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投融資的戰略重點和目標
港區自然條件非常好,島前西南及南側水深條件良好,距岸600米處即為渤海灣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歷史的長期自然作用,賦予曹妃甸港區近岸深水的優勢,島前10米等深線距0米等深線200-500米,島前500米水深就達20-30米,且25米水深水域直通渤海海峽,不需開挖航道和港池。曹妃甸平均標高為2.0米以上,最高處為3.0米以上,距現有陸岸約17公裏,中間大面積淺灘標高0.6-2.7米。港區氣象、水文、地質條件非常好,開發建設的工程量較小。
曹妃甸疏運條件便捷。疏港鐵路可與京山、京秦、大秦三條國鐵幹線相連。公路疏運,境內相互連接的京沈、唐津、唐港三條高速公路溝通全國高速公路網,並輔以11條國道和省道。可直接向華北地區用戶供應進口鐵礦,節約鐵路往返運輸費用。水路疏運方面,曹妃甸港區位於環渤海港口群體中間地帶,至各港距離適中,水上中轉運輸條件便利。在環渤海經濟圈內,曹妃甸港區經濟腹地直接面向京津冀經濟區,而且可延伸至西北地區。經濟區位條件優越。在環渤海和東部沿海深水港布局上位置適中。
開發建設曹妃甸港區,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鐵、石化產業發展的客觀需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結構中,鋼鐵、石化等行業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華北地區首鋼集團、唐鋼、宣鋼、包鋼、天鋼、承鋼六大鋼廠進口礦石需求量以及燕山石化、天津石化公司、石家莊煉油廠、滄州煉油廠等石化企業的進口原油需求量很大。而遠洋運輸進口礦石、原油,最經濟合理的運輸船型為20-25萬噸級。
曹妃甸綜合開發潛力巨大。其地理及水深條件,可供開發25萬噸級多專業、多用途泊位群體,包括進口鐵礦石、原油等大宗散貨專用碼頭與中小噸級中轉疏運和散雜碼頭組合配置,規模優勢突出。曹妃甸港區不僅具備合理布局和開發建設大型深水港優越的經濟地理資源條件,而且具有成組建設大型深水碼頭得天獨厚的條件。港區後方大片國有灘塗,可進行大規模工業性開發,發展臨港工業。從優化中國北方或者京津唐地區產業配置的角度看,依托大型深水港口,既為京津冀地區支柱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又為京、津兩市向外轉移擴散傳統產業,提供發展空間。曹妃甸港區處於環渤海經濟圈前沿,曹妃甸港區的開發建設,也有利於改善環渤海深水港口的布局。
[編輯本段]2、唐山曹妃甸工程簡介
曹妃甸地處唐山南部的渤海灣西岸,位於天津港和京唐港之間,“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陸地有灘塗”,是曹妃甸最明顯的特征和優勢,為大型深水港口和臨港工業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壹、曹妃甸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區位優勢
曹妃甸為壹帶狀沙島,距離大陸岸線約20KM,從甸頭向前延伸500米,水深即達25米,甸前深槽水深達36米,是渤海最深點。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峽延伸,有壹條水深達27米的天然水道,直經海峽,通向黃海。水道與深槽的天然結合,構成了曹妃甸建設大型深水港口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裏30米水深岸線長達6公裏之多,且不凍不淤,是渤海唯壹不需要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30萬噸級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曹妃甸島後方灘塗廣闊且與陸域相連,低潮面積達30平方公裏,零米水深線面積達150平方公裏,為臨港產業布局和城市的開發建設提供了足夠的用地。
曹妃甸毗鄰京津冀城市群,北距唐山市80公裏,距北京市220公裏,西距天津120公裏,東距秦皇島170公裏,產業布局集中,經濟腹地廣闊,物產豐富,物流發達,面對我國南北資源互補、經濟融合走勢,曹妃甸港區的開發建設,將構造新的區城優勢,開辟新的產業空間,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曹妃甸後方交通網絡發達,京山、京秦、大秦、通坨四條國鐵幹線橫貫東西,唐遵、卑水、坨港地方鐵路南北相連;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公路與環城高速公路形成網絡,可為曹妃甸港構築最經濟、最便捷的後方交通體系,特別在“北煤南運”的大通道建設中,將起到重要作用。
