。初中畢業後,常遠考入北方曲藝學校,主修相聲研究。隨後師從師勝傑,正式成為相聲演員。因此,按照輩分來說,常遠和郭德綱是同輩人。這樣的家庭背景和經歷,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常遠會繼承常氏相聲,成為常氏相聲的第四代領軍人物。
可惜那些年相聲逐漸沒落,很多相聲演員被迫轉行。就在馮鞏開始表演小品的時候,常遠也選擇了另壹種方式。2009年,常遠在自制劇《對話趣談-爺孫對話》中出道。也正是因為沈騰的推薦,才讓常遠加入了開心麻花。當時常遠的表演主要靠相聲技巧,比如粵語快板唱法。正因為如此,人們才開始逐漸記住他。
第壹次關註常遠,是他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小品《大城小事》,壹米八的大個子卻要表演出娘的感覺,體現了他的喜劇天賦。但是,這是他第三次登上春晚的舞臺。他的表演能力很強,在大舞臺上不會怯場。能有這壹手,也和他從小學習相聲,多次在話劇中表演有關。多年的基本功,讓他具備了優秀演員的基本素質。之所以說他是壹個被低估的演員,是因為大眾對他的印象不僅僅是常寶華的孫子,更是曾經的影視形象。影視形象雖然能被別人記住,已經能體現壹個演員的價值,但也會成為演員的路子。雖然常遠從來沒有說過要改造自己,但是從他這些年演過的角色來看,他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表演風格。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