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人民日報海外版是怎麽評印度撤軍問題的?

人民日報海外版是怎麽評印度撤軍問題的?

8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布的壹條消息引起各方關註:28日下午2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壹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

越界事件由印方而起。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270余人攜帶武器,連同2臺推土機,在多卡拉山口越過錫金段邊界線100多米,進入中國境內阻撓中方的修路活動。印邊防部隊越界人數最多時達到400余人,連同2臺推土機和3頂帳篷,越界縱深達到180多米。印方行為引發局勢緊張。

歷經2個多月,越界事件終以印軍主動撤出中國領土而得以解決。這種“主動”背後,反映出幾點重要事實。

首先,印軍越界確是違反雙邊條約和國際法。1890年,中國和英國簽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了中國西藏地方和錫金之間的邊界。該條約規定,洞朗地區位於邊界線中國壹側,是無可爭議的中國領土。長期以來,中印兩國按1890年條約確定的邊界線實施管轄,對於邊界線的具體走向沒有異議。邊界壹經條約確定,即受國際法特別保護,不得侵犯。事實上,印方深知理虧,對越界事件保持相對低調,避免主動宣傳和報道。

其次,中國主權權益不容侵犯。越界事件背後反映出印度的政治和戰略企圖。印度以種種“借口”為其越界行為辯護,核心目標是在洞朗地區制造爭議,甚至幹擾中國與不丹之間的劃界談判。中國邊防部隊及時在現地采取緊急應對措施,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合法權益。中方通過外交渠道向印方傳遞清晰信息,劃設紅線,防止印方做出不切實際的誤判。中國外交部發布題為《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的文件,向國際社會揭示真相。顯然,中國保持戰略定力,以理服人,通過外交溝通維護國家利益,也促使印度最終放棄侵害中方主權權益的幻想。

第三,中印友好符合兩國利益。中印兩國互為重要鄰國,雙邊關系應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良性發展。兩國身為發展中大國和新興市場國家,有廣泛的***同利益,完全可以攜手發展。兩個國家之間難免出現各種問題,通過對話增加互信、通過溝通管控分歧,才是維護中印關系良好發展的正確路徑。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在此次越界事件過程中,個別國家和某些西方媒體不斷發出噪音,試圖攪動中印關系和地區穩定。未來這些勢力恐不會輕易罷手,仍會伺機生事。中印都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陷阱。

中國堅決捍衛主權權益,同時也重視發展同印度的睦鄰友好關系。中國重視對周邊關系,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政策。印方則應認清現實、顧全大局,與中國相向而行。

“印度第33軍大批部隊已向中印邊境集結”“印度軍方下令中印邊界對峙點印度壹側附近村莊搬離”,印度壹些不知名網站10日頻頻發出這樣危言聳聽的消息。 不過, 上述“小道消息” 先後被印度軍方否認了。

當天上午,中印雙方士兵在班公湖附近發生了對峙,雙方互相投擲石塊並有人受傷,隨後雙方士兵各自撤出了沖突地點。 印度今年8月15日迎來獨立70周年紀念日。據印媒報道,在連接中國西藏自治區亞東縣與印度錫金段的乃堆拉山口,中印兩國軍隊官兵當天並未如往年同日壹般在印度獨立日當天進行正式會面,但雙方人員仍然互換了糖果。

“今年,中國未向印度提供布拉馬普特拉河(水文)數據,” 就在中印洞朗對峙持續超過兩個月,多家印度媒體18日稱,印度外交部當天表示,中國今年沒有(與印度)***享任何與喜馬拉雅河流有關的水文數據。印度外交部稱,根據協議,中方曾承諾與印度分享水文資料,但今年並未***享相關數據。 印度報道稱,平松大使承認洞朗高地為“不丹的壹部分”,日本支持印度立場。日駐印使館對此予以否認。

印度聲稱修公路運部隊到中印邊界,外交部回應:聽這報道感覺印方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臉。中方在自己的領土上修公路,印方以所謂“安全關切”為借口,非法越界阻撓。現在印方這麽做,恰恰再次證明印方在中印邊界有關問題上壹直說壹套做壹套,自相矛盾,前後不壹。 當天,中國駐印度使館提醒在印度中國公民註意安全。

和平解決問題是最好的,不要因為戰爭傷害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