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冷笑話票房
追光動畫新作《白蛇:緣起》登陸院線,隨即便在豆瓣上收獲了8.1的高分,各大社交平臺上也是壹片好評。盡管這部制作成本高達8000萬的視頻,僅收獲4500萬票房,不過上映票房卻在逐漸增加,已經開始顯現逆襲之相。
《白蛇:緣起》的良好表現,讓“國漫崛起”再度成為了壹個熱點,也讓更多目光匯集到了中國動畫市場上。而在即將到來的“史上最擁擠春節檔”裏,同樣有《熊出沒-原始年代》《豬豬俠-豬年吉祥》《小豬佩奇過大年》(中外合拍)3部兒童向的動畫IP紮堆,競爭十分激烈。
不過,圍繞著這部“第壹IP”的波動也從沒停止,TV版動畫虧損、衍生品盜版猖獗、電影表現掙紮……“喜羊羊”迄今為止最後壹部生肖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僅收獲6765萬票房,隨後出品方便暫停了該系列電影的制作。
遭遇過相似波折的並不只有《喜羊羊與灰太狼》。在整個產業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大批動畫作品被盜版危機、人才緊缺及市場空間過窄等問題所困擾,死掉的優質IP和動畫公司不計其數。倒是壹些投機取巧者,利用規則和市場漏洞大肆掘金,進壹步惡化了產業生態。壹直等到近年互聯網影視公司、視頻網站的崛起,才給行業帶來了壹些發展、突破的曙光。
時絕對稱得上是“國漫第壹”。然而更大的影響力,卻並沒有助《喜羊羊與灰太狼》擺脫和《寶貝女兒好媽媽》相似的命運。成本、收益倒掛的問題仍舊未能解決。在技術更新和政策助力下,原創動畫生產的成本已經大幅降低,但《喜羊羊與灰太狼》每集的制作成本仍高達3萬元以上。
種種困擾之下,直到原創動力年總營收還只有1000萬元,並未實現盈利。《喜羊羊與灰太狼》總導演、“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父”黃偉明曾如此評價動畫所處的境地:“大家只是知道有這部動畫,但沒有市場給予價值體現。”為了放大IP價值,原創動力將目光對準了電影市場。這是壹個極為冒險的決定,因為國漫動畫電影市場可謂是壹片荒涼。
而就在“喜羊羊”因為團隊變動、戰略調整出現波動的,以《熊出沒》為代表的新壹代國漫開始發力,搶占了原本就有限的市場空間。《羊年喜羊羊》遇冷的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則以2.71億的成績刷新了國漫電影的票房紀錄,並在此後多次刷新自己的票房成績。也正是從候起,很多人心中的“國漫第壹IP”的位置,便已經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