二、曹妃甸工程規劃情況
曹妃甸的開發建設,將立足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充分發揮腹地既有產業、技術和資源配置等優勢,以大碼頭、大鋼鐵、大化工、大電能等“四大”主導產業為核心,相關工業組成布局,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按照這個規劃設想,曹妃甸的總體開發建設,分近期和遠期進行。主要工程包括:
1、利用曹妃甸天然港址優勢,建設4個25萬噸級礦石碼頭、2個30萬噸級原油碼頭、16個5至10萬噸級煤炭碼頭、1個10萬噸級LNG碼頭。
礦石碼頭建設按照“建二備二”原則,壹期工程建設25萬噸級進口礦石碼頭兩座,年接卸礦石3000萬噸,總投資概算27億元;二期再建設2個25萬噸級礦石碼頭,最終建成4個礦石碼頭,形成6000萬噸能力。
建設30萬噸級原油碼頭2座,年接卸能力3800萬噸,工程總投資15億元;同期配套建設原油首站儲蓄和輸油管道,擴增國家原油戰略儲備能力1000~1500萬噸。
根據大秦線擴能分流需要,按年下水2億噸能力,規劃建設16個5—10萬噸級煤炭泊位。其中壹期建設8個泊位,煤炭下水能力1億噸,投資77億元。
在曹妃甸建設10萬噸級LNG碼頭1座及接收站、管線等配套設施,年接卸能力600萬噸,項目總投資約90億元。
2、依托進口礦石碼頭,結合首鋼集團整體搬遷,由首鋼集團、唐鋼聯合在曹妃甸建設1500萬噸精品鋼材生產基地,壹期工程800萬噸、工程總投資635億元。產品以汽車、家電、建築、造船、壓力容器等國家長期依賴進口的精品版材為主。
3、依托進口原油碼頭,建設1500萬噸的華北原油儲備基地。同時,利用進口原油,建設1000萬噸級煉油、100萬噸級乙烯煉化壹體化工程,總投資273億元。
4、依托“北煤南運”和大秦線擴能分流工程,利用曹妃甸深槽海水冷卻,建設460萬千瓦大型火力發電廠,並實行工業區集中供熱。該工程包括兩部分,壹是投資182.2億元建設4座裝機容量為1000MW的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二是利用進口LNG,投資25億元建設兩座300MW的燃氣熱電機組。
按照循環經濟發展思路,為了實現工業區內產業群資源最有效地利用和汙染物的“零排放”,在建設上述四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同時規劃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和工業廢棄物重復利用項目,包括:利用鋼鐵工業煉制焦炭的煤焦油,建設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裝置,發展煤化工及深加工產品;利用鋼鐵廠的工業廢渣,建設年產240萬噸的礦渣超細粉工程;利用發電廠的冷卻海水建設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的濃縮鹵水經加工用於氯堿工業。
三、曹妃甸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為加快曹妃甸的總體開發,我市從2003年即開始曹妃甸配套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目前,各項工作建設已全面開展,通島路、青林公路、供電、通訊工程以及礦石碼頭工程確保年底前竣工投產,供水工程、疏港鐵路工程和鋼鐵廠圍海造地工程,也於2006年底前全部完成。具體情況如下:
1、曹妃甸通島路工程。由林雀堡至曹妃甸島,全長18.4公裏。該工程於2003年3月正式開工,2004年5月底實現全線貫通,9月底工程主體全部竣工,累計完成投資2.64億元。
2、青林公路工程。由唐港高速公路青坨營出口至林雀堡,全長52.3公裏,壹級公路標準,工程總投資為5.6億元。該工程於2002年9月開工,截止目前,全線路基及橋涵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今年將陸續鋪設瀝青路面。
3、供電工程。按規劃分兩期建設,壹期為保障礦石碼頭投產和鋼鐵廠建設期供電,先由南堡開發區220千伏變電站引出110千伏線路68公裏,並在曹妃甸建2×2萬千瓦變電站;二期(鋼鐵廠建成投產後)由安各莊500千伏變電站向曹妃甸實施220千伏供電。目前,壹期工程110千伏供電線路已開工建設,6月底具備為礦石碼頭送電條件。
4、通訊工程。初期建設方案為建立模塊局2處,總容量4000門,總投資2870萬元。目前,架設了唐海五農場到林雀堡的通訊光纜,在林雀堡和曹妃甸分別設置了GSM和CDMA移動通訊基站,無線信號以覆蓋全島,並在林雀堡開通了寬、窄帶交換機608門,現已投入運營。
5、礦石碼頭工程。壹期工程主要建設25萬噸級礦石碼頭2座,配套建設棧橋2座,堆場吹填2平方公裏,總投資概算為27億元(不包括鐵路投資)。該工程於2004年3月開始建設,截止目前,累計完成投資9億元。6月份進行單機安裝調試,11月份進行連動試車,年底之前具備生產能力。
