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電影的名字叫

電影的名字叫

妳說的是北野武的《座頭市》!

中文片名:座頭市

英文片名:Zatoichi

導演/編劇:北野武

主要演員:北野武 飾 座頭市

淺野忠信 飾 服部源之助

橘大五郎 飾 藝妓

大家由佑子 飾 藝妓

岸部壹徳 飾 銀藏

原 著:子母澤寬

類 型:動作/劇情/犯罪

片 長:116分鐘

發 行:松竹電影制作所/北野館

上映時間:2003年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座頭市》:田園暴力交響詩

終於等來了這部電影,壹部唯壹讓俺像《殺死比爾》壹樣期待的電影。

同《殺死比爾》壹樣,這是壹個主線非常簡單的故事。北野武究竟要給這樣的老片新拍賦以什麽樣的風格呢?看完電影後,俺感覺本片有著令人快意恩仇的暴力美學,更有鄉土關懷的親切感;北野武以他感性而直接的手法,為我們譜寫了壹曲主題為鋤暴安良的田園暴力交響詩。

很顯然,北野武不想割斷大家對老版《座頭市》系列的親切感情。壹個老的電影系列,之所以能拍那麽多續集,而且廣受歡迎,至少是承受了壹代人的記憶的。在本片開拍初期,曾有鐵桿FANS聯名上書劇組,對北野武的新版《座頭市》能否對得起影迷的感情表示強烈懷疑。這種懷疑是有道理的,以北野武壹貫的搞怪求新風格,這次還不定給古老的盲劍客帶來什麽新花樣呢!

不過,在看完了這個新版的《座頭市》之後,不知日本本土觀眾是如何想的,反正個人覺得那種經典老片的親切感還是撲面而來。在所有26部老版的《座頭市》中,俺也只看過廖廖幾部,所以僅能以這幾部的風格來和新版對比。可以說,新版在鄉土親切性上完全不比老版遜色。電影的主人公——盲劍客座頭市本來就是個很市井的同誌,比起王大師鏡頭下那位囔囔著要看桃花的小資同行來,座頭市簡直粗俗不堪;相貌比不上俺們全世界有名的“電眼”自不必說了——人家即使演瞎子也照樣電得妳欲仙欲死;就算是同樣愛喝點小酒,阿市也只能摸索著排出四文小錢,要壹壺最家常的店產清酒,估計壹輩子連“醉生夢死”這麽曖昧的詞都沒聽說過,更不用說喝到同名的酒了。

然而,這種看似粗俗的“市井味”,正是座頭市成為民間英雄的根本,也是鐵桿影迷能感受到的親切性之最大來源。北野武版的新片最大程度地還原了這種親切性:座頭市仍然是那麽“不長進”,按摩、賭博依然是他表裏如壹的兩大職業;走街竄巷遇到的不是市井無賴、風塵女子,就是瘋漢癡兒、半老村婦;即使是體現他最神勇壹面的對手們,也壹如既往的屬於“城鄉結合地帶”的“小規模流氓犯罪團夥”,上不了大臺面。習慣了老美腐爛大片、歐洲精致小片、香港野心黑片的觀眾,可能覺得這樣的故事與場景太老套;但對老片的影迷來說,彼情彼景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心靈鴨湯。

外景選擇、場景布置等顯而易見懷舊的方面俺們就不用多說了,鄉土親切的神韻固然和視覺表現形式有關,但更能勾起“勝新”迷們溫馨回憶的,還是座頭市的行事作風和其他小人物的表現。原版《座頭市》就很好笑,簡直可以看作是動作喜劇片,而座頭市本人其實也是個很有幽默感的老頭。這壹方面體現在肢體語言上——因為眼睛看不見,不管其他感官是多麽靈敏,座頭市總會鬧很多笑話。記得老版有壹集的開頭,壹個村婦在被人搶錢後突然“發作”,他竟然熱心地去幫人家接生,那手忙腳亂、瞎頭瞎腦的樣子,是任何人都忍俊不禁的。北野武版的座頭市同樣搞笑,其實不用他多說話,只要他微低著腦袋,發出不好意思的笑容的時候,座頭市的那股憨厚勁就出來了。同樣是拿眼睛來自嘲,片中那個描眼的鏡頭以及片尾的抖包袱,都能讓人笑到絕倒,北野武還真沒落下他說相聲的功夫啊。其他與老版類似的,還有賭徒以為學座頭市聽色子能贏,結果閉上眼睛亂猜;還有影片中除了出現日本傳統的醜角表演外,還有以插諢打科為主要目的的配角,所有喜劇色彩的展現方式都是比較市井傳統的,可以想象念舊的日本人看得滿心歡喜的情景。

但是,北野武是絕對不會滿足於復制經典的;其實,即使是對於老版的忠實觀眾來說,完全地重復雷同的細節也是無法忍受的,不管北野武如何精益求精,他和勝新太郎始終是不壹樣的。與其不倫不類地懷舊,不如適當地凸顯時代銳意,從而創造懷舊與新奇的雙重體驗。

