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禁用日本水產品?
中國禁止進口日本海產品後,俄羅斯立即尋求增加對中國的海產品出口配額。不好的兆頭是,中國在那時宣布禁止從俄羅斯進口家禽。五年前令中國損失萬億元的非洲豬瘟,俄羅斯也脫不了幹系。俄羅斯大部分海產品產自於緊鄰日本的遠東,與日本海產品生活在同壹片海域。
東方大國抗議日本核汙水排放,並禁止進口日本海產品,激起了國內外的驚濤駭浪。
據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報道,得知中國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的消息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立即回應稱,“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交涉,要求立即撤銷”上述措施。中國駐日大使則毫不留情面地回應稱:責任完全在日方,日方應該反躬自省。
在國內,我國表示強烈反對並宣布禁止進口日本海產品之後,各大小媒體掀起了討伐日本輿論戰,但絕少科普基本常識,各地出現了搶購食鹽、拒絕日本產品、拒絕日本餐館、同時拒絕消費壹切海產品的超範圍情緒波動。
8月24日某網絡的壹個調查顯示,已經有68.4%的接受調查者明確表示,今後不再食用海產品。
圍困於俄烏戰爭,俄羅斯各種產品被歐洲和越來越多的國家拒絕的俄羅斯人,面對難以銷售的產品和壹落千丈的經濟正在發愁,突然傳出東方大國禁止購買日本海產品的消息,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立即勾起了俄羅斯人無窮無盡的貪欲。
壹、中國禁止進口日本海產品後,俄羅斯立即尋求增加對中國的海產品出口配額
8月26日的阿拉伯電視臺( alarabiya)報道稱:俄羅斯希望在中國禁止日本進口海產品之後,能夠大幅度增加對中國的海產品出口。
俄羅斯食品安全監管機構Rosselkhoznadzor表示,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水產品供應國之壹,有894家俄羅斯公司獲準向中國出口海產品。2023年1月至8月期間俄羅斯水產品出口的壹半以上都在中國,主要品種是鱈魚,鯡魚,比目魚,沙丁魚,鱈魚和螃蟹。
在其中的壹份新聞稿中,Rosselkhoznadzor表示正在與中方溝通,尋求增加出口商和出口配額的數量。
Rosselkhoznadzor 急切地表示:“總體而言,中國市場對俄羅斯水產品很有希望。我們希望增加經過認證的俄羅斯公司和船舶的數量,出口中國產品的數量及其範圍 “。
為了達到這壹目的,Rosselkhoznadzor已經要求俄羅斯外交部和商務部提供協助,計劃與中國就海產品安全問題進行對話,並完成就俄羅斯向中國供應更多海產品的協議與中國進行談判。
據俄羅斯漁業機構稱,俄羅斯去年出口了230萬噸海產品,價值約61億美元,約占其總漁業產量的壹半,中國、韓國和日本是俄羅斯海產品最大的海外市場。
雖然中國宣布因核汙水禁止進口日本海產品,但俄羅斯並未同步跟進。Rosselkhoznadzor表示,俄羅斯的應對是加強對日本海鮮進口的檢測,但並不會禁止進口。
二、不好的兆頭,中國也宣布禁止從俄羅斯進口家禽
俄羅斯的計劃可以理解。看到日本海產品從中國退出,希望能用俄羅斯海產品來占領更多的中國海鮮市場。
但是,俄羅斯食品的風險在中國市場比日本食品更具風險。就在8月24日,中國海關在沒有過多解釋的情況下,已經部分限制從俄羅斯進口禽肉。
俄羅斯官方媒體 Vedomosti援引俄羅斯出口商的消息報道稱,自8月24日起,中國禁止從四家大型俄羅斯企業進口產品:涅文諾梅斯卡亞和布拉戈達嫩斯卡亞家禽養殖場、特卡喬夫農業綜合體和蒂馬舍夫斯卡亞家禽養殖場。
據俄羅斯出口商Rosselkhoznadzor代表稱,該機構要求中方澄清引入限制的原因,但尚未收到答復。同時,在受限制的企業經營的所有三個地區(斯塔夫羅波爾和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以及薩馬拉地區),沒有家禽流感病例,也沒有傳播的機會。
Vedomosti稱,對於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家禽進出口,規定的供應條件是簽署獸醫協議和出口證書。此外還有壹個額外的互動協議。
根據該文件,如果在工業企業中檢測到兩種感染的病竈——新城疫(鳥類假瘟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羅塞爾霍茲納佐爾,俄羅斯有義務通知中國並禁止裝運出口。但是,在俄羅斯部門8月18日至8月24日期間的綜合信息中,沒有關於這些類型疾病爆發的數據。
Vedomosti稱,由於停止進口的原因尚不清楚,因此無法預測恢復家禽向中國市場出口的期限。
