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五彩的醴陵瓷器的品牌文化
清康熙年間創制的壹種釉下三彩(紅、藍、青三色),又稱釉裏三彩,其中的紅和藍分別利用了銅紅色料和鈷料著色,青為用氧化鐵著色的豆青。三種顏色相互搭配,使釉下色彩更加豐富。
釉下五彩也是在青花和釉裏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業學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艷黑、赭色和瑪瑙紅等多種釉下顏料。湖南瓷業制造公司的繪畫名師和瓷業學堂陶畫班的畢業生,經過反復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運用國畫雙勾分水填色和“三燒制”法,生產出令人耳目壹新的釉下五彩瓷器。釉下五彩瓷器瓷質細膩,畫工精美,清新雅麗,別具壹格,釉層下五彩繽紛,呈現出栩栩如生的畫面,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使用價值。1909年到1911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別參展武漢勸業會、南洋勸業會和意大利都朗國際賽會,連續獲得金牌獎,醴陵瓷器開始名揚華夏,走向世界。“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就是醴陵瓷在當時贏得的良好評價。它集中了多種繪畫方法的綜合運用,但由於釉下五彩在高溫下變化多端,燒成不易,因此歷代傳器佳作極少。
醴陵釉下五彩瓷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於世。這種至高品質在陶瓷領域是獨壹無二的。它運用國畫雙勾分水填色和“三燒制”法,整體效果令人耳目壹新。在色彩運用上,它突破釉下單彩的傳統技藝,運用紅、綠、藍、黃、黑五種原色料(故謂五彩),調配出豐富多彩的陶瓷繪畫色料,講究淡雅用色的表現手法,采用雙勾分水的獨特技法,近於寫真效果,水靈通透,清新雅麗,給人以身心愉悅之感。制作成功的釉下五彩瓷花紋透過釉導溢於瓷表,晶瑩潤澤,具有很高的潔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釉下彩瓷使瓷器上的花紋有著看得見、摸不著、永不褪色。而且還具有瓷化強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強,無鉛鎘之毒,耐酸堿,耐磨損,花面永不褪色,經久耐用等特點,能同時滿足人們對於審美和環保健康的雙重要求,收藏和使用價值更高。正因為如此,醴陵釉下五彩瓷剛壹誕生就被選為清廷的皇宮禦用瓷,建國以後又專為毛澤東特制生活用瓷。形成了瓷中極品“毛瓷”,被譽為“紅色官窯”,屢屢成為國家陳設瓷、國家宴會瓷、國賓禮品瓷和國家領導人生活用瓷。成為了集觀賞性、藝術性、文化性、收藏性、投資性、實用性於壹體的珍貴藝術品。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國家權威部門2011年1月評定,“醴陵瓷器”在全國300個最具價值量的地理標誌產品排名中高居第二。近幾年來,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高品質引起廣大媒體的廣泛關註,受到收藏界的熱烈追捧。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品牌效應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1年八大家陶瓷的胡懷銀老師同周建英老師等壹起創新釉下堆彩工藝,使花鳥、蟲草更具體積感;首創積水技法,使作品色系更豐富,意境更深遠。其畫風細膩工致,清麗活潑,頗具生氣,其作品構圖簡潔,追求文人畫瓷之詩情畫意的審美意境,令人賞心悅目,將釉下五彩工藝引領至文人畫瓷新高度。 醴陵陶瓷的生產始於東漢,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縣城近郊發現有東漢制陶遺址,可知當時制陶已具相當規模。據《醴陵縣誌》記載,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廣東人廖仲威向溈山寺僧智慧賃山制瓷,並邀來同鄉技工20余人設廠制瓷,成為醴陵瓷業之篙矢。早期醴陵瓷以碗為大宗的釉下青花器,其質量與景德鎮相去甚遠,皆為粗瓷,拉坯和彩繪系壹人所為,其時瓷商稱醴陵瓷為“土瓷”,景德鎮瓷為“鎮瓷”,價格也大不相同。
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著名人士熊希齡(公元1870—1937年,湖南鳳凰人,字秉三,光緒進士,辛亥革命後擔任北洋政府總理)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實業。在日本期間,他們發現日本瓷業技術先進,產品精良。回國後,與縣人文俊鐸(公元1853—1916年,光緒十七年中舉,曾參與“公車上書”),親自深入醴陵調查瓷業。光緒三十壹年(公元1905年)向湖南巡撫端方提出“立學堂、設公司、擇地、均利”的強國富民之道和實業救國之策,主張在陶瓷工業區設瓷業學堂以發展湖南實業,得到端方大力支持。不久就獲及了清政府的同意及撥款,是年,熊希齡與文俊鐸在醴陵城北之姜灣創辦“湖南官立瓷業學堂”,熊希齡親任校長,文俊鐸任監督。學堂設陶畫、轆轤、模型三科,分速成班和永久班,永久班為學制四年,除本省師資外,還聘請有日本技師安田乙吉、大凡理吉等教員,學習內容以專業為主,兼學文化。醴陵瓷業的改良之機亦由此開始。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熊希齡又招商集股,組建“湖南瓷業公司”,熊親自擔任第壹任總理,裝置機械,建景德鎮式和日本式窯爐,公司下設圓器廠、琢器廠、機械室、電燈室、化學室等。銳意改良,致力於生產上等瓷,從此醴陵開始生產細瓷。
清光緒三十三、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間,湖南瓷業學堂研制出黑、藍、紅、褐、綠五種高火釉下彩顏料,醴陵從此燒制出名揚天下的釉下五彩瓷。
