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科學與創新的歷史

科學與創新的歷史

科學創新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科技創新的核心內容是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其直接作用是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提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從這個角度說,科技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它與社會體制、產業結構、資源配置、科學探索等都有密切聯系,直接推動社會的變革.18世紀,科學技術引導了第壹次工業革命;19世紀,科學技術引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科學技術引導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如今的21世紀,科技創新更是貫穿民生問題、生態建設、國防軍事、電子信息等領域.。

科學創新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科技創新的核心內容是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其直接作用是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提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

從這個角度說,科技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它與社會體制、產業結構、資源配置、科學探索等都有密切聯系,直接推動社會的變革。18世紀,科學技術引導了第壹次工業革命;19世紀,科學技術引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科學技術引導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如今的21世紀,科技創新更是貫穿民生問題、生態建設、國防軍事、電子信息等領域。

我國科學發展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國的科技工作者為中華民族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1956年,黨中央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組織專家制定了我國第壹個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為航天技術、原子能技術、計算機技術、半導體、自動化、無線電等六大關鍵技術的誕生奠定了基礎,並帶動了壹系列現代化工業和新技術產業的崛起,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黨的十六中三中全會以來,黨和 ***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第壹次把發展科學技術提到經濟發展戰略的首要地位。我國 *** 確立了“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技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指導方針,明確了科學技術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振興國民經濟。在農業科技方面,實施了“星火計劃”;在工業方面,推廣應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電子數據交換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數萬項科技成果;在高技術研究方面,國家實施了“863”計劃,即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跟蹤世界向科技前沿,力爭在有限領域有所突破。所有這些,都為我國的科學技術進步提供了條件。天津科學技術館的主要任務是:樹立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方法,提高,國民素質。

新中國成立52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

1.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體系,整體科技發展水平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2000年國內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總支出為896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0%,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在R&D經費總支出中,基礎研究占5.2%;應用研究占17.0%;試驗發展占77.8%。其中各類企業支出占國內 R&D經費總支出的60.3%,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表明企業逐步成為我國R&D活動的主體。

目前,已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17個(其中包括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0個)、國家工程中心 188個,認定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94個;國際權威檢索機構收錄的我國科技論文數44536篇,本國居民的專利授權量92101件,其中發明專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247億美元;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技工貿總收入6774.8億元,工業增加值1476.2億元。

2.科技體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家確定的科技體制改革階段性目標基本實現。科技工作的戰略重點正在轉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企業科技力量得到進壹步加強,242個國家級技術開發類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轉制工作,多數科研機構的運作直接面向市場需求,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資源得到了優化配置;民營科技企業迅速崛起,技術市場發展迅猛;宏觀科技管理體制逐步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型科技體制初步形成,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正在逐步展開。

3.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取得成果。人類基因測序、納米碳管和納米新材料、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微機電系統研究、南海大洋鉆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學非線性科學、認知科學以及地球系統科學等新興交叉學科得到迅速發展。中國大陸科學鉆探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等八項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的建設,為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

4.高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方面有所突破。載人航天技術、運載火箭及衛星技術等航天高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兩系法雜交水稻、基因工程藥物、轉基因動植物、重大疾病的相關基因測序和診斷治療等技術的突破,使我國生物技術總體水平接近發達國家。高清晰度電視、"神威"計算機、大尺寸單晶矽材料、皮膚幹細胞再生技術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國在相應領域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國防科技的發展為增強國防實力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了國防工業的技術進步。

5.工農業科技獲得進展。農業科技方面,僅"九五"期間***培育出600多個新品種,單產增產10%左右。推廣水稻旱育稀植和節水技術、ABT植物調節劑和小麥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蓋栽培等重大技術,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糧食增產目標的實現。

工業科技取得了若幹重大技術突破,提升了重點產業技術水平。數字程控交換機、氧煤強化煉鐵技術、鎳氫電池、非晶材料等的產業化方面獲得壹系列重大成果。結合三峽工程、國民經濟信息化、集成電路、泰山核電站二期等壹系列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攻克了壹批關鍵技術,掌握了若幹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的設計和制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等壹批重大***性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創新藥物、水資源利用和保護、小康住宅、夏商周斷代工程等壹批重大項目的實施,中國科技館二期工程及壹批科普設施的建設,為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科學創新的資料

