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砍頭時,劊子手為何要“鈍刀砍人”?
古代在刑場上砍頭,本來是應該用磨得鋒利的砍刀才對,可有些劊子手卻偏偏要用鈍刀,結果砍了十幾刀才把死囚的頭勉強砍下來。有些人覺得這是劊子手不專業的表現,可實際上這裏面大有文章,劊子手有時候喜歡用鈍刀砍頭也是有原因的,壹般來說不外乎兩個理由,第1個是為了向死囚家屬要錢,第2個是得到了上級的指使,壹定要用鈍刀砍頭。
劊子手古代的劊子手行業壹般都是家族傳承,老子把手藝傳給兒子。作為壹個流傳了幾千年的行業,這裏面其實也是有很多門道的,砍人腦袋也算是壹門技術,有許多講究。首先劊子手要從小練力氣、學習人體脖子部位的骨骼結構,每天做砍頭的準確度練習,只有達到了壹定的力量、速度和準確度才能夠出師,然後走上刑場賺錢。劊子手的砍頭刀也非比尋常,由於殺了太多的人,這些刀都被供奉在廟裏面,砍頭的時候要舉行請刀儀式、燒香祭拜,這些都是要花費錢財的。
向家屬要錢在死囚上刑場之前,劊子手會和死囚家屬進行溝通,看他能夠掏多少請刀的費用。如果家屬富裕的話會給不少銀子,劊子手就會請壹把磨得鋒利的快刀,然後使出自己渾身的技術壹刀利落地砍下,讓死囚沒有痛苦的死去;如果家屬小氣沒錢的話,劊子手會請壹把根本沒有磨過的鈍刀,砍人的時候壹身神力也不知道去哪了,可能得砍七八刀、十幾二十刀才把死囚的頭砍下來,死囚在這個過程中也受盡痛苦而死。
上級指使劊子手用鈍刀砍頭,還有壹種情況是受到了上級的指示。比如清朝變法義士譚嗣同就被慈禧太後特別關照,交代劊子手行刑的時候壹定要用鈍刀砍頭,結果劊子手壹直砍了20多下才勉強完成任務,導致現場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