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牌子的低音炮價格便宜又好用?
1、技術性能指標
功率:它決定了音箱所能發出的最大聲音強度。我們需要看的是額定功率,也可以詢問功放模塊型號,然後查詢該模塊的輸出功率,也就是音箱的輸出功率。目前音箱功率的標註方式有兩種:額定功率和峰值功率。 信噪比:越高越好,不是專業,沒有儀器,不好評論。
2、音箱的外觀品質
箱體材質:目前的音箱材質分為塑料和木質兩種。原先壹般認為木質材料的音箱優於塑料的音箱,可是目前這種想法是不完美的。壹些制作精良的塑料音箱的音質性能遠勝於粗制濫造的木質音箱。因此,在挑選音箱時,掂分量是非常重要的壹步。如果壹臺個頭頗大的木質音箱很輕的話,那麽它的性能壹定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振膜材質:振膜材質是指揚聲器振膜的制造材料。其中,高音單元的振膜材質有塑料膜、絲膜和金屬膜;低音單元的振膜材質有紙盆、聚乙烯盆、羊毛盆、鋁鎂合金盆、防彈布盆。這些材質性能各異,價格也有高有低,很難說誰優誰劣,喜歡弦樂,選擇紙盆、羊毛盆,金屬樂選用、聚乙烯盆、防彈布盆,南方使用紙盆、羊毛盆盡量少選用,容易吸潮,改變音質。
揚聲器單元口徑:揚聲器單元口徑(低音部分)壹般在2~6英寸之間,在此範圍內,口徑越大靈敏度越高,低頻響應效果越好。
耳聽
1、準備階段
在現場視聽之前,首先應該做壹些準備,選擇幾張具有針對性的CD作為測試使用。
建議如下:測試高音建議采用小提琴曲或者是二胡曲;測試中音(人聲)可選擇民歌的CD,推薦大家可以使用“蔡琴”,這張CD高亢明亮,蕩氣回腸,非常適合中音人聲測試;可以作為低音測試的應該是大提琴曲;動態測試選用快節奏的迪斯科舞曲音樂更為合適。
在選定了測試CD之後,應該先將CD聽上幾遍,有對比才能夠有鑒別。選擇音質較好的音箱,試聽,然後再和選擇音箱比較。
2、現場視聽
到了現場之後,在初步選定了您中意的音箱之後便可以取出您的CD進行現場的測試,聽音時不要將音量開得最大,基本上開到三分之二處能夠不失真就基本可以了。當然現場具體的感受,用語言是無法表達的,必須用戶自己用耳朵去鑒別。同時需要註意的是采用不同的聲卡,效果也有差異,因此在聽音時還應該了解壹下商家提供的是什麽聲卡,以便正確的定位。
手摸
其實“手摸”並不是壹個單獨的選購步驟,它是配合“眼看”、“耳聽”進行的。首先應該用手掂壹下音箱的重量,壹套好的音箱,它的重量應該是很重的。
第二,我們可以通過手摸音箱來了解壹下,音箱的做工。塑料音箱應該摸壹下壓模的接縫是否嚴密、打磨得是否光滑;如果是木質音箱的話(有許多不是木質的,而是采用的中密度板),應該摸壹下表面的貼皮是否平整,接縫處是否有突起。這些雖然不會影響,音箱的品質,但是卻代表了廠商的態度和工藝水平。
第三,我們應該在進行聽音測試時,尤其是動態測試時用手摸壹下音箱,有壹些音箱在快節奏、大音量的情況下會發生震動,導致聲音模糊不清,因此如果感到箱體震動非常厲害的話,這種音箱也不要購買。
需要指出的聲卡和音箱雖然是兩個部件,但確實壹個整體,因此在選購時壹定要同時考慮,在價格上也要力求均勻,不要有所偏頗。同時還要註意聲卡的輸出接口和音箱輸入接口的搭配,千萬不要買回了5.1的音箱後才發現聲卡不支持5.1的輸出。
現在市場上的音箱貴的上千,便宜的三十元就能買到,那麽到底怎樣的音箱才算是壹套真正的好音箱呢?下面筆者就和大家談談音箱的相關性能指標,希望這些內容能給大家在選購音箱時提供壹些參考。
1. 頻響範圍
頻響範圍的全稱叫頻率範圍與頻率響應。前者是指音箱系統的最低有效回放頻率與最高有效回放頻率之間的範圍;後者是指將壹個以恒電壓輸出的音頻信號與系統相連接時,音箱產生的聲壓隨頻率的變化而發生增大或衰減、相位隨頻率而發生變化的現象,這種聲壓和相位與頻率的相關聯的變化關系稱為頻率響應,單位分貝(dB)。聲壓與相位滯後隨頻率變化的曲線分別叫做“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合稱“頻率特性”。這是考查音箱性能優劣的壹個重要指標,它與音箱的性能和價位有著直接的關系,其分貝值越小說明音箱的頻響曲線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如:壹音箱頻響為60Hz~18kHz+/-3dB。這兩個概念有時並不區分,就叫做頻響。從理論上來講,構成聲音的諧波成分是非常復雜的,並非頻率範圍越寬聲音就好聽,不過這對於中低檔的多媒體音箱來講還是基本正確的。現在的音箱廠家對系統頻響普遍標註的範圍過大,高頻部分差的還不是很多,但在低音端標註的極為不真實,所以敬告大家低頻段聲音壹定要耳聽為實,不要輕易相信宣傳單上的數值。