作為壹個整體的人類文化,可以被稱為人不斷探求新知識的歷程。

尊重知識是人類最突出的特征之壹。拉丁語稱知識為scientia,由此而來的科學(science)壹詞便成為現代最受敬重的那壹部分知識的名稱。

在西方猶太——基督文化的創世神話中,曾有這樣壹段傳說:“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在沒有光之前我們壹無所知,在有了光之後我們仍然壹無所知,不過我們能看到壹無所知了。

為了擺脫壹無所知的尷尬局面,人類便說,“要有科學,就有了科學”(Let there be science, and there was science)。現代人類已經充分認識到,只有借助科學的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擴展自己的生存能力,社會歷史必然會向更有保障、更安逸、更有生存主動性的階段發展。

但是,僅僅認為知識就是力量是不夠的,這會使知識成為壹種對人封閉的客觀力量,反過來窒息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妨礙社會繼續進步。當科學發展越來越快時,對於科學發展歷程的理解就變得更為必要,同時也變得更為復雜。

隨著科學成果的激增和知識的爆炸,事實和理論互為影響,僅僅是總結現有的成果,就已成為壹項可怕的任務。然而,對於歷史性的思考來說,如何看待科學本身也正顯得越來越重要。

在395年前的壹個夜晚,伽利略使用壹架望遠鏡觀看月亮。這是人類史上的壹個重要時刻,它標誌著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的開端。

現代科學是建立在觀測和實驗的基礎之上,它已歷經四個世紀了。近代中國的西學東漸是從明末開始的。

代表人物之壹徐光啟在翻譯西方書籍時,把science譯成“格物窮理之學”,後來簡稱為格致、格物或格致學。明末清初從歐洲傳入中國的學問主要是天文學與數學,“格致之學”的含義很籠統。

到清代後期,傳入的西方學問迅速增多,有聲學、光學、電學、化學、地學、動物學、植物學等等,名目繁多。1895年,嚴復特別使用了“西學格致”壹詞表達science。

到這個時候,在漢語中還沒有“科學”這個詞。1897年,維新派人士在上海創辦“大同譯書局”,組織翻譯日文書籍。

開局不久後出版的壹批書中,有康有為編訂的《日本書目誌》第二卷“理學門”。其中,首次出現了《科學入門》、《科學之原理》這樣的書名。

雖然漢語和日語中,“科學”寫法相同,但漢語中從前沒有此詞,這個譯名是康有為從日語中引入的。1912年蔡元培任民國教育總長,通令全國在學校機構設置和課程設置中壹律取消了“格致科”。

自此之後,“格致”基本上屬於被棄用的舊詞。1915年,留學歸國學生在上海創辦刊物《科學》,從此“科學”壹詞在中國就大行其道了。

在漢語中,“科學”這個名詞,是與“玄學”相對應而存在的。“玄者,幽?萬類而不見形者也。”

(楊雄《太玄?玄?》)玄是指精神性的宇宙本體。至於為何用“科學”作為science的譯名,動機是值得揣摩的。

隋唐以來廢除為世族壟斷的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試選拔官吏,見於史者凡五十余科。由於西方之學與東方儒學相比,門類各異,故此日本首先以“分科之學”稱之,這就是“科學”壹詞的來歷。

“科學”與科舉之間這種微妙的關系,至今尚有余緒。20世紀50年代,流行全國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延續。

早期西方傳教士的著作也為上述說法提供壹些佐證,他們寫道:“世上沒有壹個國家像中國那樣重視科學,使科學與 *** 事務 *** 。然而,中國人只是在壹些與公德有關的範圍裏才對科學發生興趣。

他們對於壹切與公德關系較少,甚或對其無所裨益的科學,則很少加以註意,但同時也不嗤之以鼻。”(這段文字見諸由在北京的傳教士所撰寫的《關於中國人的歷史、科學、藝術、道德、習俗的回憶錄》,該書於1776年在巴黎出版。)

為了應付西方的入侵,在備嘗了西方的船堅炮利之後,壹批務實的清代官員開始註視現代科學。他們發起壹場所謂的洋務運動,試圖通過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的工藝和軍事技能來增強國力。

