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百度知道
歷史背景
中國國內形勢
18世紀末至19世紀的中葉,中國處於清王朝統治的後期,也處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中國國內形勢概括為壹下幾點:
1、經濟落後。此時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在全國占據主導地位。土地兼並的現象十分嚴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貴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國最大的地主。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沒
有土地。廣大農民在封建地租、賦稅、徭役和高利貸的重重盤剝下,陷於貧困破產和流離失所的悲慘境地。農民階級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2、政治腐敗。清王朝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專橫獨斷,驕妄自大,沈醉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壹般封疆大吏愚昧閉塞,官場貪汙成風,吏治敗壞。貪汙在清統治集團中成為不可遏制的壹種流行病。結黨營私,在當時統治集團中也形成惡劣的風氣。
3、軍備廢弛。鴉片戰爭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編制上雖有八九十萬人,但缺額甚多,武器落後,主要使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而且軍務廢弛,缺乏訓練,軍紀敗壞,國防力量十分虛弱,每年消耗餉銀二千萬兩以上(占當時清朝年財政收入的將近壹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4、思想文化界沈悶。清朝統治者實行嚴酷的文化專制政策,沿
虎門銷煙
用八股取士的科科舉制度。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學即理學和脫離實際的漢學,並大興文字獄,鉗制和禁錮士人的思想。思想界處於壹種相當麻木、壓抑和沈悶的氛圍中。5、對外閉關自守。清王朝采取的對外關系政策是“閉關”政策。閉關政策在壹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國人對本國進行海上侵略,但是從長遠、從全局來看,這壹政策,沒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積極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國自己,無異於作繭自縛,所以從根本上說這是壹項消極的、落後的、錯誤的政策。
英國貿易入侵
與此同時,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英國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業革命,在當時代表了最先進的生產力水平。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資源,正是英國資產階級夢寐以求的潛在市場。而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國政府堅持奉行的閉關鎖國政策正是英國向中
林則徐
國傾銷其工業產品的“絆腳石”。19世紀30年代以前,中國在與外國的貿易中始終處於出 超地位。中國對英貿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優勢。為了扭轉這種局面,英國資產階級出於其掠奪本性,遂用鴉片來 沖擊中國的貿易市場,獲取壹本萬利的不義之財。英國資產階級先把紡織品輸往印度,然後把印度的鴉片輸往中國,再從中國把茶葉、生絲等輸往英國,英國人在這種三角貿易中大獲其利。除了英國大量向中國輸入鴉片外,美國也從土耳其向中國輸入鴉片,俄國從中亞向中國北方輸入鴉片。
由於鴉片輸入的急劇增加,使中英兩國的貿易地位完全改變。英國由原來的入超變為出超,中國卻相反,造成白銀大量外流。據統計,1820-1840年間,中國外流白銀約在1億兩左右。由鴉片大量輸入而引起的白銀不斷外流,已開始擾亂清王朝的國庫和貨幣的流通,使清朝的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更為嚴重的是鴉片的泛濫極大地摧殘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如任其發展下去,必將使中華民族面臨滅亡的危險。
編輯本段
全國禁煙
虎門銷煙
以琦善為首的弛煙派評擊黃爵滋,以各種理由將煙害問題歸疚於其他社會問題上,而且主張禁煙的官員不過是少數人,就連道光帝即位前也嘗過鴉片,後來醒覺才戒掉煙癮,使他對禁煙壹事猶疑不決。但林則徐早已於江蘇巡撫及湖廣總督任內時禁煙,把煙販及鴉片吸食者壹掃而空。鑒於林則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認為禁煙並非不可行,於是道光帝下定決心,革除吸食鴉片的慶親王奕竇、輔國公溥喜之爵位,又將弛煙派的許乃濟品位降級。道光帝召林則徐入京,壹連八日,天天皆召見林則徐商談禁煙,道光十八年十壹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關防,全國禁煙。