6、供水工程。該工程包括取水工程、輸水工程、凈水工程及配水工程,年供水8200萬立方米,以陡河水庫為水源地,輸水管道輸水距離95公裏,工程總投資7.8億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唐海縣至林雀堡段23公裏管道安裝。唐海至豐南段完成管道基礎31公裏。
7、鋼鐵廠用地吹填工程。總面積20平方公裏,分兩期建設,壹期造地11.95平方公裏,吹填量5468萬m?,總投資13.87億元。目前吹填造地施工已全面展開,年內計劃投資8億元,完成圍堤19971米,吹填3400萬平方米,形成陸域面積6平方公裏。2006年8月前完成壹期11.95平方公裏的吹填。
8、疏港鐵路工程。該工程由灤南車站接軌,經灤南縣、唐海縣、到曹妃甸島,按國鐵Ⅰ級、單線標準建設(預留雙線電氣化條件),線路全長75km,其中陸域部分54公裏,海域部分21公裏,項目估算總投資14億元。目前,鐵道部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審查,2005年4月份完成施工圖設計,計劃於2005年5月份開工建設,2006年6月份投入運營。
曹妃甸地處唐山市南部沿海,原是壹座東北、西南走向的帶狀沙島,為古灤河入海沖積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歷史,因島上原有曹妃廟而得名。
功能定位:以建設國家科學發展示範區為統攬,逐步把曹妃甸建成我國北方國際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級重化工業基地,國家商業性能源儲備和調配中心,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
曹妃甸工業區作為國家首批發展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之壹,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以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體系、資源綜合利用管理控制體系、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體系為重點,加快集聚鋼鐵、石化、電力和裝備制造等循環經濟示範產業群,形成完整的廢舊物資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系統,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各項資源、環境指標達到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標準,成為引領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示範區。
曹妃甸地處唐山市南部沿海,原是壹座東北、西南走向的帶狀沙島,為古灤河入海沖積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歷史,因島上原有曹妃廟而得名。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陸地有淺灘”是曹妃甸最明顯的自然地理特征,為大型深水港口建設和臨港產業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被胡錦濤總書記譽為“國寶之地”。
開發建設唐山曹妃甸是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順應國家能源、交通發展戰略,調整優化我國北方地區重化工業生產力布局和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環渤海地區經濟壹體化發展,引領現代工業走循環經濟之路做出的特別重大戰略決策。從1992年開始啟動曹妃甸工程的前期工作,累計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先後完成了50多項工作成果和科研課題,聘請14名院士和3500多名專家、學者反復論證、研討和優化,為國家科學決策提供了大量科學翔實的依據和定性結論。曹妃甸工程先後被河北省、唐山市列為“壹號工程”;2005年10月,被列為國家首批發展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2006年3月,被列入國家“十壹五”發展規劃。曹妃甸工業區初步規劃面積為310平方公裏,將立足京津冀、背靠“三北”(華北、西北、東北)、面向世界,充分發揮地理區位、深水大港、資源組合和產業後發等優勢,認真組織實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動”戰略,大力構築現代港口物流、鋼鐵、石化和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建立健全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用地、環保六大基礎支撐體系,努力把曹妃甸建成科學發展示範區、現代工業先行區、腹地發展龍頭帶動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創新區、與國際市場接軌高開放區和循環經濟示範區。
