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社會功能有哪些
舞蹈的社會功能以下:
1、娛樂觀賞功能
舞蹈是壹種表演藝術,舞者用自己的肢體完成各種優雅、高難度的動作,通過跳躍、旋轉、翻騰等動作,或身體的柔軟控制表達思想感情,精神面貌,故事情節,使人精神得到愉悅,受到感染。在古代,皇宮的貴族都把觀賞歌舞作為壹種最高的精神享受,有的沈迷其中,不理朝政,不問政事。
這種影響是消極的,頹廢的。還有些享樂主義者,把這種娛樂作為追求的目標,娛樂至上,甚至用低俗、腐朽的黃色艷舞來滿足感官的享受,以至走上毀滅之路。相反的是廣大勞動人民在艱苦的勞動之余,用積極上進、可以激勵人們進步的歌舞形式自娛或娛人,體現了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比如工人農民把自己的勞動動作編成舞蹈,勞動之余娛樂演出,工人手拿鐵錘、鋼軒做工,農民手持鐮刀收割莊稼,牧民騎馬持長鞭放牧等勞動動作舞蹈化都很引人入勝。在我們的革命軍隊中紅軍時期的鬥笠舞,抗日戰爭時期的大刀舞、鋼槍舞,延安時期的大生產運動、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等。
還有歡慶勝利的腰鼓大秧歌等等都歡快感人,鼓舞人心。即使在物質條件菲薄的情況下,我們黨靠著豐富生動的歌舞激勵鬥誌鼓舞人心,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衣食無憂,無戰亂之苦。
健康向上的娛樂更受追捧,因此交誼舞、廣場舞、街舞等等都有更多的人參與,活躍生活,娛樂身心,增強了幸福感。作為更高藝術形式的舞蹈具有更強的觀賞性娛樂性。比如我國古代的露裳羽衣舞,飛天舞、天女散花、反彈琵琶等等。
外國的芭蕾舞、踢踏舞等等。我國是壹個多名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有體現本民族鮮明特色的舞蹈,如新疆的抖肩舞,蒙族的,朝鮮族的帽子舞,傣族的蘆笙舞等都很引人入勝,令人欣喜。
舞蹈家楊麗萍的“雀之奔馬舞,藏族的“巴紮嗨”靈”,更是把孔雀的動作惟妙惟肖地搬上舞臺,把生命的靈動,自然的和諧美麗人與自然的的和諧統壹充分表達出來,觀賞這樣的舞蹈能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
有的舞蹈中融入故事情節,使其更具有觀賞性。比如天鵝湖、白雪公主等等,歌頌了真善美、表達了人類的***同感情,成為了壹種世界語言。
2、祭祀慶典功能
祭祀和慶典是舞蹈十分重要的社會功能。遠古時代,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對自身的認識都處於蒙昧期,出於對自然災害的恐懼,對大自然的敬畏,常用祭祀表達感情,與天地對話,與自然溝通。因此祭祀的舞蹈就顯得很神聖很重要。
之後歷朝歷代從廟堂到民間都有不同的祭祀儀式,以表達對神的敬畏,對代表瘟疫、疾病、災害的“惡鬼”“妖魔”的痛恨,用舞蹈動作將其驅除、消滅。祭祀表達了對醜惡的痛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古到今人們在各種慶典活動中都要用歌舞的形式來慶祝。如國家、黨的成立紀念日,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戰鬥的勝利,工程的竣工,豐收豐產等。生動活潑的舞蹈表達著人們喜悅的心情,歡快奔放的旋律激勵著人們前進的步伐。
比如壹年壹度的看節晚會、元宵晚會、國慶慶典等壹經播出全國甚至整個世界都會知道,顯示了更強大的社會功能。在這些慶典的晚會上,各種形式的舞蹈歌頌了黨和領袖的英明領導,歌頌了祖國偉大的成就,表現了人民群眾革命和建設的熱情,贊揚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
在紀念長征80周年的晚會上,頌揚長征中紅軍艱苦卓絕鬥爭的舞蹈,表現了中國人民在中國***產黨領導下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不息的長征精神。
3、交誼情愛功能
舞蹈也是傳遞友誼和愛情的語言和工具。許多內容健康的舞蹈和舞劇都是在表達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愛情和友情,頌揚著人世間感人至深的真善美的感情,同時也鞭答了假醜惡,因此使舞蹈有著極強的教育功能,能使人在觀賞時受到感動、受到震撼,從內心深處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比如我們觀看舞劇《白毛女》,至今為喜兒那種不屈的鬥爭反抗精神所感動。觀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舞,又為他們忠貞的愛情所感染。在少數民族的舞蹈中許多都是表現愛情的,男女青年通過對歌跳舞相識、相知、相愛。另外,源於西方傳遍世界的交誼舞。
更是男女之間交流感情,相互認識的直接載體,傳世百年而不衰。近些年興起的廣場舞,相同的愛好讓大家走到了壹起,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跳著,身心得到了放松,受到了鍛煉,相互之間拉近了距離。
4、融合文體功能
舞蹈強大的社會功能還表現在它融入了人們的文藝體育活動之中,進而增強了這些活動生動性、表演性、觀賞性和藝術感染力。比如唱歌,如果只是站在那兒唱會顯得很枯燥單調,配以生動活潑的舞蹈伴演,會使人感到賞心悅目,因此歌和舞成了不離不棄的搭檔,再大的歌星演唱都會以舞蹈相伴。
在我國的傳統戲曲中更是融入了許多的舞蹈元素,大大提高了戲曲的藝術表現力。比如京劇《霸王別姬》中虞姬的劍舞,《貴妃醉酒》中楊貴妃的醉舞《天女散花》中的長綢舞等等,其柔軟飄逸優美的舞姿讓人如醉如癡。
體育活動和舞蹈的結合也很緊密,使體育更受到人們的喜愛。遊泳項目中的水上芭蕾,滑冰中的花樣滑冰,體操中的藝術體操等等都是很引人入勝的體育項目,不僅讓人欣賞了體育的剛勁,還讓人領略了體育的柔美。
現在十分流行的各種各樣的廣場舞、健身操、將舞蹈和健身完全融為壹體了,既娛樂又鍛煉了身體,受到億萬群眾的喜愛,從南方到北方,從城市到鄉村,到處都可見到舞者的身影,或三人五人,或十人八人,還有的更多人在壹起,壹臺小小的音響播放音樂,大家就酣暢地跳起來。
壹派太平盛世的景象,每見此景,我的內心都會洋溢起國泰民安的幸福感。作為壹名舞蹈工作者,不管妳是編者還是舞者,還是群文工作者,都應重視舞蹈的社會功能,要通過我們的努力,擴大舞蹈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力為廣大群眾,為社會編演更多的優秀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