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什麽時候有無人機的
中國的無人機是1966年12月6日,長空壹號首飛成功。
1960年代,由於蘇聯援助的取消、專家的撤離,解放軍空軍試驗用的拉-17無人靶機嚴重缺失,國家下決心搞自己的無人靶機,從而促生了長空壹號 。
長空壹號(CK-1)高速無人機由位於巴丹吉林沙漠的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二站在1965年~1967年成功定型,主要負責人是被譽為“中國無人機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趙煦將軍。
1966年12月6日,長空壹號首飛成功。實際上長空壹號就是仿制拉-17的產品,從開始仿制到總體設計成功用了三個月。後轉由南京航空學院具體負責,曾由中航二集團的常州飛機制造廠負責生產。在南航,該機型於1976年底設計定型,總設計師為該校的郭榮偉。早在60年代末,該所開始了無人機的研制。長空壹號研制成功後,在我國空空武器等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英文縮寫為“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或者由車載計算機完全地或間歇地自主地操作。 [1]
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無人機往往更適合那些太“愚鈍,骯臟或危險”的任務。無人機按應用領域,可分為軍用與民用。軍用方面,無人機分為偵察機和靶機。民用方面,無人機+行業應用,是無人機真正的剛需;目前在航拍、農業、植保、微型自拍、快遞運輸、災難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