中國是俄羅斯家禽出口的主要市場。根據Imit機構的數據,俄羅斯2023年1月至5月出口的10.9萬噸雞肉中,中國占52.1%。創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納塔利婭·納紮羅娃(Natalia Nazarova)說,出口產品的很大壹部分是雞爪。
三、五年前令中國損失萬億元的非洲豬瘟,俄羅斯也脫不了幹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幾年,非洲豬瘟在我國多地不時、反復爆發,對豬農和養豬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2019年9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在壹個豬業論壇上表示,“據推算,國內非洲豬瘟的直接損失有壹萬億,這還不算產業鏈的上遊和下遊”。
2018年9月8日的“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稱,自2018年8月以來,沈陽沈北新區、鄭州經濟開發區、連雲港海州區、溫州樂清市、蕪湖南陵縣等地先後發生多起非洲豬瘟疫情。且顯示出有大範圍傳播的趨勢。
報道稱,從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的角度看,這壹次在我國各地爆發的非洲豬瘟,大概率來自俄羅斯。
證據之壹是俄羅斯自2007年發現非洲豬瘟以來,疫情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持續爆發並向周邊國家擴散, 2017年3月27日,俄國遠東地區的伊爾庫茨克州又發生多起非洲豬瘟疫情,***有40只家豬感染並全部死亡。從地理距離來看,伊爾庫茨克州距離蒙古國只有約100公裏,距滿洲裏有約1000公裏。
證據之二是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博士戈勝強等人在2017年第12期的《微生物學通報》上發表的《非洲豬瘟在俄羅斯的流行與研究現狀》顯示,2007年俄羅斯發現非洲豬瘟不過是某地區零星爆發,但到了2017年就呈燎原之勢了。
證據三是基因測試顯示,中國非洲豬瘟疫情的病毒株部分基因序列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2017株的相應序列完全壹致。
實際上,由於俄羅斯的非洲豬瘟持續不斷,在2015年中國海關就出臺了俄畜牧產品進口禁令,禁止從俄羅斯進口豬的所有產品。然而,2016年5月初,俄羅斯方面再次請求中國取消對俄豬牛肉產品進口的限制。
四、俄羅斯大部分海產品產自於緊鄰日本的遠東,與日本海產品生活在同壹片海域
據吉林省標準研究院”吉林ETO/TBT通報預警平臺“在2023年3月28日刊登的《俄羅斯擴大對中國海產品出口的供應品類》壹文披露的消息,截止2022年底,俄羅斯海產品出口量230萬噸,價值61億美元。其中,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了56.6萬噸的海產品,價值15億美元,占其海產品出口總量的四分之壹。
該文章還進壹步披露稱,俄羅斯出口的大部分海產品,主要來自遠東地區和北方盆地,在這些地區捕撈的物種包括綠青鱈、鯡魚、鮭魚、真鱈、比目魚、黑線鱈、螃蟹、蝦和魷魚。
從俄羅斯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俄羅斯東部、北部、西部都鄰海,但西部與北部的緯度極高,海面多數時候都被冰封,無法作業捕撈。因此,其海產品主要來自於日本海相鄰的遠東地區。
俄羅斯監管機構在回應日本核汙水排放事件時也表示,俄羅斯70%的海鮮捕獲自遠東地區,其水流方向以及與日本海域相鄰,將無法防止被汙染,但俄羅斯監管機構將加強對俄羅斯船只捕獲的海產品的檢測。
8月24日,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Rosselkhoznadzor太平洋辦事處的采訪報道稱,俄羅斯監管部門將加強對在俄羅斯水域捕獲的海鮮的放射性控制,鑒於這些海鮮距離福島相對較近,將測試選定樣本的輻射水平。
由於俄羅斯在食品安全檢測監管標準、手段、理念上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從俄羅斯的豬肉產品、家禽產品的質量風險來看,俄羅斯的農產品潛在的風險壹直比較大,遠大於來自發達國家進口的農產品。
而俄羅斯的海產品,超過70%來自於緊鄰日本福島的海域,如果說日本海產品會受核汙水排放的汙染,需要禁止進口以保護中國人的身體健康。從理論上來說,我們不僅不應該考慮擴大俄羅斯海產品的進口數量,反而應該同時禁止進口來自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海產品。
畢竟俄羅斯的海產品與日本的海產品生長在同壹片被核汙水汙染的海域!我相信中國海關在事關中國人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問題上,壹定會做出妥當的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