功能定位:以建設國家科學發展示範區為統攬,逐步把唐山曹妃甸建成我國國際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級重化工業基地,國家商業性能源儲備和調配中心,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
唐山曹妃甸工業區作為國家首批發展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之壹,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以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體系、資源綜合利用管理控制體系、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體系為重點,加快集聚鋼鐵、石化、電力和裝備制造等循環經濟示範產業群,形成完整的廢舊物資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系統,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各項資源、環境指標達到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標準,成為引領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示範區。
為適應曹妃甸全面開發建設的需要,2005年10月8日,經中***河北省委批準,曹妃甸工業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從此曹妃甸開發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2008年,唐山曹妃甸新區成立!
從2005年開始,唐山曹妃甸正式拉開大規模開發建設序幕。25萬噸級礦石碼頭,煤炭碼頭,30萬噸原油碼頭都已投入使用;同時,很多高新技術工業也大量落戶唐山曹妃甸,曹妃甸的投資大體為壹天4億元!2008年起,唐山曹妃甸工業區開始進入大規模產業聚集的快速發展時期!
2009年,唐山市曹妃甸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1100億元,2010年將完成1600億元,僅2010年3月九集中開工了800余億元的項目!
唐山曹妃甸新區開發建設是我國十壹五期間(2006-2010)全國最大的項目集群,2020年前的十五年左右唐山曹妃甸新區(主體為曹妃甸工業區)計劃完成開發建設總投資將達到20000(2萬)億元,2010年唐山曹妃甸新區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1500億元,財政收入將達到150億元,港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50平方公裏。
2008年9月"兩會壹節”(第十壹屆唐山中國陶瓷博覽會、唐山·曹妃甸臨港產業國際合作會議和第六屆中國評劇藝術節)首次分別在唐山市中心區和曹妃甸國際會議中心兩地舉辦,規模和影響力將是空前的。2008年起,唐山將打造國際化陶瓷知名展會和面向環渤海、走向世界國際投資合作平臺。
2008年唐山首次同期舉辦唐山·曹妃甸臨港產業國際合作會議。會議為唐山企業與國內外嘉賓、客商搭建謀求臨港產業發展的國際投資平臺。唐山·曹妃甸臨港產業國際合作會議會址選在唐山曹妃甸渤海國際會議中心,“這個會議中心的規模和將來的影響可與海南的博鰲相比。會議中心建成後將形成南有博鰲,北有唐山曹妃甸渤海國際會議中心的局面,它也將成為北方非常突出的壹個國際會議會址。”
唐山和瑞典意大利新加坡荷蘭等合作的唐山曹妃甸國際生態城現在正在大規模建設,預計2015年可以聚集80萬左右人口,2020年可以聚集120萬人口,成為繁華富裕的現代化大都市,這座由智慧的唐山人民建設起來的高度富裕的大都市是壹座未來之城,回答了中國乃至世界壹百年,甚至二百年後城市發展模式!
這是壹座神奇的沙島,這又是壹片承載著夢想和希冀的熱土!
壹個中國未來的“鹿特丹”,壹座生態、新型、現代的工業園區和濱海城市,將在渤海之濱誕生、升起、騰飛!
