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鶩鴨的藥用功能
白鶩鴨是閩西名特產,迄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相傳古代為白鶩與地方鴨雜交,再經長期選育而成。中國家禽業協會認定,白鶩鴨是鴨類中的國粹,是迄今為止已被發現的我國唯壹具有藥用滋補和保健作用的鴨種。
清代《十藥神書》記載,白鶩鴨可治咯血、虛癆等病癥,是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食品,中醫和民間對該鴨均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祛痰開竅、寧心安神、開胃健脾功效,廣泛用於治療小兒麻疹、肝炎、無名低熱高燒和血痢,對癌癥患者具有緩解病痛,輔助治療作用。建國後被編入《中國家禽品種誌》。經測定,其肉質富含17種氨基酸和10多種微量元素,膽固醇特低,臨床實驗證明白鶩鴨還具有緩解癌癥患者病情,延長生命之奇特功效。2000年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名錄,成為國家78種畜禽資源保護品種之壹。2001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是迄今為止國內唯壹具有藥用滋補和保健作用的鴨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