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打車軟件補貼戰的大戰歷程

打車軟件補貼戰的大戰歷程

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車軟件在32個城市開通微信支付,使用微信支付,乘客車費立減10元、司機立獎10元。

2014年1月20日,“快的打車”和支付寶宣布,乘客車費返現10元,司機獎勵10元。

2014年1月21日,快的和支付寶再次提升力度,司機獎勵增至15元。

2014年2月10日,嘀嘀打車宣布對乘客補貼降至5元;快的打車表示獎勵不變,乘客每單仍可得到10元獎勵。

2014年2月17日,嘀嘀打車宣布,乘客獎10元,每天3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新乘客首單立減15元,新司機首單立獎50元。支付寶和快的也宣布,乘客每單立減11元。司機北京每天獎10單,高峰期每單獎11元(每天5筆),非高峰期每單獎5元(每天5筆);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每天獎10單。

2014年2月18日嘀嘀打車開啟“遊戲補貼”模式:使用嘀嘀打車並且微信支付每次能隨機獲得12至20元不等的補貼,每天3次。快的打車表示每單最少給乘客減免13元,每天2次。

2014年3月底,嘀嘀打車公布,自補貼開始,其用戶數從2200萬增至1億,日均訂單數從35萬增至521.83萬,補貼達14億元。雖然每單補貼已從最高峰時下降了三分之二,但每個月依然得砸下數億元。

2014年5月17日,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兩款軟件同時宣布取消乘客的打車補貼。但滴滴打車以兩周年慶為名,推出打車紅包分享活動:用戶通過微信分享,可以抽取紅包抵消部分車費;幾乎同時,快的也推出了積分抵車費活動。兩大打車軟件的競爭並未停息,只是從“明補”過渡為“暗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