林則徐成為欽差大臣之後,引起弛煙派和滿州貴族不滿,但礙於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開反對,只得暗中阻撓。弛煙派首領琦善向林則徐威迫利誘,後人記述當時的情況:
龔自珍亦對林則徐的安危擔憂,他提議林則徐帶同重兵巧匠,壹旦發生戰爭,便可即時還擊,更願隨林則徐壹同南下,但林則徐不願他卷入政治旋渦,婉拒了龔自珍的好意。
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通力合作,發布道光帝聖旨,查封煙館,逮捕煙販,下令處死了中國煙販馮安剛。林則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寶順洋行的蘭士祿·顛地。威廉·渣甸為阻止林則徐,返回英國,遊說政府對清廷采取強硬行動。林則徐壹知道人稱“鐵頭老鼠”的威廉·渣甸離去便高興表示:“鐵頭老鼠,狡猾的鴉片走私頭目,畏懼天朝的憤怒,已經回到煙霧之地。”
編輯本段
封鎖十三行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正式抵粵,受九響禮炮之禮,所有廣東高官員皆來迎接。美國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觀禮,他留下了有關林則徐相貌的重要文獻:“氣度莊重,表情相當嚴厲,身材肥胖,上唇濃密的黑短髭,下巴留著長髯,看來六十歲左右。”林則徐首先參觀越華書院,並提了壹對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眾鴉片煙商以為賄賂就能打動新來的欽差大臣,偏是林則徐就與歷來的官員不同,視錢財如無物,他限定所有煙商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簽切結書,聲明以後不販鴉片,保證:“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壹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少數的煙商屈服,交出鴉
道光皇帝
片,但大部份的煙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辦,皆無所動。林則徐便宣告:“若鴉片壹日未絕,本大臣壹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識界的士人與他同壹陣線,召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三大書院六百四十五學子入貢院“考試”。這次名為考試,實為問卷調查,試題四道:“1.鴉片集散地及經營者姓名;2.零售商;3.過去禁煙弊端;4.禁絕之法。”自此林則徐掌握了所有煙商、貪官汙吏之名單。
禁煙期間,林則徐寫了壹封致維多利亞女王的照會,質問女王明知鴉片有害,在國土上包括倫敦、蘇格蘭和愛爾蘭等地不產鴉片,嚴禁國民吸食。但卻在其管轄的印度種植生產鴉片,批準國民在中國進行鴉片貿易。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鴉片,並通知女王中國已經通過《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全面禁煙,使英國國民放棄鴉片貿易。
外國煙商認為交少量鴉片給林則徐交差便了事,於是采取施延手法,稱對命令要詳加考慮,成立委員會作報告,七日內回復。林則徐非常氣憤,限令煙商依時交出鴉片,否則翌日十時親到十三行審判外國煙商。美國煙商表示願隨林則徐指示,遭蘭士祿·顛地阻止。結果三日之後,煙商決定象征性交出壹千零三十七箱鴉片。於是鄧廷楨下令封鎖廣州海岸,圍困十三行,蘭士祿·顛地意圖逃走,被鄧廷楨活捉。
其時商務總監為查理·義律,他壹聽到十三行被圍困,立即從澳門趕到廣州。義律只見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劍闖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絕不讓他走出來。林則徐下令十三行內所有華人遷出,斷絕通信,斷水斷糧。十三行內有三百五十名外國人,只得親自去烹調、洗滌、鋪床、擦燈、挑水、擠牛奶,做平時根本不用動手做的家務。
二月十壹(1839年3月25日),義律屈服,願意約見任何壹名官員。廣州知府與他見面,但義律又不出現。林則徐向義律作最後通牒——《示諭外商速交鴉片煙土四條稿》,痛斥義律,義律最終於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時服從林則徐之命令。向林則徐呈送了《義律遵諭呈單繳煙二萬零二百八十三箱稟》;從林則徐3月10日到達廣州,到義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繳出全部鴉片,總***18天。
不過義律留有後著,他不讓外國煙商直接交鴉片給林則徐,而是先交給他,再以“以不列顛女王陛下政府的名義”繳出鴉片,連利息、運費壹***二萬零二百三十八箱鴉片。令商業沖突變相成中英兩大帝國的沖突。
封鎖十三行事件後被寫入《南京條約》,並以此為借口索取賠款600萬銀元。條約寫道:“四、因大清欽差大憲等於道光十九年二月間經將大英國領事官及民人等強留粵省,嚇以死罪,索出鴉片以為贖命,今大皇帝準以洋銀六百萬銀元償補原價。”
編輯本段
銷煙過程
