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中國女排重新崛起的啟示
中國女排重新崛起的啟示
經歷了幾年徘徊的中國女排,在第二十六屆奧運會上不負眾望,終於東山再起,打出了
自己的氣勢,打出了信心,也打出了希望。
郎平,這位中國女排榮膺“五連冠”的功臣,響應祖國的召喚,放棄在國外比較優裕的
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回到祖國。她受命於危難之時,執教於中國女排。在十六個月的
艱苦磨練之中,她帶領女排姑娘們從亞錦賽冠軍到世錦賽第三名,再到本屆奧運會上勇
奪銀牌。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取得這樣大的進步,實在可喜可賀。取勝的原因,我們可以
列舉若幹條,最關鍵的是郎平帶領她的球員把老女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搏精神重新
弘揚起來,下力量培養運動員愛國敬業、為國爭光的誌向。從這支年輕的隊伍身上,我
們又看到昔日中國女排的精神風貌,體味到我國運動員為了祖國的榮譽,超越自我,奮
勇爭先的精神價值。
郎平說,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現在國家需要我做點事,我就應該全力以赴。只有這樣
,我才問心無愧!郎平的話鏗鏘有力,飽含著對祖國無限熱愛、無限忠誠的赤子之情。
郎平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崇高的信念——祖國高於壹切,實踐著她追求的人生
價值——奉獻!
由此,筆者想到毛澤東同誌的壹句名言:“人是要有壹點精神的”,壹個國家、壹個民
族也要有壹點精神。愛國主義就是這種精神的壹種具體體現。如果我們認識到這壹點,
並把這種認識自覺地轉化為壹股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能在各個崗位上做好自己的
那份工作,為祖國做出貢獻。這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的壹個重要內容。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見利忘義,把愛國丟得遠遠的。這種人可以忘掉自己是中國人,
忘記自己掌握的這點本事全是祖國培養出來的。有的人在國內名聲已經不小,待遇也不
算低,可是還要和外國比。跑出去,幹什麽?或者當教練,把祖國培養出來的本事全交
出去,或者代表給他(她)錢的壹方,同自己過去的戰友、祖國的親人對壘拼命。這種
場面,甭管是輸是贏,凡有愛國良知者,心裏總不是滋味。誠然,體育是國際性的,體
育技術和水平是人類的***同財富。但是在賽場上,卻是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鋒
與較量。哪壹個國家和地區不是斥巨資培養自己的運動員?從國家和地區來看,目前還
沒有專門把培養運動員作為商品生產手段的先例,有的僅僅是自己把自己當作商品而流
通的人。
如今,中國女排重新崛起,受到世人的關註與敬佩。郎平弘揚的愛國奉獻的高尚品德,
也使她贏得了祖國人民前所未有的歡迎與喜愛。尤為可喜的是,洋溢在中國女排身上的
這種祖國至上的情懷和拼搏奮爭的銳氣,現在已經和正在激起無數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
,也更增添了團結奮鬥、建設祖國的智慧和力量!
我們熱愛和贊美中國女排,我們也感謝和更加珍視中國女排帶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