為了培養洋務運動急需的技術人才,他們創建了各種學校:首先是1862年北京的同文館,然後是上海和廣州的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上海機器學堂、天津電報學堂、天津水師學堂和湖北自強學堂等等。洋務派官員建立這些學校僅僅是為了培養翻譯、機械工程和軍事學方面的專門人才,並不是為了培養學術研究特別是科學研究人才。

與此同時,壹些最好的民間書院已開始引入現代科學,例如創建於1884年的江蘇省江陰市的南菁書院設立了壹所天文臺。近代中國不僅在政治和經濟上走的是條曲折道路,這種重技術輕研究的傳統更是影響久遠。

當人類考慮未來的科學進步時,很容易犯理想化的錯誤,即認為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事實上,許多原則上能完成的事情,實際上是無法完成的。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要獲得信息就需要做功。利用這壹普遍的科學定律,可以量化任何科學研究的耗費。

在任何人類活動領域裏,僅僅具有解決壹個問題的過程是不夠的,我們還應當知道完成它的代價,這壹代價最終可以用能量或計算能力來衡量。在20世紀之前的科學進步討論中,獲取知識的經費問題幾乎不在考慮之列。

而到了今天,。

科技創新資料

作為壹個整體的人類文化,可以被稱為人不斷探求新知識的歷程。

尊重知識是人類最突出的特征之壹。稱知識為scientia,由此而來的科學(science)壹詞便成為現代最受敬重的那壹部分知識的名稱。

在西方猶太——基督文化的 中,曾有這樣壹段傳說:“上帝說,,就有了光”(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在沒有光之前我們壹無所知,在有了光之後我們仍然壹無所知,不過我們能看到壹無所知了。

為了擺脫壹無所知的尷尬局面,人類便說,“要有科學,就有了科學”(Let there be science, and there was science)。現代人類已經充分認識到,只有借助科學的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擴展自己的生存能力,社會歷史必然會向更有保障、更安逸、更有生存 的階段發展。

但是,僅僅認為 是不夠的,這會使知識成為壹種對人封閉的客觀力量,反過來窒息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妨礙社會繼續進步。當科學發展越來越快時,對於科學發展歷程的理解就變得更為必要,同時也變得更為復雜。

隨著科學成果的激增和知識的爆炸,事實和理論互為影響,僅僅是總結現有的成果,就已成為壹項可怕的任務。然而,對於歷史性的思考來說,如何看待科學本身也正顯得越來越重要。

在395年前的壹個夜晚,使用壹架望遠鏡觀看月亮。這是人類史上的壹個重要時刻,它標誌著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的開端。

現代科學是建立在觀測和實驗的基礎之上,它已歷經四個世紀了。近代中國的 是從明末開始的。

代表人物之壹 在翻譯西方書籍時,把science譯成“ 之學”,後來簡稱為 、格物或 學。明末清初從歐洲傳入中國的學問主要是天文學與數學,“ 之學”的含義很籠統。

到清代後期,傳入的西方學問迅速增多,有聲學、光學、 、化學、地學、 、 等等,名目繁多。,特別使用了“西學格致”壹詞表達science。

到這個時候,在漢語中還沒有“科學”這個詞。,人士在上海創辦“大同譯書局”,組織翻譯日文書籍。

開局不久後出版的壹批書中,有 編訂的《日本書目誌》第二卷“理學門”。其中,首次出現了《科學入門》、《科學之原理》這樣的書名。

雖然漢語和日語中,“科學”寫法相同,但漢語中從前沒有此詞,這個譯名是 從日語中引入的。任民國教育總長,通令全國在學校機構設置和 中壹律取消了“格致科”。

自此之後,“格致”基本上屬於被棄用的舊詞。,留學歸國學生在上海創辦刊物《科學》,從此“科學”壹詞在中國就 了。

在漢語中,“科學”這個名詞,是與“ ”相對應而存在的。“玄者,幽?萬類而不見形者也。”

( 《太玄?玄?》)玄是指精神性的宇宙本體。至於為何用“科學”作為science的譯名,動機是值得揣摩的。

隋唐以來廢除為 壟斷的 ,分科考試選拔官吏,見於史者凡五十余科。由於西方之學與東方 相比,門類各異,故此日本首先以“分科之學”稱之,這就是“科學”壹詞的來歷。

“科學”與科舉之間這種微妙的關系,至今尚有余緒。20世紀50年代,流行全國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延續。

