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校徽是什麽?
北大的校徽圖案以篆體的“北大”二字構成壹個圓形。
北大校徽被認為是第壹枚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校徽,篆體“北大”兩個字第壹次把中國書法用於校徽,此後書法成為校徽設計的壹個重要元素,而這枚校徽的設計者正是魯迅。
“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壹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壹人背負二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
北大校徽的由來
1916年12月起,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次年蔡即請魯迅為之設計校徽。魯迅於8月7日將設計完竣的校徽圖樣寄交蔡元培,後即被采用。後又曾長期棄用,80年代始重新使用,現使用的北大校徽系以此為基礎修改而成。
北京大學教師在標識外圈增加了英文校名和建校時間的裝飾環,此時,北京大學標識出現了藍、紅、黃等不同顏色,以及差別細微的不同版式。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北京大學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