虎門銷煙場景展示(福州林則徐祠堂內)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則徐、鄧廷楨及廣東海關監督豫坤乘船到達虎門,會同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驗收鴉片。煙販在沙角繳煙,並在路易莎號簽發收據。林則徐並建議繳出壹箱鴉片,則賞茶葉五斤。
美國及荷蘭煙商承諾永不再販鴉片,義律卻從中破壞,繳煙途中運走鴉片,又以各種理由拖延繳煙時間。林則徐將計就計,也延長封鎖十三行的時間,義律無奈如數繳煙。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間繳煙完畢,拘捕吸毒者、煙販壹千六百人,收繳煙膏四十六萬壹千五百二十六兩、煙槍四萬二千七百四十壹桿、煙鍋二百壹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煙販繳煙完畢,***收壹萬九千壹百八十七箱又二千壹百十九袋。四月十壹(1839年5月23日),蘭士祿·顛地等英國商販被驅逐出境,次日義律亦將十三行的英國人撤到澳門。
林則徐本想將鴉片運回京師銷毀,不過禦史鄧瀛認為為防鴉片被偷偷換掉,就地銷毀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則徐決定於虎門公開銷煙,接下來林則徐就要找出銷毀鴉片的方法。林則徐曾使用傳統銷毀鴉片“煙土拌桐油焚毀法”,但膏余卻會滲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於是林則徐找出第二種方法“海水浸化法”。
虎門銷煙
海水浸化法的辦法是在海邊挑挖兩池,池底鋪石,為防鴉片滲漏,四周釘板,再挖壹水溝。將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成四瓣,掉入鹽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務求煙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並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當天日記裏又說:“以日內消化鴉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暫徙,以避其毒也。”
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正式開始,虎門搭起了壹座禮臺,前面掛著壹面黃綾長幡,上書“欽差大臣奉旨查辦廣東海口事務大臣節制水陸各營總督部堂林”,廣東各高級官員全部出席。由於銷煙是公開參觀的,加上是端午節前後,因此人們紛紛前往虎門淺灘。另外,不販鴉片的外商、領事、外國記者、傳教士等等,都專程由澳門或其他地方前來參觀,當中無壹是英國人,以抗議清廷對英國人財產施加壓迫。
當中有帶同家眷之不販鴉片的美商C·W·金、傳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長弁遜等十人,不信林則徐有辦法把所有鴉片完整銷毀,於是前來實地考證。林則徐幹脆給他們進入池邊,讓外國觀察員直接詳看銷煙方法,沿途講解。待觀看全部過程、反復考察後,皆心悅誠服,向林則徐脫帽致敬。事後,傳教士裨治文在任職的《中國叢報》中記述:
此外,《澳門月報》、《季度評論》、《新加坡自由新聞》、《廣州紀時報》等外國人報紙皆大編幅連續報道虎門銷煙,而且得到與鴉片貿易無關的外國人支持及肯定。英國本土方面也因此事件而物價增漲,尤其是大米、絲綢和銀。
澳葡政府亦對查禁鴉片壹事相當合作,葡萄牙商人全部承諾不販鴉片,並歡迎林則徐親臨查辦。林則徐於是發表聲明,不但葡萄牙商人可以正常貿易,往中國貿易時更會得到保護,絕不被人欺淩。
從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當中,***銷毀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斤鴉片,其中少數鴉片運送京師作樣本,然後銷毀。
編輯本段
歷史影響
虎門銷煙從壹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
虎門銷煙
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人們尊為民族英雄。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並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原因在於,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政府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
編輯本段
歷史意義
虎門銷煙壹方面喚醒了當時的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從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日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壹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沈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
此外,這次事件還成為世界的禁煙運動的壹個範例,歷史上很多國家、地區結合自身的情況對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濫。
