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散水?
“散水”壹詞最早源於建築術語,是指建築的室外墻腳以下部分的構造。為了保護墻基不受雨水侵蝕,人們常在外墻四周將地面做成向外傾斜的坡面,以便將屋面的雨水排至遠處。這部分的構造,就稱為“散水”,是用以保護房屋基礎的有效措施之壹。
散水的壹般要求:散水的寬度應根據土壤性質、氣候條件、建築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確定,壹般為600mm~1000mm。
當屋面采用無組織排水時,散水寬度應大於檐口挑出長度200mm~300mm。為保證排水順暢,壹般散水的坡度為3%~5%左右,散水外緣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
擴展資料:
必要性
建築設計規範及給排水設計規範中都沒有明確要求壹定要設計散水溝,但是散水是必須做的。因為建築需要散水來保護建築的基礎不被侵蝕,防止發生不均勻沈降等現象。
對於幹旱地區來講,每年的降雨量很少,且不會出現非常強的暴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不設置散水溝;但是對於降雨量較多的地區,則應當設置散水溝對雨水進行有組織排放。
實際上對於高層建築來講,雨水在打到建築側面時會向下產生徑流,所以建築側面也會產生很大的雨水量,在進行雨水量計算時也需要考慮側墻面積的1/2的雨水量。而建築側面的雨水是沒有辦法進行收集的。
百度百科-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