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屏搶入平板電腦 華為比蘋果先行壹步
OLED屏的應用正從小尺寸的智能手機,向中尺寸的平板電腦邁進。這對中國正在不斷擴大的OLED面板產能來說,多了壹個“出海口”;對於在疫情中快速擴張的平板電腦市場來說,多了壹個讓消費者購買的理由。
作為華為Mate Pad Pro的OLED屏供應商,和輝光電(688538.SH)6月3日開盤價4.1元/股,曾沖高至4.14元/股,上午跌1.46%至4.04元/股。
OLED加快向平板滲透的四大原因
“今年全球OLED平板電腦的出貨量約為550萬部,滲透率提升至3%。”陳軍認為,OLED屏在平板電腦領域快速增長主要受四個因素影響。首先是疫情拉升了平板電腦的消費需求與市場規模,讓OLED屏在平板領域的應用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其次是剛性OLED面板產能向中尺寸領域轉移,尤其以SDC為代表,手機對OLED屏的需求無法消耗其現有產能,拓展在平板與筆記本電腦應用的市場空間是SDC剛性OLED屏這幾年的發展策略。和輝光電也在加快 探索 中尺寸尤其是平板電腦市場。
此外,平板電腦加快往高畫質、低功耗、全面屏等方向發展,OLED在畫質上有優勢、符合當前平板電腦的消費需求與產品趨勢。
而蘋果在中高端平板電腦市場壹直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安卓廠商需要通過產品升級來獲取更多的中高端市場份額。隨著安卓平板生態的完善、OLED面板產能的增長以及OLED面板成本的下探,安卓陣營的品牌順勢導入OLED平板,以增強其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
陳軍認為,OLED屏在平板電腦市場的加速滲透,對行業有正面影響。壹方面,通過規模優勢可以降低OLED平板的供應成本,讓更多的消費人群有了多元的消費選擇和消費體驗;另壹方面,OLED和Mini LED背光的新技術與傳統LCD(液晶)技術在平板電腦市場競相角逐,可以激發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的活力,為行業升級帶來機會。
目前這類中尺寸OLED產品主要使用剛性OLED面板,其滲透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供應端為應對智能手機需求,產能重心轉向柔性OLED,現存的剛性OLED產能需尋求新的應用市場來消化,因此加快了中尺寸市場開發;而需求端也希望可以使用新的顯示技術來增加產品賣點,提升品牌附加值。
相比液晶,OLED由於是自發光,色彩更自然絢麗。此次華為新發布的Mate Pad Pro,號稱達到電影級色域水準。它還配備智能磁吸鍵盤,適用於設計、商務和教育等多個場景。
今年OLED在中小領域將首超液晶
“中尺寸AMOLED面板在平板、筆記本電腦及車載領域迎來新機遇。”上海和輝光電副總經理梁曉今年4月9日在2021中國國際顯示產業大會上曾表示,三星顯示今年將推出10多款筆記本電腦OLED屏,聯想、小米今年也在筆記本電腦中采用15.6、13.3英寸OLED屏。和輝光電正發展15.6英寸的OLED電競屏、柔性筆記本屏,及12.8英寸柔性OLED車載屏。
合肥維信諾 科技 有限公司整合中心總經理陸海峰4月9日也透露,維信諾也在大力發展中尺寸OLED顯示,比如,12.3英寸的AMOLED三折平板、AMOLED柔性屏卷曲終端。
和輝光電今年5月28日正式登陸科創板。其2021年壹季度營業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190.3%;歸母凈利潤虧損2.6億元,同比增加7.19%。它在招股書中透露,有多款產品接受華為委托進行開發中,涉及智能手機類、智能穿戴類及平板/筆記本電腦類等OLED面板。
其智能穿戴領域的客戶還有步步高、小米、OPPO、VIVO等,平板、筆記本領域的客戶還有聯想等。和輝光電IPO募資,計劃80億元用於OLED產能擴充項目(其上海6代AMOLED生產線另外1.5萬片的月產能計劃今年二季度投產),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與京東方、維信諾等相比,和輝光電目前6代AMOLED生產線的產品以剛性OLED屏為主,隨著國內柔性OLED屏產能增加,和輝光電把更多資源投入到中尺寸產品,謀求差異化競爭。
Omdia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應用領域分布,智能手機占80.34%,智能穿戴占16.69%,平板/筆記本電腦占0.74%,其它占2.22%。2019年AMOLED面板在平板、筆記本電腦領域的滲透率僅約為1.41%,可以挖掘的潛力較大。
AMOLED正在蠶食液晶面板的份額。Omdia預計,2021年全球中小尺寸面板銷售額614.84億美元,其中AMOLED面板銷售額343.11億美元,占比55.8%,將首次超過液晶面板;預計2025年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銷售額440.3億美元,將占中小尺寸面板市場規模的60.67%。