所謂時代銳意,觀眾感受最直觀的,肯定是主人公座頭市的造型了。其實北野武也沒改動什麽,只不過在頭發上做了點手腳而已——江湖傳聞那是金色的,可實際看起來是有點發白的那種淺金色,所以只能稱為“腦白金”。初看起來,這壹出格的發型似乎與影片的古裝風格不符,但誰說武士浪人就要長發盤髻呢?實際上,勝新太郎在舊版中也經常頂著個短得不能再短的“寸頭”,要說出格的話壹樣出格。所以,北野武基本上還是承襲了座頭市在日本民間傳說中的特殊性,並賦予他更銳利的形象而已。

如果說人物形象的與時俱進只是增添影片吸引力的壹個噱頭的話,影片在場景調度與氣氛營造上的張弛有力,就帶來老版所沒有的視覺和心理沖擊。俺壹直希望看到壹部比較快意的武士片:劍要快、人要狠,而鏡頭壹定要穩、場景過度壹定要順滑,這樣才能讓人興奮得臉部充血。老版《座頭市》系列之所以在日本武士電影史上是座豐碑,是因為創造了座頭市獨特的形象和他獨特的劍術。但人都是不滿足的,我總是希望座頭市快劍掠起的殺氣應當更驚心動魄壹些。前段時間炒得火熱的《少女殺手阿墨》,“百人斬”的場面倒是有了,但無形殺氣不足,顯得過於表面化;何況那小姑娘明顯功底不足,壹看她那輕飄飄的動作,就知道是場做秀而已。

新版《座頭市》中的動作場面並不是很多,但壹開始就讓人領略了什麽叫淩厲的殺氣。在電光火石般的壹擊後,配以壹個抖劍的慢鏡頭,座頭市“史上最強”的殺氣刺激得人熱血沸騰,至少小生是這樣的。以後的幾場打鬥場面都充分體現了日本武士刀法“凝氣聚神、壹招決生死”的特征,在精彩的場面調度和沈穩而精致的鏡頭下,影片的鬥劍場面給觀眾帶來的氣勢與淩厲並重的感覺,也許只有在讀古龍小說或者看《浪客劍心》動漫時才會有。而古龍的筆意有很多借鑒了日本武士小說的風格,可以說新版《座頭市》完美地再現了本來就屬於古劍道的神采。這當中,CG技術的修飾是功不可沒的,在老版中我們看到勝新太郎的劍已經是非常之迅捷了(順便崇拜壹下勝新太郎),但還是給人以人力所及的感覺,新版由CG渲染的特效,真正讓人領會到“閃電劍”的威力。更讓俺意外的是,北野武索性連飆血的鏡頭也用CG來處理,揚棄了傳統的日式噴血法:少了份誇張,多了份暴力美感,個人以為更符合影片的暴力美學的說;反正每次看到日式噴血法,不管是日本人自己鼓搗的,還是昆汀借用的,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據說制片公司當初找北野武拍本片的時候,北就說這部戲壹定要按照自己的意圖來;他所說的“意圖”當然不僅僅是用新形象新技術來包裝壹下“裝舊酒的新瓶”,事實上,這個“酒”的醇香也是以他自己的風格釀造出來的,顯示出與老版截然不同的北野武特色。

最明顯的,北野武塑造的座頭市性格就和勝新太郎的老版有很大不同。老版的座頭市,基本上是個熱情開朗、助人為樂的老好人,往往在逼不得已時才拔劍;而北野武版的座頭市,和他以往的暴力角色壹樣,出手冷酷無情、絕不留活口。如果說勝新太郎的座頭市基本上還算是風塵遊“俠”的話,那麽北野武的新版則更加率性而為、善惡僅憑壹念之間。這種形象設定,無疑是和北野武本人的氣質比較符合的。除了壹本正經展現殘酷暴力,他更是個搞笑能手,因此,影片中的不少鏡頭也帶有強烈的“北式幽默”。例如有兩次表現愚蠢的流氓劍客拔劍或揮劍時誤傷同伴的鏡頭,很是惡搞;其他諸如從梁上掉下來的劍、那打中自己人的手槍、那突然冒出來的持矛傻小子等,總是在人不經意的時候被幽默撞了壹下腰。