湖南瓷業公司在成立初期的十幾年中,由於不惜工本制造上等瓷器,所以出品優良、畫工精美,尤其是釉下彩陳設瓷,裝飾效果別具壹格,在當時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高峰”。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在武漢舉行的勸業獎進會上,獲得壹等金獎;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在南京紫竹林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得第壹等奏獎;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在意大利都朗博覽會上獲得最優獎;公元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牌獎。據公元1911年的《時報》報道,那壹時期,醴陵瓷器名聲極盛,“風潮所布,舉國若狂,各埠商販之來此販運者絡繹不絕”。這標誌著醴陵瓷業進入壹個輝煌時期。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湖南瓷業公司遭北洋軍閥蹂躪,制瓷機具被毀,生產停頓。後來雖也逐漸復業,但因用人不當,經營不善,以及醴陵瓷業的日益雕零,到公元1930年,隨著湖南瓷業公司和湖南模範窯業工場以及壹些商辦瓷廠的相繼倒閉,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基本停止了生產,數千瓷工失業,技工流散,技藝瀕於失傳。
新中國成立後,醴陵釉下五彩瓷像枯木逢春壹樣獲得了新生。醴陵瓷業公司和醴陵縣藝聯請出原湖南瓷業學堂圖畫速成班畢業生,釉下彩老藝人吳壽祺傳授釉下五彩技藝和培訓學徒,使中斷二十余年的釉下五彩瓷器得到恢復。1955年和1958年,先後成立了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瓷器工業公司藝術瓷廠(現為群力瓷廠),專事釉下五彩瓷研究與生產。經過多年的恢復和發展,醴陵釉下五彩瓷從生產工藝、制作規模、裝飾手法、色料品種及藝術水平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有的柴窯改為煤窯,後來發展為油窯,2000年後開始燒氣窯,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自六十年代以來,不僅醴陵群力瓷廠專門生產釉下五彩瓷,曾經還有國光、星火、永勝及本省其它地區的壹些瓷廠都生產過精美的釉下五彩瓷器,21世紀開始壹批私營企業和作坊脫穎而出,成為了生產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壹支主力軍,他們為傳播醴陵陶瓷文化,繼承和發展釉下五彩瓷傳統工藝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裝飾手法上,無論紋樣設計、色彩處理、操作技術等都較之過去有很大的進步和提高。釉下彩料也由清末的五種發展到21世紀的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灰等幾十個品種,幾乎涵蓋所有色系,加上各種復色,至21世紀已有百多個不同色相的彩料用於釉下彩裝飾。
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群力瓷廠曾先後多次承擔為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生產釉下五彩瓷器;為首都十大建築中的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工人體育館和人民大會堂的主席臺、宴會廳、湖南廳、以及釣魚臺國賓館、聯合國大廈、毛主席紀念堂等處提供釉下五彩瓷器。醴陵釉下五彩瓷作為國家用瓷和國家禮品瓷,被人們譽為“紅色官窯”瓷。
醴陵釉下五彩瓷除有青花、釉裏紅等釉下彩裝飾工藝***同之處外,由於它與其它釉下彩繪使用的顏料不同,裝飾技法也不壹樣,具有區別於其他彩瓷的鮮明特點。 第壹,無鉛毒,耐酸堿、耐磨損,永不褪色。釉下五彩的基礎顏料是用金屬氧化物或它們的鹽類為著色劑,與壹定量的矽酸鹽原料配制而成。醴陵釉下五彩顏料本身不含鉛毒,這種顏料不需要釉上顏料那樣采用含鉛很高的熔劑輔助發色和降低焙燒溫度,而是在1350—1400℃高溫燒煉中,彩料中的熔融物與熔融狀態的坯釉互相粘合著。有些人錯誤地認為醴陵釉下彩瓷無鉛毒,是由於顏料表面有層高溫釉覆蓋著,封閉了有毒物質的排出,這是因為他們不熟悉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工藝和技術。同時,覆蓋的釉層能抵抗自然酸堿的侵蝕,耐磨損、永保花色清晰、鮮艷、明亮。所以,醴陵釉下五彩瓷是壹種理想的“綠色”陶瓷。
第二、色彩繽紛、濃而不俗、淡而有神。這是釉下五彩瓷獨特的色彩效果。醴陵釉下五彩是對傳統釉下彩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其色澤極為豐富,幾乎涵蓋所有色系,而且每種顏色還因為制作工藝和原料的不同具有差異,經窯變後產生的色澤變化更為豐富。因此,這種釉下彩裝飾構圖設色不拘壹格,裝飾手法多樣,裝飾效果多姿多彩,既可表現各種單色效果,也可繪制色彩斑孄的紋樣,或瑰麗,或淡雅,正所謂“淡妝濃抹總相宜”。
第三,畫面光亮平滑,清雅明快,晶瑩潤澤,具有飽滿的水份感。由於醴陵釉下五彩采用了壹些特殊的裝飾技巧,如雙勾分水法,使色彩平坦無痕,色彩濃淡過渡自然,再加上高溫燒結後的釉層,使畫面平坦光滑,有如玉壹般的潤澤和光彩。給人靜中有動的感覺,看得見、摸不著,美中藏秀,光影閃動,令世人驚贊。
第四、裝飾紋樣造型簡練,結構嚴謹。醴陵釉下五彩瓷從歷史到現代,其裝飾構圖的顯著特點之壹是紋樣造型簡練、結構樸實嚴謹。這壹特點的形成與它特有的那種雙勾分水彩飾技法有著密切的聯系。醴陵釉下五彩彩繪中最常用的壹種技法,像工筆國畫,先用線條勾勒圖形輪廓,再以分水法(又叫灌水法)填以色彩,並且分水不僅要求色彩平坦,而且要重選出多種層次,運用罩色與接色等多種技法,使圖案呈現出豐富的色調,這就要求操作者具備相當的線條功力和高超的填色技巧,而構圖的簡練,結構的嚴謹是實現這壹理想裝飾效果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