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天生性格涼薄冷漠的人嗎
首先我們要承認,有那麽壹些人的確大腦和正常的人有所不同。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在腦電圖的檢查中,證實了該人格患者的大腦發育不成熟。他們比正常的人更容易受外界的刺激,無法控制自己的沖動行為,對很多人類的感情沒有***情感。
壹些腦部疾病的患者,也往往因為大腦的功能受影響,失去了對社會的正常認知。
但是這些應該不屬於性格涼薄,而是屬於天生如此。
因為我們定義的所謂性格,更多的是依賴後天成長造成的人格屬性。
那麽有更多的人是由於從小生活環境的影響,獲得精神心理的刺激,造成的對外界反映的冷漠和壓抑。而這些是有可能在壹些特定的場景下得到改善的。
更多人性格的涼薄是後天因素造成的同樣在生活窮困中的人,可能性格會出現兩種極端。壹種就是相當的吝嗇。我們從許多高官的落馬,和富豪的成功可以看到,有許多人的童年經歷了對錢財的渴望,有的時候這種渴望影響了壹生的性格。壹種就是相當的善良。因為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中,合作與***情能夠獲得更多的幫助。所以就是在同等的條件下,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性格。有的會涼薄自私,有的會大公無私。
魯迅說曾經有在繈褓裏就有搶弟弟奶瓶的哥哥。這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反證。仍在處於需要自身生存資源的時候,每個人天然的生存欲望是不壹樣的。有些人安全感極其的低,可以說這種強烈的生存欲,壓過了對他人的關愛。而且有些人就通過對他人的行善,來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這個中間就有壹個***情能力。能夠切身的體會他人所遭遇的境遇,並產生出濃烈的感情和動力,這是正常的社會正常的人正常的反應。
但是有許多人的***情能力,因為後天的各種各樣的因素,或者被壓抑,或者沒有發展,呈現出壹種自私和孤僻的風貌。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引起太大的波瀾,但是在人生活在歷史關鍵的節點上,這些人的存在,可能就是人類生活的反動力。
另外壹種就是互相缺乏信任感造成的冷漠。我們從大的國際關系和小的鄰裏關系,人際關系都可以看出,缺乏信任的人很少試圖修復這種信任,相反,這種不信任產生的冷漠,極有可能發展成為人際的壹種悲劇。
對待涼薄的人性格狹隘的人多半都有著冷漠的特征。但是有些人的性格狹隘是可以糾正和改善的。有些就不可以。
我們仍舊相信絕大多數普通人都是正常的。而先天的老病患者和絕對自私的人,是這個社會的少數。雖然人的壹生碰到他們是可謂人生的不幸,但是這種不幸是壹種小概率的事件。如果及時的擺脫,人生仍舊會充滿善意和溫暖。
遇到那些涼薄的成年人,最有效的方式並不是和他們糾纏,而是要用實際的法律法規,公序良德告訴他們哪些是對錯。試圖改變壹個人的性格很難,但是總有壹定的規矩,讓他們不至於過分的傷害別人。
那麽就不得不談壹下魯迅的救救孩子。青少年兒童時期養成的人格,對自己的壹生和社會都有影響。所以期待培養更多心智健康健全的善良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