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哥罵武大郎是鴨,為什麽武大郎不肯承認?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我們壹起來說壹說,誰對妳的映像是最深。是及時雨宋江還是智多星吳用?又或者是行者武松還是美女潘金蓮?
用我的話來說吧,潘金蓮和宋江應該是最具爭議的兩個。他們壹個為了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顧社會道德,不顧世間情誼,傷風敗俗,謀殺親夫。壹個為了自己的官運之路,不顧兄弟之情,不顧江湖道義,使梁山眾多好漢,死的死傷的傷。
但要說印象最深的,那就只有賣燒餅的武大郎。水滸傳裏的武大郎,他有壹個外號叫:三寸釘。我們在日常中也有同樣壹句俗語是這樣說的:三寸不爛之舌。這中間我們可以聯想到武大郎,真的是特別矮的壹個人,而且又醜,還窮,又不上進。
這樣也就算了,可自己沒本事,妳又不好好學。整天只知道守著那幾個燒餅,最後老婆跟別人跑了不算,還聯合情夫來謀殺自己,這就太可悲了。
如果說武大郎真的是這樣的話,大家可能都會說他活該這樣。可話又說回來,壹個又醜又窮,還矮的武大郎。他憑什麽能娶到美貌如花似玉的潘金蓮?難道就憑他的老實?
這可能嗎?比他老實的人多了去了,那其它方面好像也沒有什麽值得稱贊的,這簡直就是壹無是處窮屌絲壹個嗎!
所以說我們都笨被水滸傳給騙了,真實的武大郎在歷史上的確有這麽個人,同樣也是在山東清河縣。
不同的是,人家可是從小時候就開始練武,讀書,在幼年時候就已經有“神童”之稱。年少時考取功名,身材相貌就更不是水滸傳寫的那樣又醜又矮。而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能娶到潘金蓮這樣的美女並不奇怪。
這麽壹說,就不免讓人覺得奇怪了。既然歷史上的武大郎是如此的壹個人,為什麽在水滸傳中寫的是那麽的醜陋不堪呢?
在歷史上有兩種說法。壹種是說武大郎在考取功名之後,被分配到地方為官,壹開始為了百姓,也是嚴於律己,奉守律法。但是在武大郎成家之後,就不壹樣了,為什麽?
政府發的工資太低了,不夠我養家糊口。這讓武大郎心裏不平衡,我十年寒窗,如今考取功名,難道就是為了過這樣的生活?說不過去啊!
可不管怎麽說,家還是得養,這錢從哪裏來呢?唯壹最好最快最輕松的就是挪用公款、收取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