曹妃甸論壇
首屆曹妃甸論壇2009年10月15日至17日(周四至周六)在曹妃甸渤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會期三天。
論壇以政府官員、中外城市市長、知名企業及專家學者為主要對象。國際嘉賓擬邀請部分國際政要及知名人士、聯合國有關機構代表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負責人、環渤海及東北亞周邊國家城市及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城市市長、對華友好的經濟界專家學者、世界500強企業代表參加。***邀請國內外嘉賓約300人,其中外賓約100人。
[編輯本段]3、地理位置
唐山曹妃甸毗鄰京津唐大都市群,又名“渤海明珠”。距唐山市中心區80公裏,距北京220公裏,距天津120公裏,距秦皇島170公裏。交通便利發達,鐵路有京山、京秦、大秦等國鐵幹線東西貫通,唐遵、卑水、漢南、灤港4條國鐵支線南北相連;公路與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和正在建設的沿海高速、唐承高速互通。從國際海運看,曹妃甸港區25萬噸級礦石碼頭實現了國內外通航,距韓國仁川港400海裏,距日本長崎680海裏、神戶935海裏,與礦石出口國澳大利亞、巴西、秘魯、南非、印度等國海運航線也十分順暢,構成了運輸便捷、成本較低的海陸壹體化的交通運輸體系。
[編輯本段]4、氣象條件
唐山曹妃甸地區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特征。極端最高氣溫36.3℃,極端最低氣溫-20.9℃,多年年平均氣溫11.4℃。多年年平均降水量554.9mm,最大年降水量934.4mm,最大壹日降水量186.9mm。降水多集中在夏季,6~9月的降水量為408mm,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4%。
曹妃甸地區冬季盛行偏西北風,頻率為47%,平均風速為5.1m/s;春、夏季盛行偏南和東南風,頻率為49%和64%,平均風速為5.1m/s和6.6m/s;秋季多偏西南風,頻率為34%,平均風速為4.9m/s。海域受臺風(熱帶氣旋)影響不大,平均每三年出現壹次,但有時壹年可發生兩次。據統計臺風(熱帶氣旋)僅發生在7、8月份,臺風(熱帶氣旋)期間的風速可達25m/s,並可引起附近海岸較大幅度的增水。
曹妃甸地區能見度低於1km的霧日數平均每年有9d,多發生在11月~翌年2月,此期間霧日約占全年的77%;最長連續霧日數為3d。年平均相對濕度66%,7月份相對濕度較高,為79%;11月份相對濕度最低,為60%。
[編輯本段]5、水文條件
1、潮汐
曹妃甸海域的潮汐性質系數為0.77,屬不正規半日混合潮。最低潮面在當地平均海平面下1.77m,在黃海平均海平面下1.71m。
2、波浪
曹妃甸海域的常浪向為S,頻率10.87%;次常浪向為SW,頻率7.48%;強浪向為ENE,最大波高4.9m,該方向波高H4%≥1.5m的出現頻率為1.63%;次強浪向為NE,最大波高4.1m。
3、潮流
曹妃甸海域潮流性質為不規則半日潮流,運動形式基本呈往復流,其流向與海底地形有密切關系。在淺灘外側基本與岸線壹致,漲潮時的流向在曹妃甸甸頭西側向西而略偏北,東側向西略偏南;落潮流向則反之,在甸頭以西流向東略偏東南,甸頭以東流向東略東北。
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凍,島前500米水深即達25米,深槽達36米,是渤海最深點;-30米等深線水域東西長約6公裏、南北寬約5公裏,是渤海沿岸唯壹不需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30萬噸級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峽延伸,有壹條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黃海。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結合,形成了建設大型深水港口無與倫比的優勢,使曹妃甸成為“鉆石級”港址。