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史學家認為,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編輯本段
禁煙功臣
林則徐
1、林則徐(1785-1850)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侯官縣(今福州市)人。早年家境貧寒,受過良好的教育,在為官40年中,他“經世自勵”,廉
虎門銷煙
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救災賑民。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歷任江西、雲南鄉試考官,江南道監察禦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蘇和陜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壹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則徐“出膺外任已歷十年,品學俱優,辦事細心可靠”,擢升為東河河道總督,主持修浚黃河、運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蘇巡撫,十八年(1838年)任湖廣總督,嚴禁吸食鴉片,成效卓著,11月,欽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並節制廣東水師。林則徐在廣東宣誓旦旦:“若鴉片壹日不絕,本大臣壹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英商義律等懾於林則徐的正氣,被迫繳出鴉片2萬多箱,即於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他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鬥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壹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病逝。鹹豐元年(1851年),鹹豐帝賜祭葬,謚號“文忠”,晉贈太子太傅。林則徐逝世後,全國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黃爵滋
2、黃爵滋(1793-1853)
黃爵滋(1793-1853),男,字德成,號樹齋,江西宜黃人。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由翰林院編修歷任監察禦史,兵科、工科給事中,鴻臚寺卿。道光十九年(1839年)
虎門銷煙
後任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禮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左侍郎等職。 他在鴉片戰爭前,創議禁煙應重治吸食者,挑起了在中國各省軍政大吏中關於嚴禁、馳禁的壹場大辯論,成為林則徐主持禁煙運動的發難者。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奉派赴閩、浙查辦鴉片走私問題和視察海防,堅持抵抗侵略的主張,揭露投降派的對外妥協陰謀,“壹時以為清流眉目”。
道光十八年閏四月初十日(1838年6月2日),黃爵滋在鴻臚寺卿任上,針對當時煙毒泛濫的嚴重情況和兩年前許乃濟提出“馳禁論”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向道光皇帝上了壹個主張嚴禁的奏折,這便是有名的《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在這個奏折裏,他從國家財政收入支絀的嚴重困難出發,提出若要堵塞白銀大量外流,“必先重治吸食”的主張。黃爵滋這個奏折,說理清楚,剖析利害關系最為剴切,迫使清朝最高統治者對此問題不能不進行最後的抉擇。此奏折對道光帝最後決定采取嚴禁鴉片的政策,派遣林則徐去廣東禁煙起了重大作用,並在國內產生了積極影響。
道光皇帝
4、道光皇帝(1782~1850)
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年號道光,習稱道光帝。愛新覺羅氏,名旻寧。廟號宣宗,謚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清仁宗(嘉慶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後喜臘塔氏。初名綿寧,他自幼好學、聰敏。嘉慶十八年(1813年)封為智親王。二十五年,嘉慶帝卒。綿寧繼位,改名旻寧,是為宣宗。 道光即位時,正值清王朝日趨衰落,政治腐敗,軍備廢弛,內外交困。鴉片貿易直接破壞社會生產,大損國力。壹些開明官僚強烈要求禁煙。道光帝為挽救國家財政危機,支持禁煙,多次下詔禁止鴉片進口,禁止自種自制。
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州禁煙。林則徐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緝拿煙販,整頓海防,頗見成效。但禁煙運動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鴉片戰爭,經歷壹系列的挫敗後,道光帝放棄反抗,對外國侵略者的態度轉為壹味地妥協議和。