不過,個人覺得最能彰顯北式特色的,還是本片的節奏控制和敘事風格。也許是因為不是電影科班出身,北野武的導演風格追求自在的感覺,少了許多學院派琢磨的痕跡。過去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突發式的暴力”,但在本片中,個人感覺最深的,卻是他那毫無征兆的剪輯手法。例如影片開始沒多久,服部源之助夫婦和藝妓“姐妹”同時出現在壹個畫面中,還沒等觀眾看清楚人物,下壹個鏡頭就切到了服部充殺人而妻子在壹旁觀望的場面,接下來對那“姐妹”倆,也是用同樣的剪輯手段插入另外的畫面。這樣突然、直接、簡單的剪輯方式,可能壹開始給人不太適應,因為“誘導式”或“聯想式”剪輯更符合人的思維方式;過於突兀的剪輯往往令人無法產生聯想或產生錯誤的聯想。例如,片頭這壹段就很可能讓人鬧不清插入的片段到底是前壹個畫面的將來、還是過去了的事情;而且由於影片剛剛開始,插入的片段太短,觀眾壹時難以將所有出現的畫面建立起邏輯聯系。然而,如果反過來看的話,這樣直白而毫無暗示性動作的剪輯,恰恰勾起了觀眾的好奇心:觀眾知道那些插入的內容和人物有關,但卻不知道在時間上是怎樣的邏輯關聯,以及這些內容在整體情節的演進中又起什麽作用等等。這樣壹來,就比明白告訴觀眾那是關於人物的最近經歷要有趣得多。同樣的剪輯模式在影片中還有好幾處,有的是“閃回”(如座頭市回憶雨中殺人),有的算是“前瞻”(如服部在腦海中預演和座頭市的決鬥招式),有的是平行蒙太奇(服部決鬥與妻子自殺),每次出現都毫無兆頭,完全和流行的剪輯手法以及觀眾的思維定勢不同。

仔細想想的話,這樣直接、突兀的剪輯手法又有何突兀的呢?為什麽壹定要將鏡頭推進到壹個眼部的特寫、做足了暗示說角色正在思考之後才可以插進壹個關於他思考內容的畫面?其實,人的自然思維往往具有很大的跳躍性,更重要的是,思維的跳躍不壹定需要有多大的動靜。對於“突發式剪輯”的偏愛(他在以前的作品中就用過多次了),只是表明北野武喜歡依據自己的感性來拍戲,而且他的表現手法又是那麽簡約直接,這使得即使像《座頭市》這樣的老片新拍作品,也顯示出自由創作的樂趣來。更何況,那些零星突兀的插入段落,仔細回味起來的話,又是與影片的整體敘事結構相統壹的,只不過更加即興、隨意壹些。

事實上,正得意於這樣的自由之心,北野武才能融合鄉土親切感、時代銳意與個人風格於壹體,使人既有重溫舊夢的溫馨,又有體驗新奇的興奮,同時,以感性為基礎的直接而簡約手法的采用,又使編導的創作意圖更容易感染觀眾。

不妨以片中所謂融合程度最大的配樂與舞蹈為例。之前聽很多人都在談該片音樂與舞蹈風格的鬼馬,很是古今結合、土洋合奏的說。俺對樂器的認識就和座頭市對最後那塊石頭的認識壹樣,因此俺更關註音樂與畫面的配合。如果大家看得仔細,聽得仔細的話,會發現影片中很多勞動的場面都應和著音樂的節奏。第壹處農人鋤地的聲音與節奏,充當了背景敲擊樂之間的和聲;第二處在影片中段,有幾個農民在雨中戲耍,光腳板與泥巴踏合之間發出來的聲音,分明是踢踏舞的旋律;而臨近結尾時,村民們幫助蓋房壹段,各種勞動工具簡直都成了樂器,每壹下錘擊都對應著敲擊樂,而刨子、鋸子的每壹次推拉都正好成為背景音樂的伴奏。

這樣和諧的對應,恐怕不是巧合,而是北野武有意為之。聽旋律的話,這幾處的曲調都是活潑歡快的,聯系到當時這些場景的人物都是勞動中的農民,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斷北野武是在借機歌頌勞動人民呢?是的,勞動人民,這個詞俺仿佛已經壹千年沒用過了,顯得那麽陌生;但壹旦寫出來,卻又是那麽親切。我們已經知道,座頭市是個市井英雄,說白了就是勞動人民的英雄,在老版系列中,他也是壹直在為善良普通的老百姓而同各種惡勢力做鬥爭。雖然這個新版的座頭市沒有老版的那麽積極主動,但是讓他碰上了,他還是會管到底的。

如此壹來,俺就理解了影片的結尾要來那麽壹段農人慶祝的晚會,更特別的是為什麽古代的農民跳起了現代的踢踏舞?需要理由嗎?北野武所說的,農民勞作而歌、歡快而舞,是非常自由的形式,誰說他們就不能踢踏了呢?從這個意義上說,北野武為影片裝飾時代的銳意也好,融入個人的強烈風格也好,不都是為了更表現座頭市的鋤暴安良嗎?電影結尾聯歡跳舞場景時有壹個細節:那“姐妹”倆變回了家庭慘案發生之前的樣子接著又變回來,不過笑容壹樣輕松快樂。在老版《座頭市》的每壹集結尾大家都可以這麽輕松壹下,因為邪惡又少了壹些,我們離幸福也更近了壹步。“我雖努力睜大眼睛,可什麽也看不見哦~~~”座頭市最後仍不忘調侃壹下,他的語氣在俺聽起來卻包含幸福的味道。

正如同電影裏的座頭市外冷心熱,對勞動人民充滿了感情壹樣,現實中的北野武也把他對鄉土、對人民的感情融入進了這部電影。這也許不是他風格最強烈的作品,但絕對是他所執導的最“日本”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