曹妃甸腹地華北、西北、東北地區物產豐富,尤其是環渤海地區產業布局集中,經濟基礎雄厚。直接腹地唐山是壹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沿海現代化大都市,也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在工業文明的進程中,唐山曾誕生了中國第壹座機械化礦井、第壹條標準軌距鐵路、第壹臺蒸汽機車、第壹桶機制水泥和第壹件衛生陶瓷,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和“北方瓷都”。特別是震後30年來,唐山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已經探明的各種資源煤炭62億噸、石油27億噸、鐵礦石57.5億噸、石灰巖9億噸、天然氣1000億立方米、黃金9噸、原鹽300萬噸,探明可開采的礦產資源品種達47種;形成了以煤炭、鋼鐵、電力、建材、機械、化工、陶瓷、紡織、造紙、食品為主導的十大支柱產業,聚集了開灤煤礦、唐山鋼鐵集團公司、唐山機車車輛廠、冀東水泥集團、唐山三友堿業集團、惠達陶瓷集團等壹批國內外知名的大型骨幹企業,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走在了河北省的最前列。同時,唐山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尤其是從事機械加工、裝備制造等方面的技術工人數量大、水平高,加之京津的巨大人才儲備和強大的研發能力,都為曹妃甸開發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術支撐。
曹妃甸水資源可供量相對充裕,引灤河9.5億立方米入唐供水系統為主水源,引桃林口水庫3.92億立方米入唐供水系統為輔助水源,再通過海水淡化等措施,可滿足曹妃甸港區和臨港工業區的用水需求。島後方灘塗廣闊且與陸域相連,淺灘面積達450平方公裏,為臨港工業和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間。發展工業所依賴的資源組合條件好,腹地的煤炭、石油、鐵礦石、原鹽等資源豐富,產業的區域配套能力較強,適合大規模、高密度發展現代重化工業。
立足於為曹妃甸全面開發建設創造條件,從2003年開始啟動了曹妃甸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曹妃甸工業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公路工程,連接唐港高速與曹妃甸工業區的青曹公路為壹級公路,總投資5.6億元,全長52.3公裏, 2002年9月開工,2005年10月全線通車;連接工業區與陸域的壹號路,總投資8億元,全長19.5公裏,2003年3月開工,2004年5月全線貫通,2006年7月通過拓寬改造實現雙向八車道路通燈亮;西通路路基2006年6月全線貫通;北環路正在加緊施工;全長61.61公裏的唐曹高速公路將於2006年底開工建設,2008年8月竣工通車。遷曹鐵路工程,總投資48億元,全長222.7公裏,主要承擔我國“北煤南運”和疏港任務,2005年10月21日開工,2006年底竣工通車,近期年運量5000萬噸,遠期達到2億噸。供水工程,總投資7.8億元,全長95公裏,於2003年9月開工, 2006年10月試通水成功,具備了向工業區供水的能力。近期年供水能力達到8200萬立方米,遠期1.8億立方米,同時啟動了凈水廠和汙水處理廠建設。供電工程,壹期110千伏線路總投資約2億元,於2005年7月6日開始供電,二期220千伏變電站工程2006年年底開工建設。通訊工程,開通了固定電話和寬帶業務,無線通訊信號覆蓋全島。2008年整個工業區已形成陸域面積110多平方公裏。
在曹妃甸沙灘上,建造著壹座玻璃鋼燈塔,是目前以玻璃鋼為主體材料建造的世界最高燈塔。該玻璃鋼燈塔自1998年9月建成使用以來,工作正常可靠、性能優良。
燈塔外形為圓柱形和圓臺形組合,燈塔外部設兩個工作平臺,頂部設壹個工作平臺,下部分層設3個門,頂部設壹個人孔,塔體上設若幹個觀察窗,內部設若幹個工作平臺和休息室。燈塔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源及航標設備。塔體采用分段組裝結構,每段又分若幹片弧形板,各段之間和各弧板之間采用內法蘭聯接。這壹結構使得每壹單元重量較輕林積較小,便於運輸和安裝。塔體以玻璃鋼為主體材料,輔以鋼及其它材料復合制造而成。基礎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若幹鋼管樁深入到了沙灘底層的巖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