早期西方 的著作也為上述說法提供壹些 ,他們寫道:“世上沒有壹個國家像中國那樣重視科學,使科學與 *** 事務 。然而,中國人只是在壹些與公德有關的範圍裏才對科學發生興趣。

他們對於壹切與公德關系較少,甚或對其無所 的科學,則很少加以註意,但同時也不 。”(這段文字見諸由在北京的 所撰寫的《關於中國人的歷史、科學、藝術、道德、習俗的 》,該書於 在巴黎出版。)

為了應付西方的入侵,在備嘗了西方的船堅炮利之後,壹批務實的清代官員開始註視現代科學。他們發起壹場所謂的 ,試圖通過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的工藝和軍事技能來增強國力。

為了培養 急需的技術人才,他們創建了各種學校:首先是1862年北京的 ,然後是上海和廣州的 、 、上海機器學堂、天津 學堂、天津 學堂和湖北 等等。官員建立這些學校僅僅是為了培養翻譯、 和 方面的專門人才,並不是為了培養學術研究特別是科學研究人才。

與此同時,壹些最好的民間書院已開始引入現代科學,例如創建於 的江蘇省 的南菁書院設立了壹所 。近代中國不僅在政治和經濟上走的是條曲折道路,這種重技術輕研究的傳統更是影響久遠。

當人類考慮未來的科學進步時,很容易犯理想化的錯誤,即認為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事實上,許多原則上能完成的事情,實際上是無法完成的。

告訴我們,要獲得信息就需要做功。利用這壹普遍的科學定律,可以量化任何科學研究的耗費。

在任何人類活動領域裏,僅僅具有解決壹個問題的過程是不夠的,我們還應當知道完成它的代價,這壹代價最終可以用能量或計算能力來衡量。在20世紀之前的科學進步討論中,獲取知識的經費問題幾乎不在考慮之列。

而到了今天,這似乎已成為首要問題了。以國際合作為標誌的“大科學”的誕生,使經費成了 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與當年 和 探險很相似,原則上,人們可以不受限制地派船隊去探索大海,但實際上,這些航行需要 ,而明朝 和西班牙 (Isabella)女王都希望自己的投資能得到回報。、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競爭異常激烈而殘酷,創新已成了壹個十分流行的名詞。

,重復前人的工作。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600字

創新,字面意思並不難理解,就是創造新的東西,它應該包括:更新、創造和改變等。提到創新,人們也很自然地與高科技、尖端技術、高端研發、先進武器等聯合在壹起。其實創新是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的,不僅高科技是創新,日常生活中的小發明、小創造、乃至好的意見和建議都是創新。

創新無處不在,它和人們的生活悉悉相連。大到科學實驗,科技發展,尖端武器研發,尖端產品的問世,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它貫穿於科技、文化、經濟、生活、民生、社會的方方面面。人類社會的存在、前進與發展的歷史,就是不斷開拓創新的歷史。人類的四大發明,歐洲新大陸的發現,遠古文明的出現,中華文化的崛起等等,無不是創新帶來的成果。新中國成立之初,以錢學森為代表的我國科學家,發揚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克服了壹個又壹個困難,終於在看似不可能的艱難條件下,研制出了中國第壹顆氫彈成功試爆。此後,我國人造地球衛星成功上天,導彈、原子彈的成功研發,這些軍事領域內的科技發展,沒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沒有趕超壹流的信念,是不可能實現的。軍事技術是創新的成果,經濟、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晶體管的誕生、電腦、電視產品的更新換代,互聯網走進尋常百姓家庭,天宮壹號,神七神八、神九陸續上天等等。人類的創新改變著生活,生活的發展促進人類不斷繼續創新。

21世紀人類生活的時代是不斷創新超越的時代,創新要以改善民生為目的。人民群眾是創新的主題,每壹個重大創新的成果都是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壹起的,都是在人民生產、生活的基礎上提煉、凝華的。創新改善著人類的生存條件,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科技發展的飛速前進,使人類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很大提高。創新能力也是衡量壹個國家民生質量狀況的重要條件,壹個國家的科技越發達,創新能力越強,戰勝自然的能力就越強,人民的幸福指數就越高,生存質量就越優越。