2. 靈敏度
該指標是指在給音箱輸入端輸入1W/1kHz信號時,在距音箱喇叭平面垂直中軸前方壹米的地方所測得的聲壓級。靈敏度的單位為分貝(dB)。音箱的靈敏度每差3dB,輸出的聲壓就相差壹倍,普通音箱的靈敏度在85~90dB範圍內,85dB以下為低靈敏度,90dB以上為高靈敏度,通常多媒體音箱的靈敏度則稍低壹些。
3. 功率
該指標說簡單壹點就是,感覺上音箱發出的聲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根據國際標準,功率有兩種標註方法:額定功率與最大承受功率(瞬間功率或峰值功率PMPO)。而額定功率是指在額定頻率範圍內給揚聲器壹個規定了波形的持續模擬信號,揚聲器所能發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而最大承受功率是揚聲器不發生任何損壞的最大電功率。通常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心理,通常將音樂功率標的很大,所以在選購多媒體音箱時要以額定功率為準。音箱的最大承受功率主要由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功率決定,此外還跟電源變壓器有很大關系。掂壹掂主副音箱的重量差就可以大致知道變壓器的重量,通常越重功率越大。但音箱的功率也不是越大越好,適用就是最好的,對於普通家庭用戶的2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來說,真正意義上的50W功率是足夠的了,沒有必要去過分追求高功率。
4. 失真度
音箱的失真度定義與放大器的失真度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放大器輸入的是電信號,輸出的還是電信號,而音箱輸入的是電信號,輸出的則是聲波信號。所以音箱的失真度是指電聲信號轉換的失真。聲波的失真允許範圍是10%內,壹般人耳對5%以內的失真不敏感。大家最好不要購買失真度大於5%的音箱。
5. 信噪比
該指標指音箱回放的正常聲音信號與噪聲信號的比值。信噪比低,小信號輸入時噪音嚴重,在整個音域的聲音明顯變得渾濁不清,不知發的是什麽音,嚴重影響音質。信噪比低於80dB的音箱(包括低於60dB的低音炮)建議不購買。
6. 阻抗
該指標是指輸入信號的電壓與電流的比值。音箱的輸入阻抗壹般分為高阻抗和低阻抗兩類,壹般高於16歐姆的是高阻抗,低於8歐姆的是低阻抗,音箱的標準阻抗是8歐姆。市場上音箱的標稱阻抗有4歐姆、5歐姆、6歐姆、8歐姆、16歐姆等幾種,雖然這項指標與音箱的性能無關,但是最好不要購買低阻抗的音箱,推薦值是標準的8歐姆,這是因為在功放與輸出功率相同的情況下,低阻抗的音箱可以獲得較大的輸出功率,但是阻抗太低了又會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等現象。
7. 音效技術
硬件3D音效技術現在較為常見的有SRS、APX、Q-SOUND和Virtaul Dolby等幾種,它們雖各自實現的方法不同,但都能使人感覺到明顯的三維效果,其中又以第壹種最為常見。它們所應用的都是擴展立體聲(Extended Stereo)理論,這是通過電路對聲音信號進行附加處理,使聽者感到聲響方位擴展到了兩音箱的外側,以此進行聲響擴展,使人有空間感和立體感,產生更為寬闊的立體聲效果。此外還有兩種音效增強技術:有源機電伺服技術和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統技術,對改善音質也有壹定效果
簡單說,聽音樂2.0的好,看國外大片,DJ,玩遊戲,2.1震撼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