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汽車行業格局是否會與王興預測相同,3×4模式會有哪些車企

汽車行業格局是否會與王興預測相同,3×4模式會有哪些車企

美團王興總是喜歡跨界預測,對於汽車行業也進行過預測。

其觀點是未來汽車行業格局應當是“3+3+3+3”的組合, 分為四個陣營。

央企,壹汽集團、東風汽車、長安汽車地方國企,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北汽集團民營車企,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新勢力品牌,蔚小理

除此以外的品牌基本都是“陪跑”,湊熱鬧而已。

王興拋出這個觀點已經有三年,現在又被壹些汽車愛好者拿出來討論;究其原因是王興之前預測過威馬汽車,稱其“不行”,眾所周知,近期的威馬汽車確實走到了邊緣,央廣網的“問題車展”剛剛又點名了威馬汽車。所以王興也被視為“神預言”者,然而大多數分析師都能看到威馬的未來,這並不足為奇。

未來的汽車行業格局應當不會像其預測的這麽簡單,中國市場始終需要足夠多的廠商與品牌。

壹汽集團總能走下去,長安汽車發展勢頭良好,東風汽車卻並不理想;東風汽車是曾經的“第二汽車制造廠”,底子很紮實,背景也很深厚,可是在乘用車領域裏的東風汽車選不到有實力的合作夥伴。壹汽集團能選到大眾、奧迪、豐田,東風汽車卻只能和本田、日產、標雪、雷諾合作,這就註定了在乘用車市場裏走不了很遠;除非像長安汽車壹樣的把重心放在自主品牌的建設上,可是東風汽車的舵手似乎沒有這個戰略眼光。

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北汽集團,誰的底子最弱?

如果只看乘用車的話,貌似最先成立合資企業的北汽集團的基礎最不牢靠,現代汽車已經指望不上,依靠戴姆勒奔馳還能走多遠?整個合資汽車陣營都在下沈,BBA也不會例外。現在的上汽集團有榮威、名爵、大通、飛凡等自主品牌,雖然銷量普遍不高但是陣容足夠強大,到了合適的轉折點是可以逆轉局面的。廣汽集團旗下的傳祺和埃安表現良好,昊鉑品牌的推出會加速這兩大品牌的成長。

民營企業裏的比亞迪汽車能走很遠,即便未來還會出現銷量的波動,但是垂直整合研發模式打造出的全產業鏈的優勢是有超強容錯能力。吉利汽車的基礎也很紮實,雖然研發成果沒有那麽豐碩,但是吉利的整合能力很強,旗下的諸多品牌也能助力吉利汽車熬過壹個又壹個的艱難轉折期。

長城汽車能熬多久呢?

不評價。

新勢力品牌的裏蔚來、理想、小鵬,這三個品牌的發展勢頭都不錯,唯壹差壹些的小鵬汽車在開啟“老少相攜”的管理模式之後也會迎來轉機;但是新勢力品牌不可能只有這三個能走向成功,這太少了,已經由國資委控股的零跑汽車,產品規劃思路非常清晰的哪咤汽車,這兩家新勢力車企成功的概率也會很高。

未來還會有其他的廠商出現,且不包括傳統廠商的新品牌。

預測:

汽車行業未來的格局可能會分為三個陣營,但必定存在關聯和交叉。

國家隊,壹汽,上汽,廣汽,長安,北汽,東風民間隊,比亞迪,吉利,理想,蔚來,小鵬,哪咤,零跑等合資隊,國家隊和民間隊的中中合資企業與品牌

民營車企其實很少,長城汽車也是民營車企,所以壹度與比亞迪和吉利汽車並稱三巨頭;但未來就不見得有長城汽車了,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

國營車企和民營車企的關系不是“對立”,最終壹定會有深度的交叉與合作,其實現在就已經有了;而且當某家民營車企發展壯大到壹定程度的時候,國資控股就是絕對有必要的操作了,尤其是壹些涉及到核心機密技術和軍事工業技術的民營企業。所以王興所謂的“3333”的模式可能不太現實,最終兩類車企的融合可能會成為同壹類;而且很有可能出現因企業性質的變化而出現合並的情況,如果在商用車市場裏出現壹些震蕩的話,其提及的央企至少有壹家有可能被合並。

同時還會出現壹些有中中合資車企,這些企業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行業生態平衡或“制衡”。

中國汽車市場是年銷量可以輕松突破2500萬輛的巨大市場,這塊市場不是十家八家車企就能消化的;在市場中需要足夠多的汽車廠商的存在,需要均衡資源到十幾二十家汽車廠商,以保證行業不出現寡頭。所以中國市場中的車企不會很少,品牌壹定會很多,即便是在合資汽車敗北之後也需要維持這種格局。不過確實會有些曾經的老牌車企的消亡,未來諸如“蔚小理”這樣的車企還會出現,而且會有很多。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關註評論轉發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天和汽車科學島,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