豎著放梯子,在人們的心理已經形成了定式思維,長久以來也沒人覺得有什麽不妥,即便有可能發生危險,許多人就像材料裏給出的方法壹樣,寫個標語,提醒註意安全。創新其實並不難,它就在我們的身邊,有時我們換個角度,可能會使壹個長久困擾的問題迎刃而解;及時轉換思路也許會讓即將走向盡頭的課題出現“柳暗花明壹村”的欣喜而豁然開朗,就像“梯子不用請橫放”壹樣,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梯子不用請橫放,啟示我們,創新不單是科研人員的專利,它就在我們身邊,勤勞的人們都是創新的主題,我們要不斷拓寬思路,拓寬創新渠道,不斷開拓創新,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

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力量

(1)由材料可看出古代中國科技成就的特點是:在1500年之前,科技成就壹直世界領先,所占世界科技發明的比例壹直超過50%;科技發明側重於天文、地理和農業,這三項發明都是25項.舉例:四大發明:歐洲人借鑒中國的活字印刷術,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造紙術經 *** 人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火藥傳入歐洲,使封建城堡不堪壹擊,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等.(2)材料二描述的人物分別是袁隆平、楊利偉.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為解決中國和世界糧食短缺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出征太空並成功返回,使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3)新中國取得的科技成就還有:1964年,我國研制的第壹顆原子彈實驗爆炸成功;1964年,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試飛成功;1966年,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試爆成功;1967年,我國研制的第壹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 1 號”發射成功等.故答案為:(1)特點:科技成就世界領先;科技發明側重於天文、地理和農業.舉例:四大發明:活字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火藥.(2)袁隆平、楊利偉;袁隆平是世界上首次育成雜交水稻的科學家,為解決中國和世界糧食短缺問題發揮重大作用;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出征太空並成功返回,使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3)1964年,我國研制的第壹顆原子彈實驗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研制的第壹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 1 號”發射成功.。

中國科技發展歷史 感想

中國的古代科技起步早於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曾經達到的高度,也非現時所能想象。但卻最終衰落。及至今日,但凡說新科技和創新,幾乎唯國外論。幾乎唯洋人論。痛需思痛。凡事皆有源頭。中國科技發展史幾乎可以認為是壹部悲劇史。每當妳在歷史書上看到壹個偉大前人留下的輝煌,勢必讓妳對今時今日科技的落後而感到恥辱。這又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如此悲劇?

在下以為是源自於科技發展與文化發展的不匹配。而最終使中華文明的科技之光最終歸於暗滅。中華文明的科技創新與文化發展始終都沒有協調過。所以我們在看歷史書時才會發現這樣那樣的不和諧與矛盾。往往,某年月日中華某位偉大發明家發明了什麽,則此新發明創造最終都歸於官辦,用於皇家。皇家則謹守中華文化的精髓-----所謂國之利器不示於人-----將所有的創新加以雪藏。待到壹代帝王被打倒,或是僅憑皇家已無法滿足需要的時候,國之利器才示於人。而此時,所謂的利器除了在藝術方面得以發揚發展,在工藝方面往往又要受到官辦經營的更多限制。於是技術與科研的進壹步創新就止於此了。所以中國人發明的了火藥,也能制造火銃,但是火槍的發展絕無法超越西方。而火藥流入民間,最終也只能成為各種煙花爆竹的創作要素,而不是富國強兵的前提條件。

即使今日也是如此。科技的發展需與當時的文化,當時的政體,當時的社會環境完全統壹才能形成最大的生產力。否之,則只能形成茶余飯後的消遣玩意。無法對民族騰飛,社會進步產生助力。英格蘭借助紡織工藝的提升而壹躍成為工業革命的引領者世界霸主,中國本掌握著世界武器發展史的命脈卻最終成為了鞭炮禮花的第壹生產國。這並非簡單的國人不知上進,或祖宗的好逸惡勞。而是政體、文化、科研載體多個無法改變的歷史環境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吾人為之興嘆,吾人亦為之感慨。雖時至今日,科技是第壹生產力的說法已有三十余年,而真正能與之匹配的政體,文化等諸多配件吾人又能從何而得?乃何,乃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