鄧廷楨
5、鄧廷楨(1776—1846)
鄧廷楨,字維周,又字嶰筠,晚號妙吉祥室老人、剛
虎門銷煙
木老人。江蘇江寧(今南京)人。嘉慶六年(1801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屢分校鄉、會試,歷任浙江寧波,陜西延安、榆林、西安諸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陜西按察使、布政使等職。1826年(道光六年)任安徽巡撫,1835年升兩廣總督,1836年6月,許乃濟奏請弛禁鴉片。他開始甚表贊同,認為“弛禁通行,實於國計民生,均有禆益。”後因受朱嶟、許球力主禁煙的影響,且目睹鴉片禍害嚴重,自1837年春即由弛禁轉為嚴禁,咨會水師提督關天培,“無分雨夜,加勁巡查”,“奮勇兜擒,盡法懲辦”。
1839年初上奏道光帝,決心與欽差大臣林則徐“***矢血誠,俾祛大患”,並積極協助林則徐查禁鴉片走私,收繳鴉片,添置木排鐵鏈,整頓海防,成為林則徐的親密同僚。
編輯本段
古跡見證
1、虎門銷煙紀念碑
新中國成立前,虎門要塞司令曾在當年銷煙的地方立了壹座高約壹米的“林文忠公銷煙處”的紀念碑。但無人管理,整個銷煙池舊址雜草叢生,荒蕪不堪。新中國成立後,
虎門銷煙
為紀念虎門銷煙這壹大義凜然的壯舉,紀念林則徐這壹偉大的民族英雄,黨和政府於1957年在銷煙池舊址上建立了林則徐紀念館,樹起了“林則徐紀念碑”。
2、虎門林則徐紀念館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林則徐而建立的歷史人物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口村南面的林則徐銷煙池舊址內。林則徐銷煙池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人民政府在銷煙池舊址建立了林則徐公園,並設林則徐紀念館。1972年,將林則徐公園和林則徐紀念館改名為鴉片戰爭虎門人民抗英紀念館。1985年,恢復虎門林則徐紀念館。館區面積近4萬平方米。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收藏的文物主要有:銷煙池木樁、木板、鴉片煙具、林則徐手跡等。該館基本陳列《林則徐禁煙》分三部分:鴉片戰爭前的形勢;罪惡的鴉片輸入;林則徐與廣東禁煙。該館通過講解宣傳、錄像放映等形式向觀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3、虎門硝煙池
虎門銷煙池位於東莞縣太平鎮口,銷煙池南臨珠江
虎門銷煙
,北靠牛背山,西為鎮口關隘。為紀念林則除禁煙及中國人民抵抗外國侵略的英雄業績而建,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將收繳的鴉片當眾用“浸化”的方法在此銷毀。現在的銷煙池是1957年重建的。博物館內實物和史料展現了鴉片戰爭壹幅幅場景,令人難以忘懷。 19世紀30年代大量鴉片運入,危害中國人民健康,無數銀了流出國外,害得國弱民窮。清道光帝接受林則徐禁煙奏折,特派林則徐赴廣州查辦,迫使外國鴉片商在虎門交出鴉片。為銷毀這些毒品,特意築了兩個大池子,長寬各45米。池底平鋪石板,四周欄樁釘板,池旁開壹涵洞,池後通壹水溝。銷毀鴉片煙時,先將池內蓄水,撒鹽成濃鹽鹵水,將鴉片分批投入池內,用濃鹵水溶化。然後再投入生石灰攪拌,馬上引起反應。爆炸開了,使其分解銷蝕。最後把這些混合廢品殘渣用江水沖走,涓滴不留。歷史大約三個星期後,鴉片終於銷毀殆盡。1839年6月3日到25日銷煙池中的池板、木樁等遺物現陳列在池旁的鴉片戰爭博物館裏。
編輯本段
影視作品
電影《林則徐》
導演/編劇:鄭君裏
主演:趙丹、韓非
簡介:本片是歷史人物傳記片,也是新中國電影中的經典性作品,也是中國在美國上映的第壹部彩色故事片。編劇葉元和呂宕創作的劇本曾獲中國作協和文化部“全國電
虎門銷煙
影文學劇本評獎”活動的三等獎。導演鄭君裏和岑範又著力追求和表現鮮明的民族氣派;並將林則徐等歷史人物形象的塑造與當時重大的歷史事件的敘述密切地結合在壹起,“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於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頑強的反抗精神。”使得全片具有壹種雄偉壯闊的藝術風格。作為壹部人物傳記片,它成功地塑造了壹個“民沾其惠”“夷畏其威”的封建時代政治家林則徐的銀幕形象。
總之,影片《林則徐》在表現林則徐這位愛國主義者在反帝禁煙的艱巨鬥爭的同時,又表現出他在這壹點上與人民意願相壹致的立場。由於整個清王朝的腐敗,所以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只能落得壹個悲劇的結局。然而,影片在敘述林則徐的失敗時,也同時表現出,人民的抗英運動卻正在蓬勃地展開:被謫貶的林則徐正看到三元裏人民的“平英團”消滅英國侵略軍的驚心動魄的鬥爭。從此,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壹頁。可以說,影片《林則徐》正是中國人民抗擊侵略鬥爭的形象史中的光輝壹頁。
電影《鴉片戰爭》
導演/編劇:謝晉
主演:鮑國安、林連昆
簡介:
榮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杯”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1997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